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读《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代罗马史》

已有 2570 次阅读 2022-7-27 22:57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代罗马史》由王晨译自SPQR: 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Mary Beard, Profile Books, 2015)(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SPQR,为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 (Senate and the Roman people)的缩写,也译作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正式国名,也被罗马帝国所沿用,东西罗马帝国分治后用相同国名。现在仍可以见到罗马街头的雕塑和下水道井盖等公共设施上写着SPQR。“古代罗马史”覆盖的近千年时间是从传说中罗马建城(公元前753)到卡拉卡拉皇帝扩大公民权到罗马帝国所有自由人(公元212)。距罗马数次陷落后西罗马帝国覆亡(476)还有两百多年,而距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覆亡(1453)还有一千两百多年。作者是剑桥大学Newnham学院古典学教授,因学术贡献而受封爵士并获不列颠帝国勋章,而且有个内容丰富多彩的博客,A Don’s Lifedon往往特指OxfordCombridgeProfessor,也许还有Reader

 

该书再现和重构了罗马帝国兴起的历史,从意大利中部的村庄扩展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就政治史而论,经历了王政、共和和帝制三种政体。不算第一章的西塞罗故事,全书政治史相关的有8章,还有两章是社会生活史,一章是罗马之外的世界。

 

王政时代用了两章,分析了罗马早期历史。第二章分析罗马的建城神话;在作者看来,创建者罗慕路斯与埃涅阿斯(罗马史诗<埃涅阿斯>)一样都是神话人物(Romulus=Mr Rome),但暗示或隐喻了罗马城的外来者特性,罗慕路斯的兄弟阋于墙则反映着罗马的内部矛盾。第三章写罗马王政早期的诸王;仍然有传说的成分,所谓国王只是酋长,而且似乎传说的诸王中有外邦人;特别是在王政结束时形成了共和国政体的两条核心原则,“任职应该永远是暂时的,权力应该永远是被分享的(p. 119)”,后者可能有短暂紧急情况的例外。

 

共和国时代用了3章,写出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第四章写共和国初期的快速发展,标题居然用了“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共和国初期仍有王政的遗迹,随着公元前五到四世纪,具体内容并不完全清楚的“十二铜表法”问世,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开始向外扩张;在作者看来,罗马人并不比同时代其他民族好战,也没有征服意大利的计划,所谓“对外扩张”并非是占领领土而是改变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形成某种盟邦,唯一的义务是战争时为罗马提供兵员和补给。第五章“更广阔的世界”写罗马在征服世界的同时自身的变化;在细节已经无法完全梳理清楚的几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征服了迦太基,统治着广袤的国土;但异族尤其是希腊文化也影响着罗马,“对罗马人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如何平衡罗马人与外来者的美德做了更有颠覆性的反思。(p. 198)”第六章“新的政治”写共和国后期内部和外部矛盾的加剧。 旨在缓和矛盾的改革举措反而激化了矛盾。罗马人反思了摧毁迦太基后的可怕后果“从罗马社会上下的普遍贪婪(‘人人为自己’)到富人和穷人的共识被打破,再到权力集中在很少一部分人手中。这些都指向了共和体制的终结。(p. 211)”公元前91年的爆发了意大利盟邦为得到罗马公民权而与罗马的“同盟战争”,促使罗马向没有反对或者不再反对自己的意大利人授予罗马公民权。

 

帝制时代也用了3章,从帝制的创立到巩固。第七章“从帝国到皇帝”说明共和政体想帝制的过渡的原因;由于腐败,元老院的威信下降;由于罗马的贫富差距,军队无法征召到足够的自耕农,而无地者又找不到工作;马略改征召兵为志愿兵,无产者充斥军队;这些无产者士兵需要将军发养老金,于是只听命于将军。马略之后的苏拉、庞培、凯撒均如此,军队不再听命于元老院;庞培已经有皇帝的地位,虽然没有称为皇帝;凯撒战胜了庞培,但在元老院被共和派刺杀;这就是该章标题的含义,先有帝国后有皇帝。第九章“奥古斯都的转变”描写共和国到帝国的关键环节;先叙述了从凯撒遇刺到屋大维战胜安东尼成为奥古斯都。奥古斯都以高昂的代价切割了士兵和将军,用国家财政的一半给士兵养老,取得军队对皇帝而不是将领的效忠;在他治下,元老院成为行政机构而不再是最高权力机构;他所创立的帝国体制,总体上较为平稳地运转了二百年,虽然由于没有子嗣他的继承有些问题。第十章“十四皇帝”简述从提比略到康茂德的14位罗马皇帝。作者认为这些皇帝中的“贤帝”未必多么圣明,“暴君”也未必多么残暴,对社会进程的影响都不太大;通常正常去世传位的皇帝名声较好,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名声不好;历史不仅是人写的,而且也在不断改写中。“罗马人经常试图从记录中删去失意者,拆掉他们的房子,推到他们的雕像,从公共铭文中抹去他们的名字(铭文中常常出现粗暴的凿痕,这反而更多地吸引人们注意那些他们想要忘记的名字。)(p. 403)”这在情理之中,但使得历史没有那种波澜起伏的戏剧性,而且作者的论据似乎也不是很充分;这些皇帝巩固了奥古斯都最初建立的帝制,驯服了元老院,又建立了庞大的行政机构;最主要的问题仍是继承,罗马没有嫡长子继承制。

