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关于中国人早期历史的外行想法:从科学与管理学角度偷看历史之三 精选

已有 6315 次阅读 2007-8-23 19:40 |个人分类:在历史中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看了《中国史研究》的一篇文章,刘屹先生写的《盘古神话:史料新读》。刘先生对历史资料没有新发现,但经过一番对现有资料的认真组织,提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即使原型来自本土,其神迹也是来自域外的,而且基本上是印度的。因此盘古作为神话是外来的。前些年读一本俄罗斯的的书,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外来的,大约商代一支会驾车的民族沿着后来的丝绸之路来到了黄河流域。读汤因比的《人类的大地母亲》,他提到有证据表明8500前的苏美尔文明,使用的文字是类似于汉字的。这又是一个中华文明外来学的证据。对于中华文明外来说,过去一支被作为洪水猛兽,1950年后成为了学术禁区,青年学生被教诲了不知道蔡元培有这样的观点,不知道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也有这样的观点。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祖宗是50万年前的周口店人。人在50万年前已经在北京了,先在西亚发生的文明当然是外来的。中国人乃于骄傲的文明是外来的,多么悲哀呀,一种脆弱的民族自尊心对历史视而不见了。

《科学时报》报道,nature文章说新的科学证据揭示,人可能是6万年前才从非洲走出,这样不仅中华文明,而且中国人都是从非洲经过西亚走出来的。也许最后一批共同文明的挟带者,8000前离开苏美尔,5500年前离开印度河,5000前来到新疆、甘肃、山西,到4000左右来到河南,与先期达到的如果没有绝灭的山顶洞人后代汇合,形成中国民族和中华文化。我们的老祖宗对天山、昆仑山的记述那么详细,可是他们说不清横断山、南岭,应该是他们跋涉过天山、昆仑这些地方吧。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后代也大可不要为此焦虑。既然欧洲人不担心他们是西亚走出来的,我们有什么担心的呢?至于我们的“老祖宗”“周口店人”怎么办,或者他们绝灭了,或者“让他们”走进非洲,既然6万年前人可以走出非洲,那么剩下的50-6=44万年他们为什么走不过去呢?这当然要等待科学考证。

如果承认中国人或者再说作为文化主体的中国人是从西亚走出来的,那些仍然困惑我们的问题就可能有了新头绪。

首先是夏的存在性。我们知道西方学者是否定夏的存在的,我们也为找不到“夏墟”而苦恼。但是,如果中国人是85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继承者,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夏文明是散布在从西亚或者印度到黄河流域的路上的,河南境内没有“夏墟”。第二,夏也许与“苏美尔文明”是有所不同的,它或许就没有“墟”,因为一个不停的迁移的民族要“墟”对应的大规模城池没有意义。现在的认识是全新世冰后期开始后,距今8500年后气温迅速升高,这个阶段气候是波动升高,距今7000-6000年气温波动明显,并且在6000年左右稳定在一个较现在平均气温高的水平附近,然后再次波动,一直到距今5000年或者稍早,才开始稳定在一个温暖的“全新世高温期”,维持到距今3100年左右。这样那些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和波动,不停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家园,直到稳定的全新世高温期开始才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拉木仑河流域定居。

另一个问题,中国的古籍提到匈奴、柔然是黄帝的后代,按照“人类非唯一起源说”,认为人的形成是遍在发生的观点,匈奴、柔然被否定是黄帝的后代,但是如果人类是唯一起源的,中国人是从西亚走来的,古籍的记载就有可能。不过黄帝可能比现在的记载还要老若干年。在神话中,欧洲与西亚人起源于夏娃。中国神话,中国人起源于女娲,以读音相似看,是同一个人还是有关系很近的血亲?都有可能。既然人类是共同起源,总可能也有某种联系吧。在《圣经》里,蛇是被诅咒的对象,而盘古、女娲和伏羲都被认为是蛇身,中国的龙就是蛇的化身,是不是当时是两个对立部族,其中有一个用蛇做图腾,这个部族来了东亚,不过他们更具有宽容精神,没有记载起咒骂自己的兄弟。进一步说,把蛇的神化龙与降雨联系起来,当时的的气候条件应该在5000年前的大暖期之前。因为在湿润的大暖期,不会希望龙出来降水的。

最后特别说明,关于中国近一万年的气候变化,请参考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在那里我画了近一万年气温波动曲线。施雅风提出距今7000-3000是个波动明显的大暖期。我认为是大暖期的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人类文明迅速在全世界传播的时期。波动使得人类不停地迁移导致文明扩散,相对温暖使得原始的农业生产力高而导致文明的积累和人口的增加。

我这些想法,如果可以成为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思考的起点,我是很幸福的。也许这次偷看得大错特错了。

谢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6389.html

上一篇:七夕时节说中国 下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为气候保护工作的一个侧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