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阅读笔记

已有 1217 次阅读 2023-1-8 16:50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
【 作 者 】老踏
【 ISBN 】978-7-213-10498-5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笔记

  很多学生宁可背诵上百篇甚至是几百篇范文,也不愿意认真琢磨一下高分作文究竟该怎么写。其实这是在用表面上的勤奋来掩饰骨子里的懒惰。
  人人都渴望成功,一些人还想通过走捷径来获得成功。
  这不仅反映出如今的竞争确实格外激烈,大家不得不想点超常规的办法,出奇制胜;同时也反映了一种社会心态,一些人很浮躁,总想“四两拨千斤”。
  简单的路越走越困难,只有困难的路才会越走越简单。胡适说过:“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论文写作与发表,就是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棘手问题。
  问题的高度不确性决定了当你试图用一个确定性的解决方案去应对它,希望用走捷径的方式去获得成功,期待用借鉴他人经验的办法来达到目的时,这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
  这本书虽然关注的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问题,书里的内容也是我个人多年经验教训的集成,但我要郑重提醒一句:这里没有捷径。
  成功是一场通往未知道路的马拉松比赛,别奢望一蹴而就、一招制敌。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说到论文选题,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帮你轻松甩掉80%的对手。
  让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构成了你的兴趣点。你愿意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观点,找到思路。被你长期或密集关注的领域,就构成了你的研究视野,你在这个领域拥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不管是主动求知还是被动完成,你总会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内拥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所以,专业方向本身就构成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支撑,甚至是最可靠的支撑。


  经历会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是造就还是摧毁,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看待这些经历。


  “37%法则”:如果你需要在一片玉米地里找到最大的那穗玉米,那么最优策略是在占这片玉米地37%的面积里不做任何选择,只进行观察。一旦超出这37%的面积,只要发现一穗比之前地里更大的玉米,就果断出手,做出选择。
  “37%法则”的启示在于,不能不加节制地“泛读”,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你关注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非常多的时候。
  当你发现关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某个问题已经发表的论文数量在1000篇左右时,你的“泛读”规模控制在37%,也就是370篇左右比较合适。之后,一旦发现能惊艳到你的论文,就把它下载留存,开始“精读”。


  一字不漏地通篇阅读不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要加以选择。


  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


  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弗雷德·威尔逊曾经指出:“你取胜的唯一途径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并坚持做你擅长的事情。”


  权变,就是懂得权宜之变,讲得直白点就是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讲得专业点就是要在主体、客体和场景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从而达到实际效果的最优化。
  权变就是首先建立“不一定”的观念,然后再去尝试突破“不一定”。


  学习和模仿是论文正文写作框架设计的捷径,甚至也是全部科研工作的捷径。
  学习和模仿那些发表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的、拥有最高被引频次的、你最钦佩最喜欢的学者的论文,是一条不是捷径的捷径。
  打开一篇能惊艳到你的论文,认真揣摩体会究竟什么样的选题适合用这种结构来设计写作框架,然后尝试模仿这种结构来搭建自己论文的正文框架,刻意练习,反复实践。让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论文的结构逐渐内化为你论文的写作框架。而这个过程只能留给你自己,也必须留给你自己。


  在论文正文的行文组织方面,一个最为基础性的问题是要尽力避免出现低层次错误,因为这些错误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断送论文的“生命”。
  这些低层次错误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与不规范、常识性错误、语句不通顺,以及无法做到每段文字都逻辑自洽。


  学术论文不受待见、让人望而生畏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似乎总是散发着一股浓重的“八股文”气息,迂腐守旧、古板教条,让人提不起精神。
  仔细想想,每种文体的写作,甚至每一种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不也都有自己的规矩吗?你会因为七言绝句对于格律的严格要求而讨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经典诗句吗?
  大家讨厌的其实只是平庸和枯燥,并不讨厌规矩。
  进行文风淬炼,使论文拥有遵守规矩却又超越规矩的“气质”追求,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当你可以在多个研究领域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出的往往是比较业余的声音,甚至容易闹出笑话。


  记住:可以不成为教授,可以不拿到博士学位,可以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但是你一定要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内心坦荡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实力才是最好的运气。


  成功从来不简单,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除了运气的眷顾之外,成功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的智商和你差不多,也很少有什么天赋。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经过不断尝试之后认准了一个方向,然后十年如一日地投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1371108.html

上一篇:5000年文明启示录——阅读笔记
下一篇:往里走,安顿自己——阅读笔记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