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现在太多形而上,缺少形而下。人生的大道理太多,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难。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老师对学生提要求“要真正理解并且融汇贯通,要走心!”。
“要真正理解并且融汇贯通,要走心”,这句话每个字都认识,但形成一个句子,好像也明白,可真道出个一、二三来,还真不好说出。
这句话是一个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那么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才达到要求?记得在管理上有一个提要求的原则——SMART原则,百度上可查,可作为参考。
“真正、理解、融汇、贯通、走心”,这五个词如何与行为挂钩?这几个词表面上没问题,可真弄清楚,也不容易。老师提了要求,学生要具体实行。学生如果搞不清楚,不知道具体”目标”,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就更不可能达到目标了。
现在学生难以做到,因为绝大多数老师也达不到“真正理解、融汇、贯通”,自己也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先说”走心“这个词。“走心”是个人情感词汇,经过”心“的东西都强迫不得。“走心”往往与喜不喜欢,有没有利益相关。个人情感是没法改变的。一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学生也没办法改变。老师可以强迫学生来听课,却无法让学生喜欢听课,也无法让学生”想“听课。让一个人走心,这正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应该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仅仅批评学生“不走心”。老师让学生走心,这属于典型的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而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并不是他们不想。假如老师引路不对,学生付出艰苦劳动没有回报,自然没有人愿意。对于研究经验不足,甚至没有经验的新人,自然需要引导。其实,有些老师自己也不”走心“,也不知道如何让学生走心。
"融汇"很容易理解为一个大仓库,相关知识即清楚又知道,也背下了,这种做法对不对?"贯通"是什么意思?如果从百度上收集一些解释,也就失去了意义。作为老师,搞研究教育这么多年,应该有自己“融汇贯通”的经历。能不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实际上,很多老师不发自己的论文,也脱离了科研一线,自己也没了经验。老师自己不懂,还要刚入行的学生自己懂,很困难。
"融汇"和”贯通“涉及到不同层次。个人认为,融汇就是把相关的专业知识串起来。比如说搞软件开发的,现在大多有软件开发框架和开发语言。把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用得灵活,优缺点清楚,只能说在一小片领域做得不错。如果把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网络系统、数据结构等用的好一些,加上对”业务“多少熟悉一些,也算是融汇了。而”贯通“就更底层的东西了。比如淘宝网在双11搞活动,有大流量要处理,系统承受巨大压力。整个系统则需要根据”业务“把各种知识揉合起来,打破各专业界限。把“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网络系统、数据结构“综合在一起,一锅乱炖,保证双11顺利进行。
对于学科前沿的东西,整体类似。前沿有很多,每个前沿都有很多人在做。把前沿论文搞明白,可能就是融汇。而要把每个前沿中涉及的多领域搞清楚,把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也算是贯通。学生作为刚入行的新手,自然难以融汇贯通。老师工作多年,应该融会贯通!老师应该对学生讲解本领域的最新成果,把自己融汇贯通的知识讲解出来。实际上,大多数老师不会给学生讲课,最多进行一些讨论。
对于经典论文,为什么要把经典论文搞清楚,而且要深挖?老师应更清楚。老师应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举几个例子,带领学生前进。
实际上,读论文离不开三重境界。
第一层,读表面的结论,即作者说了什么。再深一步,读者明白此论文在本领域的影响及地位,以及为什么有这个影响和地位。
