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河观
时下,2018年春节,微信世界议论最多的不是“董卿没上央视春晚“,也不是“普京这些日子没有出现”,而是所谓世纪最大工程——红旗河。特别声明一句,议论红旗河不是反对红旗河,红旗河如修成的确是比万里长城还伟大的工程;此举将一举突破胡焕庸线,改变中国干旱区面貌。当年大运河修成,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结构,从此南北经济一体化,建成共同市场,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的统一。唐宋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发达朝代。
所谓红旗河,按网上的说法,是一条从雅鲁藏布江引水,然后引入金沙江,,利用金沙江东流,然后大约利用白龙江北上,绕开青藏高原,进入陕南、甘肃,最后引入新疆,最终达到喀什的运河。据网上报道,红旗河已经通过了第二轮论证。我不晓得,这次论证的专家中也没有地理学家,当年论证“朔天运河”,工程论证会请了许多专家,其中就有地理学家黄秉维,黄先生不是搞水利工程的,也不是搞水文地貌学的,但是他在论证会上拒绝签字,在几乎所有专家都支持的气氛下,他无奈说:“我弃权!”说得很平静,没有铿锵有力。事后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要反对,他说他不是反对是弃权,因为首先要问一个问题:”水从何来?”的确,问题谈不清,谈何运河。
红旗河工程,我不反对,作为地理学者,又是研究管理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就要学黄秉维先生,慎重但不保守。黄先生曾经与我谈起生态保护问题,“如果华北平原的原始生态系统不破坏,现在还是一个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地带,哪养得起这么多人?”我想,关键的是要建立适宜气候条件的农业生态系统。
对于红旗河工程,关键的就是“水从何来?“可能”有人会回答我,“从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引水呀!”问题在于,这些地方能引出那么多水吗?再说下游的国家还等着用水呢,中国截留了会引起国际纠纷。再说中国哲学告诉我们与世界和平共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引水!幸好河流的水绝大部分不是从河源流出来的,而是沿途汇集的,沿途降水汇集到各种支流,然后汇集到主流中,顺便说一句,所以印度、越南不用杞人忧天。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引水的沿途是干旱区、半干旱区,例如渭南旱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降水本来就不多,怎么能汇集大量水资源呢?更受不了大规模引水。红旗河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水从何来。当年有个物理学-哲学院士差不多认识到这个问题,他提出用对象核爆破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个口子,让印度洋水汽进到中国来。结果,据说“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两个神仙下凡,“,要把把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背走,结果发现太大,背不动,凭借当年志愿军抗美援朝挖战壕的精神,抬!神仙抬起来后发现喜马拉雅、昆仑太大,本来打算,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可惜别人拒绝,没处放,只好又放回去了。
说到底。我不反对修红旗河,所以我认为现在需要论证“水从何来?”怎么论证呢?靠科学。2017年我指导的一个研究生颜艳梅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和水文变化,发现至少黄河上游地区降水在增多,因此径流会增加。不过我们的研究区太小,做不了结论。如此看来当前关键的是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研究在未来降水、蒸发条件下红旗河流域产流和湿润情况,能不能产生那么多水量。我曾经对一个做水工实验的专家说,这个专家后来成了一个“士”,很有水平,他在实验室放水研究河道演变,我说:你实验的不是河,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不是河流。因为河流的水流是与汇入的,不是青藏高原放水沿途冲刷出来的。红旗河的问题,关键要注意河流的水是沿途汇集的。地理问题,挺复杂。
所以,我们先开展气候变化下西部的湿润性研究吧!我不反对红旗河工程,我支持红旗河工程。真支持就得研究相应的科学基础。中国有许多工程,科学基础的论证是不够的,比如说大跃进时的许多工程。不说了,我弟弟就是那年饿死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