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
前一段时间阅读了一本书(《统计学的世界》(第8版)[美] 戴维·穆尔,[美] 威廉·诺茨 著,郑磊 译),这本书有一章名字为:统计数据会说谎。数据就是数据,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只是让听到的人有另外的感觉,反正我也不明白。现在爆发了武汉肺炎,传播的速度感觉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料。医护专业本身复杂,相应地制造一些不同的理解。
确诊病例数,在网上会看到确诊病例数,到底什么意思?最近几天有院士说了,确诊病例数是通过核酸检测后结果为阳性的人数,至少受到四个因素影响,1、而采集样本到给出结果,48小时;2、符合条件的核酸检测机构数量少,如果做检测,病人需要排队,即需要等,具体多长时间,我不清楚;3、从采样到检测过程,有可能出错;4、病人可能病情不显,出现假阴性。在第3点,医生再采样的时候操作可能不规范,检测装置本身的误差,检测人员操作问题等都会影响到结果。
2月8日,浙江青田县今日发布的公告,一名确诊患者曾连续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直到第5次核酸检测才呈阳性。而刚刚逝去的李文亮医生共查了3次核酸,第一次结果未知,第二次为阴性,第三次才为阳性,而这离他得病已过去了23天。北京也发现类似病例。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笑春医生、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曾燕,先后通过各种管道,呼吁在原来的检测试剂的基础上,调整目前的诊断疗程,加用低剂量胸部CT 做为初筛的办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增加了临床疑似。CT检测结果增加到临床疑似中。
在第五版中,有如下说明(黑体是第五版增加的,与第四版比)。
(一)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武汉展览馆2月3日晚开始布置隔离区域,同时位于汉阳的国际博览中心场馆也被征用做隔离病房。根据新闻,这些区域主要收治的病人将以轻症为主,即检测呈阳性但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病人。
今天网上有很多医护人员到武汉出征的新闻,我其实也不知道说什么。在我心中,这个时候的主角是居委会的大妈,而不是医生。要通过大妈们,找到所有的可疑病人,通过各种方式送到医院或者隔离点去。帮助自我隔离的居民采购,为家里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各种帮助。
医护人员帮助生病的人,而居委会大妈防止没病的人变成病人。
为什么说避开科学陷阱?因为科学对病毒的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病毒可不管科学不科学。在科学对病毒认识不清楚的时候,怎么防治病毒?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了解我们认识的边界。科学不是盲从,而是实事求是;不是片面,而是全面;不是没有方法,而是自己没找到方法。
很多人常常说不了解情况,没有数据,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科学有概率,有损失分析;不了解具体原理,可以使用表象。如同战争,虽然不清楚对方的部署,但仍要积极对抗。经验可做判断,可做侦查。有些信息也许对,也许错,都需要预留出“不知道”的空间,进行现场判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