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校园政治:深度挖掘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为何下台

已有 14183 次阅读 2016-1-4 19:13 |个人分类:域外动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一、“明星校长”拉里•萨默斯

依据经验与惯例来评判,作为大学校长的人选,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或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可谓“根正苗红”:父母均为经济学家,叔父和舅父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默斯本人的学术与管理履历均可圈可点:1982年,在28岁时,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1983年至1993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也是哈佛大学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克林顿政府第71任财政部长(见百度百科)。

萨默斯在46岁时,重返哈佛,担任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萨默斯出任校长,经过了哈佛大学“精挑细选”——是从400人的候选人中、经过9个月的逐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哈佛对其新任校长萨默斯进行了精心包装,以努力维护和拓展“哈佛”这一品牌,媒体有选择性地对萨默斯进行了宣传报道:他精力充沛,而且才华横溢;他成功地代表了一个移民家庭后代历经磨练终成正果的经历,他的这一经历也带有典型的美国色彩:在自我意识和个人抱负的驱动下,永不歇息地追求,达到美国人眼里功成名就的顶峰并不断地超越。

哈佛对萨默斯的精心包装内容也折射出哈佛对新一任校长的期许:改造和完善本科生教育,促进科学研究,开发奥斯顿校区,让哈佛大学走向全球化,所有这些都是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的工作任务。概而言之,哈佛董事会想要的这位新校长是一个“能在其任期内恢复哈佛大学昔日荣耀的人,一个能挺直身板,代表哈佛自身所臆想出来的形象的人——强壮有力,睿智博学,无所畏惧”。

二、拉里•萨默斯被迫下台事件回放

在过去的20世纪中,哈佛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大约为20年。哈佛第26任校长尼尔·陆登庭被认为是自美国内战爆发之后所有哈佛校长里任期最短的一个,任期也达10年之久(1991年出任校长,2000年5月宣布辞职)。出人意料且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是,萨默斯于2001年10月担任哈佛大学第 27任校长,2005年2月21日,哈佛大学在其网站上宣布,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将在2005-2006年学年结束时辞职,其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哈佛职员对其投下的不信任票。也就是说,被给予厚望的萨默斯担任哈佛校长仅仅5年。这不仅仅使他成为哈佛近 150 年来任期最短的校长,而且也成为哈佛 370 年校史上第一个因为被通过不信任投票而离任的校长。

就萨默斯下台的原因,媒体有广泛的报道,大致可归纳为:萨默斯一向以作风强硬、口不择言、特立独行而著称。这种个性在他进入哈佛后得到了延续,由此导致多次与教员发生冲突。在连连争议中,有三件最受关注且导致他最终下台的事件(古晶,2006):

第一件是发生在2001年7月,萨默斯在哈佛著名的黑人学系评论“平权法案”,激起该系教授们的不满,导致两位黑人教授于次年愤而辞职投奔普林斯顿大学。

第二件发生在2005年1月14日,萨默斯在美国全国经济学家会议上说:大学中缺少女性科学家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两性之先天差异。他的讲话顿时掀起轩然大波,虽然萨默斯为此发表了公开信表示道歉,但收效甚微。导致哈佛文理学院250多位教授云集该校的“大学馆”,一致“声讨”萨默斯,并对这位个性校长的领导能力、管理风格提出质疑,最终以218:185通过对萨默斯的“不信任投票”。

第三件就是直接导致他“下课”的事件。据《纽约时报》2005年2月19日报道,哈佛的文理学院院长威廉·克比于2005年1月27日宣布辞职,尽管克比强调这是一个“共同”决定,但一些教员仍坚持认为是萨默斯逼走了克比,声讨风波越演越烈,教授们指责萨默斯管理方式独裁专制、滥用权力、玷污了哈佛大学的名誉等等。该学院教师策划在2005年2月28日再次举行对萨默斯的“不信任投票”。失去了“群众基础”的萨默斯在此之前递交了辞职信。

三、拉里•萨默斯下台的深层原因

关于萨默斯下台,媒体多从事件本身进行报道,也有学者对萨默斯不信任投票进行了解读,认为导致这起不信任案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刘爱生,2012):一是违反共同治理的信条——突出事例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二是违背学术自由的原则——显著例子体现在对自由派哲学家科尔内尔·韦斯特(Cornel West),这一为数不多的哈佛校级终身教授的态度上;三是专断独裁的领导风格——这种专断独裁的风格表现在许多决策上;四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沟通——萨默斯在与教师或学生沟通时,往往在内心深处想要驾驭他人的观点。

