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广告因为女人而始于感性

已有 5827 次阅读 2010-10-10 09:46 |个人分类:校园内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20世纪初期是现代广告的形成期。早期的广告还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和理论,它们在很大意义上只是广告人的感受风格。那时候从事广告策划和撰文人员少的可怜,通常的广告文案撰写人是一些专栏作家,而广告设计也多是由画家兼任的,几乎没有专业的广告设计师。广告的构思基本上是绘画型的,看上去就象一幅美术作品,不过画中人物手上捧着某种商品而已,独特的广告语言尚未形成。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这就是随着消费型社会的出现,妇女们成了消费品的主要购买者,因此在20世纪初期的看法总是认为,妇女才是广告的主要读者。然而写广告的却主要是男人们,由男人们来创作出那些他们认为会影响妇女购买的广告形象。

 (早期的广告就像油画一样)
风靡一时的维多利亚时代思潮对此作了诠释,詹姆斯·柯林斯在1901年写到:“从哲学家的观点来看,女人只是男人的配偶,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从精明的广告主的观点看,女人是秘密世界的女皇,是私房钱的女主人,是一卷卷钞票的持有者,是好色之徒的追逐对象,也是金钱的支配者。”正是因为把广告诉求主要瞄准女性,所以感性好像就成了早期广告的必然追求。著名广告撰稿人海伦·罗森·伍德沃德从1903年起便开始了她的广告生涯,1926年她出版了一本名为《透过那些橱窗》的著作,描写了现代广告在早期尚不成熟状况。在书中她解释了自己的哲学:“女人买东西时很少通过逻辑推理,甚至为她们的宝宝买东西时也是如此。”她认为:“你甚至必须夸大(一个产品的)事实以便它们能够在普通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印象,而这些普通的头脑和推理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要卖东西给男人,要经常显得象是同他们在讲道理,这才是明智的,但是你必须小心翼翼这样做——实际上从来就不用有什么逻辑性。否则你什么也卖不出去。”
(这是霍普金斯在1917年为新奇士所做的广告,
他由此起步而成为广告殿堂中的第一尊圣像)
如果说,20世纪前期的广告,在表现方式上还残留着维多利亚时期富有教养的传统,那么走向世纪中叶的广告则开始越来越触及到现实。在喧嚣的20年代,广告所关注的中心是创造一个色彩缤纷的商品世界,伴随着广告商对性和阶级这些基本属性的进一步了解,他们越来越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手段。于是广告瞄准了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从剃须膏到洗涤用品,各类广告都把自己的方向对准了乐于享受的一个消费群体,尤其是中产阶级妇女。针对享受型的生活,广告诉求似乎是在销售颜色、风格和时间。广告鼓励中产阶级和新型富人们去购买的商品,并不是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而是他们“想要”的一些产品,这些产品对他们来说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一向以来,上层阶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喜欢摆出阔气,而广告也就看准了这一点,利用那些对“富有阶级的女人”们有诱惑力的商品,操着一种特有的腔调,去逢迎潜在的消费者。这些印刷精美的广告和充满鼓惑的文字,渐渐地把陈列在展示柜中的日用产品塑造成一种奢侈品。毫无疑问,这些广告是在推销一种时尚,运用推销“时尚”的老创意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借以抬高产品价格。所以这种注重暗示和联想的广告风格,也被称作是“情感氛围派”或者是“软性销售派”,它的代表人物就是西奥·麦克马纳斯(Theodore Mac Manus)和雷蒙·鲁比堪(Raymond Rubica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371676.html

上一篇:绝句一首流连桂花(又一绝)
下一篇:和梁进《秋吟》感叹花如美人(外两首)
收藏 IP: .*| 热度|

4 罗帆 钟炳 吉宗祥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