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精选

已有 6879 次阅读 2007-12-28 22:11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我的阅读我做主”2007-12-28)
 
2005年11月的一天,早晨,腰间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在去医院的路上,我呻吟不已,有一丝隐隐的恐惧,仿佛看见死神狰狞的面孔向我微笑。那是我有生以来最剧烈的一次疼痛,我几乎被打垮,到了医院一直嚷着要先止痛。
 
其实那不过是尿道结石,算不上什么大病。我觉得自己好没出息。
 
2006年夏天,病魔再次光临。这一回是皮肤不争气,整个上半身都起满了红色的疹子,越来越多,直到连成了片,惨不忍睹。皮肤病可是最让人头疼的,老天爷真的这么无情吗?恐惧再次像“半个月亮”一般爬了上来。
 
看了大夫才算放心,不过是咳嗽引发的过敏,叫玫瑰糠疹,用一些药也就好了,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一般也不会复发。
 
又一次虚惊一场。
 
但惊后的心态再也回不到之前了。倒不是因为看清了自己懦弱的嘴脸而不再强装勇敢,而是愈加感到,事业的上升正伴随体质的下降,一次次的医院之行正是为走向生命的归宿——死亡——而打下的伏笔。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体力充沛,活蹦乱跳,我想,自己在生命的轮回中已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不到四十岁时就开始考虑有关死亡的问题,是不是早了点。但现实让我相信,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
 
今年8月,同事小庞因患肺癌去世了,年仅31岁。小庞曾是我非常看好、着力培养的一位下属,在办公室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时常和我一起加班。他是去年底诊断出肺癌的,当时他和女友正在为结婚做准备,他的工作岗位也正面临晋升。我参与操办了小庞的遗体告别仪式,亲眼看到这位曾经帅气、活跃的小伙子如何瞬间化成了一堆骨灰。对曾经贴近他的很多人来说,那段时光是无比阴郁的。
 
后来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在人生的慢慢长路上,死神就躲在某个胡同口,他会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你说:来,跟我走吧。
 
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吗?我觉得我是。但死亡又是所有生命必然的归宿,怕是没有用的。谁能教教我如何不怕吗?
 
此时,一本小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应该是所有成年人的必读书。我还从未见到过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死亡的人。
 
这本书的名字叫《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有个副标题: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作者是尤金•奥凯利(Eugene O’Kelly)。
 
尤金•奥凯利是全球知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个可以和总统坐在一起吃饭的响当当的成功人士。然而,年仅53岁、正处于人生和事业巅峰期的他,在2005年5月被诊断为脑癌晚期,大概还能支撑3个月。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他丝毫没有灰心,仍将生活安排得充实、平和,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了其间的点滴感受,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这本书在McGraw-Hill公司正式出版时,尤金•奥凯利已经离开了我们。
 
这是一部使人流泪,使人温暖的书。因为真实,所以有力。
 
书的开头一章竟然叫“礼物从天而降”(原书为“Gift”,翻得很好)。他写道:
 
“我热爱自己的生活,深爱我的家人,喜欢我的朋友,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我所供职的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我也很爱打高尔夫球。……2005年5月的最后一周,我收到了人生的一纸宣判书,说我可能活不到女儿吉娜初二开学的那一天了,也就是说活不过九月的第一周了。不过,这则宣判书后来却成了一份礼物。这可是我的真心话。
 
因为这份礼物的降临,我不得不去认真地思考死亡的意义,我也不得不更深刻地去反思生命的内涵——我从前并没有这样反省过。尽管我心中满是痛楚,我也必须要正视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事实,必须要决定该如何度过这最后的一百天……”
 
最撼动我的,是他面对癌症毅然放弃做化疗。他写道:
 
“亲友们经常会请求我,应该说是哀求我吧,让我去接受严酷的治疗,希望能有奇迹发生。一些朋友和同事甚至感到生气,因为我的态度和选择的道路分明是在说:奇迹与可能性都是不值得一试的。当然我打心底也希望第二天《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会在头版告诉世人,治疗癌症的医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让我多活上几十年。可是,我不愿意寄希望于这种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上。……”
 
濒死的人如何与亲友告别,尤金•奥凯利的做法是无比理智而又充满创意。他在记事簿上画下了下面这个同心圆,由外到内分别代表:分享过自己经历和激情的人,让彼此生命变得更精彩的人;亲密的商业伙伴;一辈子的朋友;亲密的家人,玛瑞安;女儿;妻子。)
 
他从同心圆的外圈开始,慢慢向中心靠近,逐步实施道别。他说:“和我自己孩子和妻子说再见,无疑是最难开口的,应该要保留到最后。”他接着写道:
 
“我决心要让这些告别都变得与众不同。它们不应该仅仅是见最后一面,而是应该有特别之处,这样才能弥补明显的缺憾。我想让自己和亲友最后的见面充满笑声,爽朗的笑声,也许是在品尝美酒和美食中交谈甚欢。也许我会挑选一个有情调的会面地点,或是在湖边细赏涟漪,或是在花丛中静看蜂蝶嬉戏。也许我会给亲友精心挑选一份礼物,让对方铭记我们告别时的主题,……”
 
书的最后一节是由他的妻子Corinne完成的,记录了从他弥留之际直到举办葬礼的那段时光。她写道:
 
“这是尤金生前能为我们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他燃烧了自己最后一份光亮,把原本可怖的死变得无比欢愉,给他女儿、妻子、其他家人、朋友和公司都带来了鼓舞。每一步都包含着他的精心构想,饱含着他的坚定信念。……
 
……他有了写这本书的念头,为的是探寻如何更好地迎接死亡,为此他经常伏案几小时,在记事簿上记录下自己的心语,尽管他的笔迹是越来越难辨认了。……
 
……尤金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你总能更加努力一点,你总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他已离我远去,我在怀念之中活着。想到能和他一样目标明确、全情投入,不禁感到暖意涌上心头,不仅是在人生最后时刻要如此,而是在他离去后的每一天亦如是。”
 
那是今年4月份,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心绪难平。我买了两本,将其中的一本送给了当时还在医院治疗的小庞。我希望这本书能让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坦然一些。
 
我后来又托在国外进修的同事给我买了这本书的原版。我想再读一遍原文,细细品味尤金•奥凯利亲手写下的那些字句。
 
上个月我拿到了这本书的原版,是最新的重印本,后面增加了Carinne写的一个新的“后记”和“Reader’s Guide”一节。封底还有保罗•纽曼(Paul Newman)的一句评语:“Eugene O’Kelly made a generous gift of this book. He left behind something wise and insightful; it’s something we all can use.”
 
对于活着的人,这本书是一道精神的盛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13479.html

上一篇:视觉品味
下一篇:图书馆之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