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在校内外发言、讲话的体会 精选

已有 9086 次阅读 2024-4-25 20:39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40413161524.jpg

我不大喜欢讲大话、套话。如果让我讲大话、套话的话,我会非常难受。

我的定位就是“接地气”“说实在话”,这就是我能够在《文汇报》陆续发表11篇文章的奥秘。

说我想说的话,我会很开心;在发言之前,有时候我会精心准备;甚至在发言的时候还会带道具。

(一)

发言或者讲话紧张不紧张?

不一定。有的时候,晚上八点钟我收到第二天发言或者讲话的通知。晚上睡觉前,我靠着枕头,用手机给自己发微信,把想到的一些内容记录在微信里。然后,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一直到半夜才睡着。这表示我紧张。

到了会场,如果我读稿或者脑子一下子塞住(有点语无伦次),也表示我紧张。

也有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张。比如,有一次去一家报社参加座谈会。事先,我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到这个报社的微信号上去调研,把编辑记者的名字和脸逐一对上。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开会地点,在楼下咖啡厅整理一下思路。开会前,和我联系的编辑带我看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开会时,我“平视编辑记者”,一点也不紧张(超常发挥)。

后来,我想了一想:什么时候会紧张呢?

1)如果我把结果看得太重(比如希望能够“一炮打响”),我会紧张。

2)如果我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会紧张。

3)如果讲的话题对我来说无趣、不太熟悉,但又不得不去,我会紧张。

那么,什么时候不会紧张呢?

1)如果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不大容易紧张。

2)如果座谈会的组织方平易近人或者也不是我们工作单位的领导,我不会紧张。

3)如果讲的话题有趣,我又能发挥出来,我不会紧张。

(二)

如何进行准备?

我知道,发言或者讲话有三种。一种是没有做什么准备,全靠临场发挥。第二种是写了发言稿,当场读稿。第三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有或者没有发言稿,但当场按照提纲发挥,或者稍稍看一下稿子,自己也能自然地讲出来。

我发现,第一种方法不大适合我。第一种方法主要适合参加那种不大重要的会议,每个人表一下态、随便说几句的那种。

第二种,我也不喜欢。但偶尔我也会干这样的事,主要是场合比较正式,并且讲的内容我也不是特别熟悉或者特别感兴趣。

第三种最适合我发挥。我可以把发言思路写在草稿纸上,也会反复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采用第三种方法的第二种(反复修改发言稿),我就能反复调整自己的思路,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角度,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三)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三个字——“放得开”。

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要太在意得到(校)领导的表扬。或者说,不要刻意地揣摩领导喜欢听什么;这至少是我的观点。

当丢开“迎合”的想法,自己就更能够“大开大合”,且让别人永远记住你。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参加座谈会。别人都准备了发言稿,我也准备了。并且,发言稿已经事先被编印成一本小册子,放在桌上。

解放日报-个人主页制作.jpg

我在发言中,提到自己曾经被卷入涉及学校的舆情,结果反而被主流报刊发文力挺。讲到激动处,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解放日报》,向大家展示5000多字的正面报道。

在4月24日中午的一个招生沙龙里,我在主讲人讲了之后,被邀请到讲台上和大家分享。我也准备好了道具——几本书和杂志、报纸。

即便没有准备道具,在重要的、我感兴趣说话的场合,我的发言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是,我不喜欢讲套话;我有时候会提及自己除了发表210篇科研论文,还在报刊和书籍发表250篇通俗文章;我还会说一些抑扬顿挫的话,或者让人听了以后感到有个性、幽默。

(四)

发言的秘诀?

第一,切忌“满嘴跑火车”。

第二,要做到“抽象和形象相结合”。这个是很多非虚构写作网课、沟通培训网课的讲师告诉我们的。就是说:需要有观点、归纳、构成干货的一条条的经验或者要点,也需要马上配以形象的例子。这样的例子,不能是很长的,而是简短勾勒出故事的轮廓,或者只是给出故事的片段即可。

我曾经听别人的网上讲座。虽然里面的故事听起来很享受,但听完讲座,我感到什么也没有学到,原因是讲师从一个故事讲到另外一个故事,完全没有干货。也有一些发言的人说了很多抽象的话,但没有形象的例子。这两种情况都是大忌。

(五)

如何克服紧张?

可以提前到达现场、和会议的主办方以及其他参会者互动。

可以事先打扮好、穿上新买的衣服提升自信心,也可以穿自己经常穿、喜欢穿的衣服。

可以事先反复操练,以至于确保自己能够讲出来。也可以事先把自己讲话的思路告诉同事、配偶,得到他们的肯定或者修改意见。

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发言当做是一件影响自己“前途命运”的事。

(六)

开会发言、讲话,有什么后续机会?

我开会发言、讲话前后,特别是之后,往往会有人加我微信。包括报社的编辑记者、业内人士等等。有的人会约稿、约采访,有的人会和我探讨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也有的人会在后来邀请我去作报告。

我很少有把开会的发言稿或者自己在会上讲的内容整理成文在报刊发表。

但是,开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方式。比如说,去报社和编辑记者座谈,就知道他们的定位、需求、发展思路;听别人发言,也能够知道别人的思维方式、思考的内容和别人究竟有“几斤几两”。

总而言之,我觉得开会发言完全不能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全部,但至少是一个交流思想的机会。

在我的心中,在报刊发文比开会发言更为重要,无论有多少人看了我的报刊文章。

微信图片_20240425203720.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31397.html

上一篇:《文汇报》“文汇教育”头条文章创作体会
下一篇:刍议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文化
收藏 IP: 114.84.62.*| 热度|

17 马臻 易军艳 杨正瓴 王从彦 郑永军 汪凯 贾玉玺 贾川 史仍飞 上官周平 周忠浩 王涛 王安良 徐长庆 胡泽春 褚海亮 朱卉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