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学术夫人:忍气吞声12(20)年 精选

已有 6174 次阅读 2009-2-15 20:54 |个人分类:科苑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德国, 美国, 物理学, 生物化学, 迈耶夫人

以下文字摘自

王渝生主编《百年诺贝尔科学奖启示录》

1930年,新婚后的迈耶夫人随丈夫来到了美国.此前,迈耶夫人在德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还与多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合作进行过研究,并赢得了他们的称赞。但她在丈夫任教的霍普金斯大学却无法

得到正式工作,校方的理由是:学校有规定直系亲属不得在本校同时任职。其实,这条规定是专门针对

女性的,是歧视女性的表现。出于对科学的热爱,迈耶夫人只得忍气吞声,在学校里当一名“只干活、

不拿钱”的“志愿人员”。

  当时,美国的大多数大学或科研机构里都有类似的规定,而且即使是丈夫不在同一机构,他们也不肯

聘任女性做教授或研究员。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甘心做家庭妇女的知识女性就只能像迈耶夫人一样,当

不情愿的“志愿人员”。当时的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流行的“学术夫人”一词,就专指像迈耶夫人这样的

女性“志愿人员”。

  尽管没有薪水也没有正式职务,甚至一些学术会议也不让女性参加,迈耶夫人仍然满怀热情地投入

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迈耶夫人的“志愿人员”一干就是12年。直到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批男学者、男科学家

或是应征入伍,或是参加军事研究项目,学校和科研机构人手严重短缺,女科学家、女学者才得以在这些

机构中获得正式岗位。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里夫人的身上。从1922年移居美国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的“志愿人员”时间竟长大近20年,即使是在她已经与丈夫取得了导致他们后来

获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之后,她依然不能在美国的大学里获得正式的工作岗位。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迈耶夫人和科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在当时的条件下,连起码的公正待遇

都谈不上,他们更不敢奢望什么奖励和名利。是对于科学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支撑着她们在困难环境

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就。并最终荣获诺贝尔奖。

  获奖科学家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不求名利、忍辱负重方面。还在于他们在研究工作

中所表现的那种忘我精神。

 

   博主眉批:

   看来其一,要感谢那场战争了,它为女科学家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得感谢当时的学校当局,他们

的考虑非常周到,假如迈耶夫人等把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在领取工资、填写表格、参加职称评定、复印论文

等材料上,哪里还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就呢?

   不知道那两个学校,在日后是否还以两个科学家的获奖为自己脸上贴金。贴的话,就更无耻了。

   现在,是否依然有人在做“志愿人员”,我不知道,但愿没有了!



女性与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215218.html

上一篇:刘金胜:陆地重力测量的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MIT对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转)
收藏 IP: .*| 热度|

4 杨学祥 孙平 曹聪 雷德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