 

社会生活方面有两章,第八章“大后方”是生活史,第十一章“有产者和无产者”是社会生活史。这些普通人的历史过去较少读到,很有意思。普通人甚至穷人,住在哪里,条件如何,吃些什么,有那些娱乐消遣方式,甚至关心那些问题。该书描述虽然很简单,但仍不失具体,有画面感,个别处还有照片补充说明。

 

我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章,“罗马之外的罗马”,讲述罗马的行省治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强大的罗马如何实现“天下大同”。一方面是对差别性或者地域性的容忍,罗马治下的不列颠人既是罗马人也是不列颠人。当然,统治之初,也有反抗和镇压。不列颠的例子如兵败自尽的布狄卡女王。我在伦敦国会大厦前面的泰晤士河上Westminster桥旁见过她驾战车的青铜塑像,当时觉得过于精致不太像公元一世纪人物,果然作者说塑像每个细节在考古意义上都不准确。英国人提到历史通常要提到布狄卡女王。不仅Hume的《英国史》有,连Russell的《西方哲学史》也有。虽然反抗和镇压很有戏剧性,但我觉得不是通例。另一方面,罗马统治的常态是同化殖民地,特别是其中的精英分子。“旧有的当地统治集团被改造成服务罗马人的统治集团,当地领袖的权力被用来满足帝国统治者的需要。(p. 499)”“精英们也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利益与罗马人的等同起来;……对于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而言,经历罗马人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是‘成为罗马人’的经历。(p. 501) 塔西佗这样评价不列颠人的罗马化,“这被称为文化,却是奴役的一部分。(p. 502)”“一方面,罗马的势力让罗马文化成为渴望的目标;另一方面,罗马人传统的开放性意味着那些希望‘按照罗马方式行事’的人将受到欢迎当然,这也有助于维持罗马统治的稳定。主要的受益人(或者说塔西佗眼中的受害人)是富人。(p. 503)”用华夏的古语,“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这种罗马化从历史进程看是双赢,罗马输出文化和秩序,行省输出税收和谷物。当然,世界性的宗教也起一定作用,但这方面该书语焉不详。

 

罗马历史的书看过一些。这部书特性鲜明,仅说我觉得突出的三点。其一是叙述方式。该书从西塞罗揭露所谓所谓喀提林阴谋开篇,遵循Homer所开创的关键处讲起的史诗开篇模式,然后回溯到罗马建城之时。随后也经常提到西塞罗,因为他有大量作品反映当时生活,具体到他奴隶逃亡时偷走他的书。行文不乏幽默,例如,公元前1世纪罗马公民开会的叫嚷声如此之大,以至于把路过的乌鸦都被震晕了;又例如,安条克四世在罗马共和国当人质期间学会了随处与公民握手和套词,以至于回国之后也到处拉臣民应酬,大家称他为“疯子”。其二是内容的选择。该书侧重分析政治机制演化和社会生活,而对常见的内容往往简略描述,如帝王的更替和战争的进程,有些基本没有提到,如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也回避了非常富有戏剧性的内容,如汉拔尼如何打仗或Cleopatra如何恋爱,但重大历史事件如凯撒的遇刺还是有充分细节,读了才知道十几个人一拥而上捅刀子,捅伤了好几个自己人。其三是史料的运用。作者似乎认为古史如李维或塔西佗的经典都不可尽信,更强调各种考古发掘的证据。同时也注重非历史著作的史学价值,有些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意味。

 

书中提到的罗马遗迹多数都去观光过,因此读来很亲切。当然也有没有去的,下次去罗马时再去看。同时还是增加关于罗马的知识。例如,“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所有皇帝头像的年代:如果有胡子就是公元117年之后的。(p. 416) 117年哈德良皇帝登基。

 

该书与我正在听第二遍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有不到两百年时间重合,后者从一世纪上半叶罗马征服不列颠开始。两书的作者都是不列颠人。该书在扩展阅读中称“《罗马帝国衰亡史》开头部分仍然是对公元后前两个世纪最令人难忘的叙述(p. 545)”。但该书分析的不是罗马的衰亡,而是罗马的兴起,“意大利中部那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如何成长为三大洲土地上如此强大的统治者?(p. 5)”不论兴起还是衰亡,都是理解罗马的重要方面。我认同作者在开篇所说,“古罗马是重要的。忽略罗马人不仅只是对遥远的过去视而不见。从高深的理论到通俗的喜剧,我们理解世界和思考自身的方式仍然受到罗马的影响。经历2000年,它仍在支撑着西方的文化与政治,是我们写什么和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础,决定着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p. 3)”当然,也认同作者在正文快结束时所说,“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天真地认为,我们能直接从罗马人那里或者说从古希腊乃至任何其他任何古代文明那里学到什么。(p. 542)

 

该书购于2019年底,《欲读书之去年旧约》,直到2.5年后才读完,真是拖拉。接着准备读从另一个角度写的罗马史,《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

 

 

罗马史诗《埃涅阿斯》

 

罗马王国颠覆:老布鲁图斯

 

在罗马历史转折处—重看电影《埃及艳后》

 

初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49018.html

上一篇:核酸检测84
下一篇: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之禽鸟
收藏 IP: 111.200.220.*|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