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体算起来,来科学网已经5年半了,写的文章已经有1000篇,除了部分特别看好的文章转载外,基本上是坚持原创(注:有人匿名提出异议,不过这里的原创并不是真正的学术原创,否则也不可能写那么多东西,基本上是引用加点个人看法,有时候也会因为水平问题弄错)写博文的原则。我本来是不喜欢写文章的人,当然主要是对写作没有自信,从小学到研究生从来都是怕写文章,小时候怕写作文,研究生阶段怕写论文,几乎每次都是迫不得已地写。不过科学网给了我这个锻炼的机会,慢慢地喜欢上写文章,让我几年下来写出那么多文章,甚至部分文章连自己都觉得写的不错,至少写出了思想,写出了意思。虽然现在仍觉得写东西不理想,客观讲比自己过去的写作能力进步真的很大,许多杂志和报纸转发我写的博客文章,修改的并不多。我相信继续坚持这样写下去,肯定有更大的提高。将来等自己年龄很大的时候,回头整理整理这些文章,也算是老有寄托吧,说不定还弄几本《某某语录》之类的书出来。
这些年来,写博客文章真的收获不少,过去也曾经写过这方面的内容,例如锻炼了写的能力,增加了自信,也提高了总结和观察的主动性,这些文章不能说都有价值,至少有不少文章仍值得自己回头看看,更让自己欣慰的是,许多朋友、老师和学生经常会给我反馈我写的文章内容,说明确实有不少人读过我写的文章。而且从目前点击的数量看,已经达到310多万,在科学网排名达到20名,相对来说,虽然和许多影响力巨大的学者和非常勤奋的博客主不好比,作为一个草根教授,这已经是难得的成绩了。我甚至有时候想说,不读科学网,不是真正的中国学者,不写科学网博客,不是真正热爱科学工作。当然我这样说非常偏激,但对我自己肯定适合,我如果有一天不来写,不来读,那就是我远离科学的表现。
其实科学网上也不是科学本身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大家关注的话题一般相对都比较八卦,例如诺贝尔奖相、影响因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生培养等科学外围的内容。你真想讨论点学术问题,一般观众都比较少。我虽然本来是想宣传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的,但后来发现少有关注,显得冷清。而随便写点外围的话题,一般都会有大量点击,我后来想,只要能过来看看我的博客题目,宣传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不过确实效果显著,经常来科学网的人,都知道我是从事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这已经成了我的名片了。先后有不少科研合作关系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建立的,有一些合作的还非常愉快。这都是意外惊喜。
中国学者有许多不如人意的表现,但许多方面并不是学者自身的问题,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例如今天《健康报》采访我关于目前医生拿医药回和科研人员科研补助的问题,我虽然认为医生不应该拿回扣,科研人员不应该挪用科研经费。但和国外医生比较,如果中国医生全部依靠工资吃饭,那才是令人匪夷所思。中国医生无论坏处多少,至少在经济收入方面大家心知肚明。医生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不给予相应的待遇,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医药回扣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待遇而已。按照法律规定,这应该属于不合法收入。那么合法的为什么那么地不合理,这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中国大部分科研人员都不富裕,而且从现在几乎所有的科研经费的规定看,都是让科研人员白干活,不讲待遇。有人说中国科研人员都是有正常工资收入的,不应该眼睛老盯住那些科研经费。其实,理论上科研经费多的,工作量大,提高一定待遇真是合理的。只是中国的科研经费已经被异化为学术水平的指标,用这种荒唐的水平作为吸引学者们热衷于经费项目的手段,无论管理者说任何理由,其目的和心态都令人担忧,因为这背后的含义是对学者们所从事的真正科学问题弱化,是对科学家的不信任。简直就是那句话:逗你玩!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