上述观点是对萨默斯下台事件比较全面的解读,但是难以解答如此困惑:哈佛,这一世界名校,这一“高等教育领域里最有价值的品牌”,如何在“千挑万选”之后,选出如此与大学之道背道而驰的校长?透过《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一书提供的大量事实与案例,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出萨默斯下台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哈佛面临发展困境时,在遴选校长时“铤而走险”,已为萨默斯下台埋下伏笔。如《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世纪之交,哈佛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是信心十足、恬静从容,而是充满了焦虑与困惑。耶鲁一直都是哈佛的竞争对手,斯坦福、伯克利和纽约大学正在迎头赶上。虽然它们的名气目前还不如哈佛,但是它们有活力,有动力;而且这几所学校的校长都很有远见。哈佛不想失去自己一贯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哈佛董事会选择拉里•萨默斯当哈佛校长的原因:要他去管理哈佛,去纠正那些令人尴尬的错误,去改变哈佛现状,缩小哈佛的现状与哈佛公众形象之间的差距,重新塑造哈佛校长作为一名引领这个国家的引导者的形象。

选择萨默斯当哈佛校长,还有一个董事会没有公开说出来的原因,那就是,“如何将哈佛的形象、使命和信心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哈佛董事会的校务委员们对这些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偶发的负面作用并不关心。他们中多数人只对钱财的增值更感兴趣。”他们希望下一任的校长“必须在揽钱方面和管理上都有一套,……有够硬的手腕镇得住所属各个学院的院长,要有成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精力”。

尽管校长遴选委员会中至少有四名成员对萨默斯的鲁莽与傲慢的性格深感忧虑,但没有人去征求一下教师们的意见。更有甚者,遴选委员会成员在对哈佛大学教职员工讲话时,表明他们要找一个明星人物,一个著名人士,一个能从容地掌控校长之位的人。最终,萨默斯占了上风,校长遴选委员会将哈佛托付给了“以才华卓越而著名却又因脾气暴躁而臭名昭著的人”。

   其次,期望越大,压力越大。萨默斯下台,也是过大压力导致的必然结果。哈佛对萨默斯的期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萨默斯本人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冲动,可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伟人,成为一位众望所归、大权在握的活跃人物”。终于机会来了,尼尔·陆登庭辞去了哈佛大学校长一职,哈佛大学前来召唤他,萨默斯意识到自己“大可不必待在华盛顿工作也照样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他希望他能作为“哈佛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之一而载入史册”。

置身于学校无限期待与个人自我期待的双重压力之下,萨默斯难免急功近利。大胆激进的行动不仅使得其原本的“傲慢与急躁脾气”一览无余,而且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譬如,科尔内尔·韦斯特事件导致尼尔·陆登庭花费了十年心血所建造和寄予厚望的非裔美国人研究系将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利令智昏”也使得萨默斯在处理应急事件时有失明智,最终彻底失去了教师们的信任。仍以韦斯特事件为例,这原本是萨默斯与一位学者在会面时所产生的一个小小冲突而异,他却别有用心地捏造谣言而误导新闻界。这让知道内情的教授们深感不安,认为“这位新校长显然深谙华盛顿政界的那一套”。

上述两点如果只是针对萨默斯本人的特殊性而言的话,那么最后从一般意义上需要申明的一点是,大学这个组织是有惰性的,并且越是传统深厚的大学,越是经历了漫长历史演化的大学,其惰性越强,越对传统有着依赖与迷恋。历届的哈佛校长一贯是依赖各种技巧去引领这个以独立与自信而闻名的社群,而萨默斯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命令别人,而不是说服别人或是以身作则。2001年的9月和10月,萨默斯在上任初期,就迫不及待地向哈佛展现他与前任校长、甚至历任校长都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和领导风格。一些哈佛大学校园评论员把他的言行解读为“箭已上弦,挑明了他不会因为回到这个敬畏传统、注重连贯性的地方而被吓倒”。“旧传统对拉里•萨默斯来说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萨默斯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事情”。

由上述可知,萨默斯之下台,可谓激进的改革家撞上了具有深厚传统的大学红砖墙,自是苦不堪言。FT专栏作者露西·凯拉韦(Lucy Kellaway)如下的评论一语中的:

实际上,在一个伟大的大学校园里,确实有一种与修道院、庇护所里非常相似的感觉。大学是需要哄着宠着的,而不能对他们来横的。

倘若真要动大手脚,就会有更多萨默斯和胡德之类不幸的改革者递交辞呈,会有更多的人在睡前独处之时黯然神伤,或是气急败坏。

 

(作者高桂娟为同济大学高教所副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48055.html

上一篇:四大国际排行榜上榜高校(中国)能源学科领域科研产出数据对比
下一篇:中国高校环境科学学科领域科研产出数据对比 (2010-2014)
收藏 IP: 180.161.176.*| 热度|

7 梁红斌 田云川 陈冬生 张端鸿 赫荣乔 wangqinling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