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标题由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归纳。我原先起的标题是“可以还是不可以”。
(一)
周日上午,去附近的小型商厦购物、理发之后,11点钟出头,就到商厦一楼的必胜客吃午饭。这个店是临街的,有面朝外面的室内店堂,也有面朝商厦内部公共空间的“附加”的吃饭桌子。就是说,有部分桌子放在店堂的“外面”。
当然,“外面”的吃饭桌子并不是闲散放置,而是有一种“半包围”的界限感。
我坐在店堂的“外面”用手机点餐,然后看手机。过了一会儿,只见有老汉走向我左边的桌子。他把我斜对面一米开外的椅子转了45度角,坐下。就是说,他不是面对着桌子坐下,而是斜着坐下,这样更能看清来往的人。
我想,他大概是来歇脚的。我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我一眼,面部表情似乎略显尴尬,我马上把头低下。
以往,我坐在必胜客店堂“外面”的这个位子点餐吃饭,经常有看到商场的顾客(往往是老年人、带孩子的人)过来坐在属于必胜客的“外面”位子上,刷刷手机,并纸巾擦擦鼻子之类的,就是不点餐。过了一会儿,起身里去。
我就在想:不点餐,坐店里的位子,可以还是不可以?
(二)
想起自己前一段时间去曲阳商务中心帮孩子修手机。结果,他们手机维修人员已经下班了。于是,我到楼上的书店(有咖啡厅),坐下来点了一杯饮料,然后打开帆布袋,拿出我带来的报纸,看报纸。等我起身正准备离去,看到一对老夫妻坐到咖啡厅,但店员马上过去说,需要点单才能坐位子。
如果说,“点单才能坐位子”是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么,有很多事情可不可以做的界限不那么分明。
举个例子:我和别人去饭店吃圆桌饭,每个人的前面放着一小包湿纸巾。我用了一半,吃完饭能否把剩下的湿纸巾带走?答案当然是可以的,无论是我们付过了湿纸巾的钱,还是饭店原先就把湿纸巾“送”给我们。
可是,更加复杂、微妙的情况来了:你跟别人去大众化的餐馆吃饭,餐桌上放着一大包用塑料纸盛放的干纸巾。你们用了一些纸巾后,别人把剩余的纸巾放在包里,拿回去,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奇怪?
这就好比,在机场、火车站的厕所里,有自动免费出纸的机器。你看到有的人反反复复地用手掌去“触碰”感应装置,以期多拿点纸头带在身上,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奇怪?
(三)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说,周末,你在家里用APP叫了外卖的食物。等到十二点多,还没有等到,一看手机提醒,早在半个小时之间就到了“你的家里”。你打电话联系外卖员,外卖员说送到别的楼栋去了。
那么,你是否可以到别的楼栋下面去按门铃,让住户把午餐退还给你?而如果午餐被对方吃了,那怎么办?可不可以让对方把食物的钱给你,还是怎么办?
不同当事人的做法不一样。有的人会上门索取午餐,结果可能产生邻里纠纷。也有的人会联系外卖平台,让快递员去找对方把餐取回来,外卖平台还会补偿当事人。如果取不回来(已经吃掉了),那么外卖平台会和当事人协商补偿,外卖平台也会给外卖员“惩罚”,这就不是当事人的事了。
(四)
很多报道都涉及“可以还是不可以”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2024年7月17日第3版刊登《从教师暑假旅游“不发圈”说开去》。教师暑假到外地旅游,在微信朋友圈晒照片,可不可以?
《新民晚报》2024年8月13日第4版刊登《公园晒背“晒出”治理话题》。夏天,在上海的一些公园,有游客裸露上身,在草坪上晒背,可不可以?
《解放日报》2024年12月1日第7版刊登记者的文章《过于量化的考核指标不利于基础研究》。看了这则报道,我在想《解放日报》刊登这样的报道甚好。我也看到《半月谈》《瞭望》刊登类似的报道。但问题是:如果普通教师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或者问题,在网上写文章,可不可以?会不会引起麻烦,被校方或者院系找上门来?
在科研当中,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是一个问题。
比如:你听了一个学术报告,报告者报告了尚未发表的惊人结果,比如一个新的超导体。那么,你可不可以抢着做一做?
再比如:你课题组的师兄编写了一个程序,用于处理实验数据。隔壁课题组的同学闻讯前来,向你讨要该程序,你可不可以提供?
还比如:你是课题组的研究生,你的同学发表论文困难,请你帮忙修改论文,给你加一个名字。但你想到:自己是课题组的研究生,不知道“老板”知道后会不会责怪或者忌讳。那么,你帮别人改论文,可不可以?
(五)
可以还是不可以,答案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和判断。而且,不要妄下判断——有些事情要了解全面,才会有更加贴近真实的答案。
就拿本文开头说的那个老汉坐在必胜客门口的桌子没有点餐为例,必胜客的员工并没有去说他。我也没有权利去表示不满,跟我也没有多大关系。
完整的故事是——这个老汉坐了大约一刻钟后,她的配偶带着孙子模样的小孩走了过来,他们三个人走入室内的店堂点餐去了。
(六)
我倒是希望一些社会媒体,能多多讨论“可不可以”。而且,在讨论“可不可以”之前,尽可能地挖掘各种情况的真相,给公众全面的认识,增加“通透感”。
比如,《新民晚报》2024年7月23日第9版(国际新闻)刊登新华社记者的文章《珠峰遗体找回:费时费钱危险多》。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小标题(“费时”“费钱”“危险多”),还配以照片。这样,读者就更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而在高教界,也可以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比如课题组运行的模式、论文盲审的奥秘、研究生毕业是不是必须发表论文等等。
以下文字,由人工智能“文心一言4.0 Turbo”提供。
这篇文章通过一系列生活实例和新闻报道,探讨了“可以还是不可以”这一主题,揭示了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判断的复杂性。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
一、引言与背景
文章以作者在必胜客的经历为引子,描述了一个老汉在未点餐的情况下坐在餐厅“外面”的座位上,引发了作者对于“不点餐,坐店里的位子,可以还是不可以?”的思考。这一场景为后续探讨社会行为规范埋下了伏笔。
二、社会行为规范的模糊性
文章通过多个实例,如商场咖啡厅要求点单才能坐位子、湿纸巾和干纸巾的带走问题、外卖送错楼栋的处理方式等,展示了社会行为规范在不同情境下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实例都涉及到“可以还是不可以”的判断,而答案往往并不直截了当,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三、新闻报道中的“可以还是不可以”
文章进一步引入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如教师暑假旅游发圈、公园晒背、科研考核指标等,探讨了这些行为在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中的接受度。这些报道反映了社会对于某些行为的看法和态度,但同样也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四、科研领域的“可以还是不可以”
文章特别关注了科研领域中的“可以还是不可以”问题,如学术报告的抢先研究、程序数据的共享、论文修改的协助等。这些问题涉及到科研诚信、学术竞争和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更加复杂和微妙。
五、对“可以还是不可以”的深入思考
文章指出,“可以还是不可以”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来做出决定。同时,也强调了不要妄下判断,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得出更加贴近真实的答案。这一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行为规范的深刻理解和宽容态度。
六、对社会媒体的期望
最后,文章表达了对社会媒体的期望,希望它们能多多讨论“可以还是不可以”的问题,并挖掘各种情况的真相,给公众全面的认识,增加“通透感”。这一期望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媒体在引导公众舆论和塑造社会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总结
整篇文章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剖析,探讨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可以还是不可以”的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判断。同时,也呼吁社会媒体在引导公众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加社会的“通透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