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探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熊蕾 一个不懂科学,但是尊重科学的人。

博文

尼泊尔看山(3)——尼泊尔自由行之六

已有 5047 次阅读 2009-3-10 15:47 |个人分类:所见所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看了纳迦阔特的山,我们在回到加都的次日,继续包索南他们旅社的车,去了博卡拉(Pokhara),看山,看湖。
包车的好处是自由,可以随时停车拍照。不过从加都到博卡拉,200公里大都是山路,我们停车拍照的次数不是很多,也就两、三次的样子。
路边小景
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三大城市。这里也是喜马拉雅山拔地而起的地方:在30公里之内,海拔高度从1000米蹿升到7500米以上。
鸟瞰博卡拉
世界各地的驴友探险爱好者,如果要在喜马拉雅山登山远足,博卡拉就是必经之地。是大本营也是门户。这里徒步跋涉的路线,最长有25天的,最短据说也要两天。
我们都不打算登山或者远足。索南说,那你们在博卡拉呆上两个整天,住三个晚上,也就足够了。
结果我们在那里呆了四个整天,住了五个晚上。
确实长了一点。如果不远足,三个整天足够了。
在博卡拉最重要的日程,还是看日出。
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是附近的萨朗阔特(Sarangkot)山顶。
因为就在博卡拉城边,所以当天一早从旅馆包一辆中巴上山,也来得及。
从停车场上山顶,还有好长一段路。像我这样的,要走40多分钟。
不想爬山,停车场附近也有一个观景平台,视野也不错。吴大师他们就是在那里看的。
在这里,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安纳普尔纳山脉,其主峰安纳普尔纳一号(Annapurna I),又叫库塘峰,海拔8090米,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排名第十。因为离得远,反倒不如只有6693米的马察普察峰(Machapuchare),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鱼尾峰显得挺拔高大。而和鱼尾峰一样耸立在我们眼前的安纳普尔纳二号峰,因为山形不如鱼尾峰漂亮,所以鱼尾峰成为博卡拉的标志。
朝霞映照的鱼尾峰
萨朗阔特的朝霞
太阳出来了
日出后的鱼尾峰
安纳普尔纳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登山死亡率极高,维基百科说高达40%。不过山里的风景据说很美。我们不进山,也有无缘得见。
不过,安纳普尔纳的意思倒很美:丰收女神。
既然要在博卡拉呆好几天,那就按图索骥把导游书上介绍的附近景点都看看吧。
这一看,就知道书上的描述,或者说我们的想象,与实际相比距离甚远。
比如“Seti河峡谷”,想象中,即使不是三峡那样的雄伟,也起码是两山夹一水吧?
一看,也就是平地下面一道深沟。跟旅馆的人抱怨,他还说,那沟难道不深吗?
这就是那个“峡谷”——Seti Gorge
还有大卫瀑布——一个叫大卫的青年为了救自己的情人,在这里掉下深渊。两个年轻的生命让这条瀑布也闻名世界。
大卫瀑布——Devi's Fall,也叫David's Fall
可是也只有涓涓细流。
想开点儿,这毕竟是旱季。
因为对这几个景点太过失望,那个什么马亨德拉岩洞,大家干脆放弃了。
但是那个世界和平塔,我们还是上去了。它建在博卡拉的费瓦湖(Phewa Lake)边的一座小山顶上,说是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几个国家的佛教徒捐资于1998年建立的,但是好像只看到日本和尚留下的痕迹。
往世界和平塔山上的路,全是颠簸不平的土路。也是开到半山的停车场就不能开了。所以在博卡拉,我们还是被迫爬了两次山。
上山之前,司机把我们拉到一个藏人社区,看他们的地毯厂。
门外两位老妈妈在纺线,脸上布满沧桑。我们围着她们照,她们仍旧怡然自得地做她们的事。
纺线的藏族大妈
作坊中的女工,有一位很热情地招呼我坐在她旁边,指点我织地毯的动作。我笨手笨脚地织了几道,然后还给了她一点钱。
织藏毯的女工
有三位驴友还选择了乘小飞机看山。是那种一个飞行员带一个乘客的小飞机。其他人没有他们三位勇敢,害怕冒险。但是他们回来说,和坐摩托车差不多,一点没有失重的感觉。只是,他们那天在天上看山的效果,还没有我们在萨朗阔特看的好,因为雾气比较大。
真正的“鸟瞰”——徐成华摄
确实,在博卡拉呆了几天,我们发现,在这里看安纳普尔纳山,很大程度上靠运气。如果有雾,那就看不好。而且一般即使早上看得很清楚,到10点多以后,雾气还是会上来,把那些山遮住,什么也看不到。



我们一直这样看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901-219466.html

上一篇:尼泊尔看山(2)——尼泊尔自由行之五
下一篇:尼泊尔看湖——尼泊尔自由行之七
收藏 IP: .*| 热度|

2 刘玉平 刘畅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