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名词,现在也被用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于是,一些学校开展调研,讨论“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
(一)
当我们说“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讨论的是纯粹的教学(以上课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还是包括教学和教育?讨论的仅仅是本科的教育教学,还是也包括研究生的教育教学?
如果不搞清楚这一点,那么很可能把“大学教育教学”缩减为“本科教学”,甚至把教学理解为仅仅是上课,提出类似于“上课很重要”之类的口号。“上课很重要”,的确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的一部分,但完全不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的全部。
我们知道:1)教学不仅仅是上课;2)教学和教育无法机械割裂;3)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无法机械割裂:4)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各有侧重,本科阶段更侧重于上课,而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做科研。
(二)
当我们讨论“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的时候,需要十分清楚:是什么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说得更清楚一些: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我曾经写了篇博文,专门阐述影响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几个因素,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科学新闻》。后来,我又写了篇博文,讲研究生导师职业发展的三角双锥模型,这篇文章扩充后,发表在《时代人物》。这两篇文章都条分缕析地说清楚了几个因素或者几个变量。
那么,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变量有哪几个呢?
首先是教师(包括研究生导师)。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捣糨糊”,或者不认真指导研究生,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是学生。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研究生不积极做实验,那么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是学校的机制,包括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如果教室的投影是坏的、音响不工作,如果实验教学的经费不足,那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如果缺乏监督机制,也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机制也很重要,能起到正面作用。
最后,我们要深入思考环境的因素。为何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投入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如今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任务,很难集中精力。那为何学生不努力?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如今学生的选择比较多,精力分散。有人说,这些都是客观因素。但是我认为,这些客观因素也相当重要,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可回避。
(三)
当我们讨论“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的时候,不要老生常谈、空喊口号,而要问更深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表征质量?
对于高中教师来说,质量就是学生的考分、升学率和进名校(亮点)。而对于大学教师或者大学来说,教育教学质量是什么呢?如何表征呢?
对于大学来说,教育教学质量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唯分数的。
我曾经在一篇博文中,提到对于“教授级笔者”,什么样的报刊文章质量高。第一,他的文章质量的确高,不需要任何人的评价来证明。第二,报刊的编辑(包括基层编辑、部门主任、总编辑或者副总编辑)和读者认为这篇文章的质量高。第三,得到更高级领导的表扬或者采纳。
在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表征和报刊发文质量的表征有很大的区别。报刊发文,相对来说变量简单,只要文章能够发出来,作者孤芳自赏就行了。但大学老师不能说只要自己认为自己教育教学质量高就行了。
对于大学来说,教育教学的质量并非只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升学率、就业率,而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获奖情况、用人单位的评价、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的评价、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研究生学位论文送盲审得到的评价等。可以说,评价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这一套体系非常复杂。
而且,评价质量的时候,要避免“以偏概全”的情况——不能只是拿个别的例子说事儿。此外,要把如何培养学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要把“如何得到好的结果”“什么方面做得对”和“为什么会有坏的结果”“什么方面做错了”搞清楚。
(四)
如何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在我看来,首先要理顺关系。就以研究生教育教学为例,要搞清楚重点是上课还是做科研?专硕培养的重点是企业实习,还是做科研、写学位论文?如果重点不清楚,在什么方向都盲目地施加压力、压实任务,那怎么可能成功?
其次,要找准问题,特别是要条分缕析,把各个因素搞清楚,而决不能回避问题。就拿研究生教育来说,一般的研究生在短短的学制内,很难百分百保证能够做出像样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顺利毕业。如果要顺利毕业的话,那么自己必须非常努力,而且读研的各个步骤都“无缝对接”,不浪费太多时间。于是,我们需要把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分析清楚,看看在哪一段“漏油”,然后对症下药。
再次,对于质量文化而言,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都要有。不要只是加大监督力度,而不加大保障力度和激励力度。
(五)
中国人往往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不停地“加东西”,不停地设置新的校内机构,不停地布置任务,不停地要求填表、检查。另一种是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化,比如精简研究生的任务、活动,要求研究生把精力集中在发表论文、毕业。
“做加法”的确有一定的效果,能督促部分人群,但“做减法”也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地把相关问题分析讨论清楚,而不要一味地喊口号“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