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今天开幕。前几天就此写了篇小文,承蒙《中国日报》今天发表。】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给了我们中国人一个圆百年梦想的机会,一个展示我们成就和力量的机会,那么北京残奥会则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学习比展示更加重要。
就其性质而言,残奥会并不是一个单纯披金夺银的平台,而是给那些最英勇的人一个场所,向我们显示人的决心和信念如何能使人战胜命运。
不过,作为残奥会的东道主,我们需要学习的,远不止残疾运动员们的精神。
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如何改善我们的公共设施,使残疾人出行没有障碍。
不错,为了迎接残奥会,北京便于轮椅行动的坡道和便于盲人行走的盲道都增加了。还有了几十辆专为残疾人服务的出租车。
然而,我们是否能说北京已经成了一个理想的对残疾人友好的城市了?恐怕还不能。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地铁,一直都不能方便轮椅上下,直到残奥会前,才有了一些升降电梯。
环顾四周,你很少会看到残疾人在身边活动。然而统计数字表明,北京有一百多万残疾人。也就是说,差不多每15个市民中就有一个。可是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很少看到残疾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出行太不方便。而在发达国家,残疾人出行的比例大大高于我国。
残奥会的举办促进了北京无障碍设施的改进。但是其他城市怎么样?将来的城市建设又怎么样?
这就关系到我们需要学习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学习在规划我们的建筑、街道、基础设施时,要考虑得更加周全,把残疾人的利益考虑进来。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浙江一个小儿麻痹患者高考过线,但十几所大学都以学校没有无障碍设施为由拒绝她报考本校。这种理由,放在很多国家,都是违法的!
事实上,很多残疾人要比我们想象的有能力得多,只要他们可以无障碍通行,他们就能够非常独立。然而我们很多建筑结构的设计师似乎看不到妨碍他们自由通行的那些障碍。即使有些建筑有坡道,那坡度也非常陡,而且弯度很小,轮椅出入很不方便。
残奥会前,一些机构发起了体验残疾生活的活动,这是好事。这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残疾人的需要。但是,如果将来在这些设施的设计阶段就听取残疾人的意见,甚至请他们的代表参与设计,那就更好了。
为什么残疾人的无障碍通行和独立如此重要?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三点:我们必须学习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完整和尊严。
很多人把残疾人看成我们同情和关怀的对象。而我们的这种所谓同情往往表现为怜悯,这种怜悯往往是残疾人非常反感的。因为,在这种怜悯的背后是一种居高临下看待这个特殊群体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废人。
所以,这样的怜悯往往隐含着歧视和侮辱。
顺便说一句,英文Paralympics的原意,并不是“残疾人奥运会”,而是“与奥运会平行”的意思。这个名称,也显示了残疾人的自立意识。
残疾人在生活中确实面临着我们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直面生活,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
他们努力和我们做得一样,努力和我们一样能干。而在很多时候,他们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建筑和公共设施不能让他们自由通行。
如果我们不是去搬掉这些障碍,而是用我们似乎热情的帮忙来表现我们的同情和关怀,那么我们只不过是在提醒他们的残疾,而否定他们能够和我们平等。
我知道很多残疾人心智非常健康,生活充满阳光。我本人常常需要寻求他们的帮助。比如我的电脑就是一个高位截瘫13年的小伙子给我装配起来的。他截瘫以后成为电脑专家,我的电脑维修也是靠他。我对他满怀钦佩。只是因为设施的问题,他无法去参加专门的考试,因而没有“证”,得不到官方的承认。
通过举办残奥会,我们需要学习的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只不过是暂时健全的人。即使我们能够逃过一切事故,到老都四肢健全,随着我们的老去,我们的体力也会日渐衰弱。看到很多老人都离不开轮椅了吗?到那时,我们和残疾人有什么两样?
所以,无障碍通行不仅仅是为了残疾人,也是为了我们大家。
我看奥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901-37962.html
上一篇:
北京的蓝天哪里去了?下一篇:
What a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