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食话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xlh2008 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

博文

大闸蟹中检出致癌物? 精选

已有 7465 次阅读 2016-11-21 16:1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闸蟹, 二恶英, 致癌物

大闸蟹中检出致癌物?

  秋风起,蟹脚痒,黄满膏肥,又到了大快朵颐吃大闸蟹的季节了,可偏偏这个时候,一则新闻给食客们添了堵。
  近日,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在抽查的大闸蟹样本中发现其中两个样本的二恶英超标,被检出的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含量为每克食物11.7和40.3皮克
1毒性当量。风险评估显示,一般进食不会对健康构成即时风险或急性中毒,但是,体重为六十公斤的消费者如果进食约十四只含有致癌物的大闸蟹(每只四两重计),便会超出专家委员会所订下的暂定每月可容忍摄入量2
  另外,港媒报道香港市面上的大闸蟹70%—80%都来自苏州市两家水产养殖公司。目前,其中一家公司的大闸蟹全部停售并召回,将组织详细调查。
  本来今年大闸蟹产量就低,现在又有致癌物超标,简直是给大闸蟹市场当头棒喝。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大闸蟹中的二恶英致癌物是怎么出现的?香港停售召回,大陆市场有没有停售召回呢?
  目前大闸蟹中为何会出现致癌物正在调查,还未有结果,我们只能凭常识来推断其出现的原因。
  在全球环境中均可发现二恶英,它可在火山爆发,森林火灾中自然产生,也可产生于垃圾焚烧和工业制造过程中。它是一种对环境具有持久污染力的化学物质,在食物链中多存在于动物脂肪组织中,而人类体内蓄积的二恶英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
  历史上出现过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如,1999年,比利时的家禽和蛋类中发现了高含量的二恶英,据调查发现,祸根是家禽食用了受非法处置的PCB工业废油污染的动物饲料;2008年,意大利在生产莫扎里拉奶酪的水牛奶中检测出二恶英,怀疑与当地堆积的大量垃圾有关;同年,爱尔兰因在猪肉抽样检查中检测出二恶英含量超出安全标准的200倍,召回大量猪肉和猪肉产品,经调查也是因为来自污染的饲料,笔者推断上述两家大闸蟹养殖企业很可能也是因为饲料污染的原因。

  二恶英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蓄积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呢?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其列为I类人类致癌物,但是其并不影响遗传物质,并且低于一定剂量的接触,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人类如果短期大量摄入二恶英,可引致氯痤疮、皮肤出疹及变色等皮肤病,还可能改变肝功能,2004年乌克兰总统维克托.尤先科就被二恶英投毒,患氯痤疮而毁容;若长期摄入,则可能对免疫系统、生殖功能、内分泌系统及发育中枢神经造成损害,一些研究也发现二恶英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心脏病有关。
  消费者如何知道自己摄入的食物二恶英超不超标?目前,中国大陆、香港并没有就食物中的二恶英制定限量标准;台湾地区就“鱼及其它水产动物之肉及其制品”中二恶英含量总和制定了每克食物3.5皮克毒性当量湿重的限量标准;欧盟就鱼和鱼类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肌肉部分中二恶英含量总和制定了每克食物3.5皮克毒性当量湿重的限量标准。

  消费者如何才能减少二恶英的接触?前面讲到人类接触二恶英90%是通过食物,主要是肉制品、乳制品、鱼类和贝类,因此保护食物供应是降低摄入二恶英风险的关键。另外在饮食中,要去除肉食中的脂肪和食用低脂乳制品,这可以降低摄入二恶英的风险;同时平衡膳食,避免从单一来源过量摄入。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总膳食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二恶英的摄入跟吃鱼有关。消费者担心每日三餐还能不能吃鱼了?虽然鱼类是消费者从膳食中摄入二恶英的主要来源,但是不同鱼类之间的二恶英差异很大,此外,鱼类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酸,综合来说,适量食用多种鱼类便可在风险和营养之间取得平衡。
注:
1. 皮克是一个极微少的质量单位,1皮克相当于一万亿分之一克。
2. 暂定每月可容忍摄入量:是指个人于一生中,每月可摄取某一种有毒物质而不致对健康构成可见风险的分量(按体重而定)。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杨国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863-1015988.html

上一篇:春雨医生创始人心梗去世,中青年请善待自己
下一篇:双刃剑的抗生素,用还是不用?
收藏 IP: 1.62.154.*| 热度|

8 王从彦 黄永义 白龙亮 李学宽 苏德辰 李土荣 强涛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