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食话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xlh2008 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

博文

双刃剑的抗生素,用还是不用? 精选

已有 6258 次阅读 2016-11-22 16:13 |个人分类:科普创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抗生素

  2016年11月14日至20日是第二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世界卫生组织微博也适时在微博举办了#慎重对待抗生素#的话题,引起了专家网友的热烈讨论,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达到6000多万。
  抗生素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它从曾经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得复杂的手术不再困难。另外,其在畜牧和水产业及动物防疫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及治疗成本,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误用,已使得其耐药性成为全球卫生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影响已经上升至危险高度,危及到我们的传染病治疗能力,并将全球所有人置于危险的境地。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福济众生,用不好祸及众生,所以慎重对待抗生素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关注和参与的事情。

  抗生素耐药性已经被越多的人关注。在今年的G20峰会上,抗生素耐药性被提上日程,并写入G20公报中。英国Jim O’ Neill爵士在发表的《全球抗生素耐药回顾:报告及建议》中指出,目前每年已有7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死亡。如果任其发展,可累计造成10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中国的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其中48%为人用,其余用于农业。据估计,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将导致中国100万人过早死,累计给中国造成20万亿美元的损失。

  那么什么是抗生素耐药性呢?抗生素耐药性(AMR)全称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具体是指,人体内细菌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些我们认为已经根除的某些传染性疾病药物的抗药性越来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药物慢慢失去效力。
  耐药细菌又是如何练成的呢?如,我们在一个培养皿里充满抗生素,其浓度由外到内梯度升高,在培养皿的两侧放入大肠杆菌,细菌就逐渐进化出抗药性变异来对抗更高浓度的抗生素,进而,细菌进化出更强的耐药能力,在培养皿中央区域的细菌完全对抗生素耐药,这样耐药细菌就练成了。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滥用抗生素可以加剧耐药性问题,当抗生素这最后一道防线也不再有效,普通细菌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
  2016年5月26日,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生素与化疗》报道了美国本土首例人感染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病例,该大肠杆菌的质粒上编码了15种耐药基因,并且对被称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的粘杆菌素具有耐药性,即是对现阶段所有抗生素都耐药。这让媒体和公众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慎重对待抗生素的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解决它,我们所了解的现代医药治疗方法将失去效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抗生素耐药性对可持续发展是根本的长期威胁。” 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说:“抗生素和其他抗菌素的滥用、过度使用和误用,已经加重了抗生素耐药性对农业,尤其是畜牧部门的威胁。”达席尔瓦还说:“只有通过合作,国际组织才能应对抗生素耐药性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抗生素如何威胁我们的食品安全?在农业、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领域的良好生产规范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但是最关键还是要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特别是最大限度减少抗生素耐药性通过食物链向人类传播;另外,由抗生素耐药性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食品安全中更为严重,持续的时间更长。
  我们如何正确慎重的对待抗生素呢?一定要用完整个疗程的抗生素,即使你已经感觉好多了,也应该坚持用完;如果有用剩的抗生素,请扔掉,不要和别人分享或使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不要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购买抗生素,只使用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开出的抗生素;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你开抗生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我们行动起来,请慎重对待抗生素!你的决定至关重要!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首发于科普中国,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杨国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863-1016162.html

上一篇:大闸蟹中检出致癌物?
下一篇:瓶中饮用水中有“绿色幽灵”!
收藏 IP: 1.62.154.*| 热度|

12 王从彦 白桦 黄永义 黄仁勇 翟远征 彭真明 李竞 李学宽 xlsd peosim nuobeier1997 wangshoujiang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