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文汇报》“文汇教育”头条文章创作体会 精选

已有 9166 次阅读 2024-4-20 15:14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80419.jpg

4月19日,对我来说,是个“大日子”——我知道自己的文章有可能在《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刊登,但不是100%确定能否见报、能否在当天见报。于是,清晨五点醒来,我就刷手机看电子版的报纸有没有更新。一直到6点出头,才看到我的文章《为什么有的导师“不完美”?》在《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以头条形式发表。

至今,我在《文汇报》发表过11篇科教述评。其中,5篇是版面头条;1篇不是头条,但是三分之二版面;另外5篇是三分之一版面。

这儿,我来说说创作体会。

(一)

在听非虚构写作的网课时,我了解到:有的作者有自己的“深耕领域”或者“垂直领域”。他不停地积累着某一个方面的资料(比如老城区的改造),无论通过采访,还是到图书馆摘录资料,等待着有一个契机将他从沉默中唤醒。

听到这番话,我很有感觉。

我在2016年开始在《文汇报》发文。刚开始,4个月发了4篇。但后来,就逐渐放慢了速度——2017年发了2篇,2018年发了1篇,2019年发了1篇,2020年发了1篇。到了2021年3月,我发了第10篇《文汇报》文章。之后就开始陷入“沉默期”了,以至于我的妻子说我“江郎才尽”了。

原因有几个方面:

1)同样的话题不大好“炒冷饭”。即给一个报刊写稿,最好话题和话题之间形成“区隔”,而不可能反复地发表同一个话题的文章。

2)各项工作非常繁忙,而且还在写一本书。很难静下心来写能够在《文汇报》发表的“大稿”。

3)在写作方面,我在“修炼”中——听网课、看书。

2021年-2024年这三年,我的确有发表过一些“轻松”的通俗文章,即写稿和发稿难度都不太大的文章。但一直没有突破,直到2024年4月。

4月10日中午,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看到关于“北邮导师”的推文。当时我想“又来了”。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有很多微信公众号都说了此事。

我觉得教育界能够关注讨论这类事情是一件好事。

4月11日早上,我把小孩送到中学。开车去办公室的路上,我想:《文汇报》“文汇教育”针对这类教育热点事件,应该及时发声。

到了办公室,刚过7点半。快到8点,编辑给我发来微信,说能不能请我写一篇文章。我回复:是关于“北邮导师”吗?

(二)

很多网上的文章只是就事论事地评论这位导师做错了。但我认为,我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是非对错”的评论。也就是说,一个舆情事件只是我写文章的“由头”,我要写我自己的文章,条分缕析地把一般情况下导学矛盾的主要原因说清楚。

不但要写清楚原因,还要讲清楚可能有什么解决方法、在实践当中遇到哪些问题。这样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深度。

《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在介绍如何写时评的时候,说很多人都会“立马反应”出一个观点;但是,作者不能从这样的角度写时评,而要从别的角度去写。曹林的说法给我很大的启发。

而落实到《文汇报》“文汇教育”文章,要有深度和褶皱,这对于写稿很重要

60616.jpg

比如说,写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文章。一般的都市报文章会写一些关于大学生求职应聘的tips,或者通过采访几个HR经理,说大学生求职需要什么能力。但是,如果文章要发在《文汇报》,就不能这么写。

如何把文章写出褶皱?如何有意思?那就是不要把文章写成tips型。那怎么写呢?可以在写出“正常的”文章主体之后,加一个部分,介绍“HR经理进校园:和尚挑担一头热”这一现象。

即:有很多HR经理自告奋勇,想进大学开职业发展讲座,但往往没有人愿意接待他们。原因在于,缺乏这样的邀请讲座机制,而热心的教师也会担心自己需要做繁琐的报备、担心HR经理乱讲(说必须要外出实习才能找到工作,说学习本专业没有用)、自己不愿意自掏腰包承担车马费和酬金。

最后,作者提出: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者本人坚持认为大学和社会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和对接。

这样写了以后,文章的层次就提高了——不是仅仅拘泥于一些具体的tips,而是揭示了机制性的东西,指出了现象,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大方向上进行改变。

在《为什么有的导师“不完美”?》的写作中,我也注意使用“三个小标题”的方法,从三个侧面来说事儿。

第一个侧面,提出了导师生存发展和研究生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其实是愈发突出了,值得引起重视。

第二个侧面,指出针对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培训的缺失。表现在培训的覆盖面不广,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时长无法得到保证。简而言之,缺乏培训,对培训不重视。

第三个侧面,指出研究生和导师缺乏在公共平台(讲座、座谈会、网络、报刊)的交流机制,很多导师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多说。

最后,我指出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研究生和导师都困在了“系统”里。呼吁:“面对不完美的导师、不完美的研究生,以及不完美的培养、培训和交流机制,教育界真的可以行动起来。”

(三)

未标题-1.jpg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记者和大学教师作者写这类稿子的区别。

大学教师作者写这类“深度文章”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需要采访他人,不需要罗列别的几个人的看法;第二种,是像记者那样,采访几个人,把别人怎么认为呈现在文章里。

记者写这类“深度文章”(不包括非虚构作品)必然会采访几个人,把别人怎么认为呈现在文章里,并适度加入背景介绍。

大学教师要写好这类“深度文章”的难度很大。关键是要有深厚的一线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晶体”。但很多时候,即使有深厚的一线实践,都写不出好的作品。一方面,“深厚的一线实践”可能意味着做了无数件琐碎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是什么事都能写。当自己回到家里,已经很疲惫了,就很难有心思去写稿。

一个写作idea在自己的脑子里要成型,找到一个“突破点”;之后,就简单了。

另外,不要只是坐在办公桌前。也需要“跳脱”这个“体系”,到报社找编辑记者去聊;参加各类座谈会;换个写作的环境;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坐在咖啡厅观察市中心走来走去的人;休息好之后,进行写作。对自己生存的社会有更加宽广的认识后,写出的文章能够境界更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30528.html

上一篇:我的微信朋友圈
下一篇:在校内外发言、讲话的体会
收藏 IP: 114.84.62.*| 热度|

9 郑永军 马臻 王涛 褚海亮 武夷山 徐芳 孙颉 胡新鹏 杨延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