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已有 2549 次阅读 2013-6-3 01:26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道德经

企者不立,

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自己夸自己、自认为不错、自命不凡”是一种有问题心态,明显有问题。“自伐者无功”需用一个故事来说明。比如家长好心,一心想把小孩培养成未来的大科学家,可小孩对学习书本上知识没兴趣,反而对机械之类的事情兴趣十足。逼着小孩学习书本知识,只会是“自伐者无功”。

    “垫起脚尖、迈着大步”只是临时行为,并不能长远。从另外一个维度讲,医院护士为了救人,不得不“垫起脚尖、迈着大步”。因此,“合道与否”主要在于合时适,而非某一种行为。

从表面上看,老子劝告人的方式仍然基于利益——名声、功劳。实际上,最终的目的是循“道”,怎样才算循“道”。“庖丁解牛”属于循道的行为,现代化的杀牛手段算不算循道行为?庖丁研究牛的身体结构,另一个人研究机械,提高解牛效率,这又如何算?庄子里有个故事,说明机械存在问题。子贡到南方的楚国旅游,返回晋国的途中,路过汉阴时,见到一个在菜园里种菜的老人,打通了一条隧道到井边,极为辛苦地抱着瓦罐盛水来浇灌,只见他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没有多大的效果。于是,子贡告诉他完全可以不这样费力,有一种抽水的机械,一天可以灌溉百亩,而根本不用多少力气。并说那机械是木头做的,后面重前面轻,引水的时候根本不用费力,井水就能从里面流出来。

这个灌溉的老人听了子贡的建议并不领情,对子贡说道:“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用机械做事的人,必定有机谋巧变的心思;有了机谋巧变的心思,便破坏了纯洁的天性;天性损毁,心神就不定;心神不定的人,离道就远了。我并不是不知道用机械省劲,而是耻于做那样的事。”

从现在看来,常出现两种违“道”现象。1、死记硬背学习,不会灵活运用。马谡守街亭、赵括纸上谈兵,都是不会灵活运用的例子。2、环境变化,知识不合时宜。比如三国的曹真也是战争历练过的人物,但是遇到孔明就要失败,曹真只能根据表象做判断,而孔明能够知道“曹真”怎么想,然后相应处理。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同样是能够估计对手如何想,如何做,然后相应动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696005.html

上一篇: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下一篇: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收藏 IP: 114.24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