第二层,看作者的方法。很多人写论文,洋洋洒洒几十页,为什么能这么多页数,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思路?学习人家的创新方法,思考方法,写作方法。其实能达到第二层次也不容易了。
文章发表,至少条理清晰、逻辑清晰,文字通顺,叙述方法合理。很多新学生需要补习作文。不是说他们英文做不好,中文作文一样写不好,特别一些理工科学生的作文就很让人不省心。正好利用经典论文,让他们把文章写作水平也补一补。
针对某个领域,为什么一些人可以写出那么长的文章?因为对方想得很全面,记录得很全面,不能说没有漏洞,有也很难看出来。经典论文在描述自己成果的时候,也把相关技术的优缺点描述个遍。作者当然说自己的成果好。读者也应该明白,"好"永远是相对的,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是最好的。
学会看穿对方的包装,学会作者的包装技巧。别管是不是真得高大上,至少自己要自认为很高大上。
第三层,明白为什么人家能想到这个方法。每一门学科有表面的东西,也有深层次的东西,包括制约条件、动力、目标、资源、内部逻辑。各个领域,面对的问题不同,可解题思路都是类似的,可以相互借鉴。方法不同只是因为制约因素不同。内在原理却是一样的。因每个领域都在发展,也许某个时候会变天。一些制约因素就不再是制约因素了。比如互联网使得通信达到了0成本,很多不能做的事情,今天就能做了。一些约束突破,一些新东西出现,往往是革命性变革。
有突破就要有约束,有时候增加约束也能提高效果。比如说大型稀疏矩阵的计算技术。因为多了”稀疏“作为约束条件,反而有了一些好的解决办法。一个人只有平日多积累,多了解别人的处理方法,碰到问题自然主意多,得到的成果就多。
为了能提前想到一些问题,不能不扩大思路,明白本领域的需求,有前瞻性。需求是创新的源泉,而需求与技术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比如说高速公路,在马车时代就不会有高速公路,也不会有这么多造路技术。只是有了汽车,为了提高速度,就需要高速公路。比如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竞争。电动汽车难以发展是因为配套不健全,而配套不健全则来自电动汽车需求少。技术同样如此,电动汽车发展慢是因为技术跟不上,而大家不研究技术,是因为电动汽车数量少,收益小。
人必须有预见性。过去楼房矮,还不好看。现在建筑又高又好看。不是过去的设计师笨,而是材料不同了,工具不同。
互联网开始人少,等到网络变大,就需要网络管理技术。等到重要数据上网,安全就越发重要。人人可在网上发言论,管控措施就要上来。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流、资金流,加上物流,电子商务就火起来了。开始不火,原因有很多,除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有资金流不畅,物流被邮政垄断,费用太贵。
现在大家都谈论5G,记得十多年前人们谈论3G,觉得3G推动很慢,很多大公司出来搅局,比如Intel。可反过来一想,Intel技术有不可解决的问题,3G虽然有很多缺点,可除了3G也没有别的技术,而需求又存在,那么3G肯定会发展起来的。如同一个皇帝有一个水平不高的儿子,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最后还是要选他,比如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虽然儿子很小,但也没办法。
IPv6替代IPv4同样如此情况。除了IPv6,没有别的技术,大家只有多等等了。IPv6有很多的问题,实话说这些问题都属于超能力的问题,或者说优点带来的缺点。这类似国人的春节、国庆,人挤人是不可避免的。老鹰在天上可以高飞,却说它在陆地上跑不过狗,没办法,这也是事实。
最后说点处理问题的技巧。基础知识很容易有,处理问题的技巧却不容易有。基础知识如同水泥、砖块、材料力学,唾手可得。可如何做出漂亮建筑,就靠设计师了。前面提到了,人要发现矛盾点,找到需求。发现了需求,则需要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人们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眼望金山而不得。带兵打仗,战略很重要,可是挖地道沟、布设火力点,分配人员也重要。大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依靠排兵布阵,获得胜利。很多时候,就要靠自己去多体会,多领悟。
过去看历史故事,总少不了李广难封的例子。可再看到李广的例子也就明白,李广武力值爆表,也只能是武夫。而带兵打仗不是个人能力,而是综合能力。打匈奴,突袭几千里,后勤运输和准备困难重重。莽莽草原需要好的向导。敌人在草原上到处跑,怎么才能找到。草原和戈壁的水源地怎么样了。夜里还要防备偷袭。几万士兵如何行军,如何约束。以上表面与打仗无关,可又是必不可缺的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