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亚历山大脑发炎

已有 4924 次阅读 2013-8-27 12:59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免疫细胞

在机械物理学上,stress被翻译为“压力”;在生物学或心理学领域,stress被翻译为“应激”。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引起机体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还引起一系列与刺激性质无关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应激可见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应激是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 Hans Selye193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他将这些与刺激原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后来改称为应激(stress)。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与完整,应激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可指:(1)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应激源;(2)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3)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应激已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工效学等。

最近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是针对心理性应激和中枢炎症反应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免疫和神经系统存在相互作用,这属于一个特殊的学科是神经免疫学。过去的研究证明,抑郁症等这样的精神类疾病和免疫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的关系,例如手术、外伤、慢性炎症性疾病(几乎所有疾病都和炎症有关,这里说慢性疾病)等机体存在炎症时候,非常容易产生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一般也能监测到中枢和外周炎症性改变;对抗炎症的治疗手段也可以缓解抑郁症。总之炎症和抑郁关系密切,但具体细节,甚至因果关系都不十分清楚。围绕这个关系的研究成为这个领域一个热点。

这个研究的亮点是证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细胞在发生应激时可以大量来自外周骨髓源的细胞。其实这个方面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特别是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来源一直是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一般认为,在中枢发生炎症性疾病时,来自外周的单核细胞进入中枢发挥重要作用。这个研究只是针对应激这个因素,证明了应激可以作为一种驱动单核细胞进入大脑内的动力,也可以说明炎症,或者外周炎症是应激导致中枢炎症已经后续行为学改变的原因。

大脑是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为保护大脑,大脑和血液之间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和化学屏障,这个屏障被称为血脑脊液屏障。由于存在这个屏障,一般的生物大分子并不是可以随意进入大脑,这对大脑维持稳态当然必要,但也给人类寻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带来困难。例如,神经营养因子对保护神经细胞非常重要,但通过外周给药无法通过血液运输到大脑内,因此逼迫一些学者寻找一些小分子可以通过屏障的药物。其实,血脑屏障是生物屏障,也就是说可能存在灵活性或变通手段,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运输一些大分子甚至细胞。炎症细胞进入大脑的这个例子就十分有意思,其实可以借助这些特权细胞给大脑运输一些工具或者药物,解决脑内药物运输的困难。另外,针对这个发现本身,可以在外周以这些细胞为目标进行治疗,避免这些细胞进入大脑就可以避免发生炎症细胞对中枢的影响。曾经有韩国学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注射神经干细胞可以治疗脑出血,但在脑内没有发现注射的神经干细胞,后来发现这些细胞主要到了脾脏内,那么推测这种效果和脾脏有关,于是他们吧脾脏切除,结果也可以治疗脑出血。其实这个作用的本质可能就是通过控制外周炎症反应,或者控制单核细胞,来实现对中枢炎症的控制。

相关报道: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人们会自嘲鸭梨山大,且总是心烦气躁、情绪不稳。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会被征召到大脑,容易引发焦躁等情绪。相关研究论文现已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实验证实了该种免疫细胞的作用。在长期压力中,大脑会发出信号到骨髓。此时免疫系统中的白细胞会由骨髓处转移,并聚集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它们围在脑血管周围,并渗透到掌管情绪的脑组织所在区域,导致焦虑等情绪活动。但是,这些白细胞并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3/34/13820.abstrac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20096.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文1000篇随笔
下一篇:慢性创伤性脑病需要关注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13 张南希 王贤文 曾跃勤 吉宗祥 陈珍珠 郑永军 唐小卿 刘蓉晖 林树海 李宇斌 zhangling rosejump luofal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