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再探库恩的“范式”(一)

已有 4613 次阅读 2013-1-31 10:05 |个人分类:学术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范式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美国著名学者,科学哲学家,被公认为逻辑经验主义的掘墓人,新科学哲学的开拓者。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已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并形成一种新的科学观。书中提出的“范式”的概念近已引起许多赞赏和批评,更引起持续不断的争论,其在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所发生的深刻影响,比同时期任何其他著作要大得多。


2012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发表50周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根据库恩于1969年的第二版,出版了第四版,作为该书问世半个世纪的纪念。自1969年以来,库恩对这本书就没有再做什么改动了。不过,1969年的第二版,库恩还是写了一篇后记(Postscript),主要是回答该书问世后那几年学界的广泛质疑。因此出版社根据1969年版来出版50周年纪念版,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这本书还是有库恩的“真身”在其中。
 
第四版就有些不大一样了。在书的前面加上加拿大著名科学哲学家哈金(Ian Hacking)写的长篇导读。不久前,我从Amazon上买了一本第四版。就想看看哈金的“导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曾翻译过哈金的《驯服偶然》,该书曾被现代丛书(Modern Library)评为20世纪100部最著名的非虚构类作品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曾于2002年写过一本《<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的书,因此对这二位人物都感到亲切。
 
哈金这篇导读尽管很长,但他作为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驯服偶然》在我看来属于思想史)把我们带回到半个世纪之前,该书发表的时代,所引发的争论和产生的社会效应。此一时彼一时,回眸再看,如何看待当年该书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影响,做出评论。因此,这篇导读由这位身兼二个身份的学者来写,无疑兼有导读和评论的双重性质。库恩自己也曾说过,“站在众位面前的是一位真实的历史学家。我是美国历史学会会员,而非美国哲学会会员。”可是在接受访谈时他又说,在梳理自己的过去时,又愈来愈表现出自己的工作主要源于自己于哲学上的兴趣。也是在去年,我也发表了一篇有关《结构》的导读文章。所以更是有必要针对哈金的第四版的导读写一篇博文,也算是对我去年发表的导读文章的扩充吧。谁知道哪天又要用到呢?因为,去年我的那篇导读的文章就是根据《结构》的第三版和我写的那本《导读》写成的。
 
哈金写的这篇导读是一种“关键词”的写法,也就是说,除了考察书名的“结构”和“革命”之外,基本上是该书在各章所出现的关键词,如“常规科学”、“解谜”、“范式”、“反常”、“危机”、“世界观的改变”、“不可通约性”以及“通过革命而进步”等关键词。该文在一段没有标题的“导言”之后,出现了“1962年”这个小标题;接下来就是对该书标题的“结构”和“革命”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是“常规科学和解谜”(第2-4章);“范式”(第5章);“反常”(第6章);“危机”(第7-8章);“世界观的改变”(第10章);“不可通约性”(这个术语是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共同发明的,但他们二人最终分道扬镳,可是这个术语却让库恩纠结了一生,因为他似乎想用这个词取代已被滥用的“范式”。)“通过革命而进步”(第13章);“真理”和该书最终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我的观点,哈金的关键词写法,就是根据《结构》的分章导读,这倒与我写的那本《导读》有几分类似,只不过是篇幅不同而已。
 
我不想对哈金的这篇文章做仔细的介绍,但我要特别指出,该文在“范式”这个题目却大书特书。所以,我就重点写他的“范式”这一部分。在我看来,这个概念也是库恩的最大贡献,虽然该词已被滥用,但是仔细考察,也不妨认为它的价值所在就是能为各个领域所接收。如果用其他术语取代了“范式”,恐怕要让《结构》失去其本质性的价值!我写的导读也是以“范式”为中心。
 
哈金说,他特别关注范式这一部分有二个原因。一是库恩单枪匹马使范式一词以如此流行,使得每位新读者,对这一词都能根据1962年初版时所想表达的非常不同的内涵。当库恩见到“范式”一词所引起的巨大歧义时,库恩在1969年第二版的后记中对其所做的解释:“范式是共同的范例,这是我现在认为本书中最有新意、而又最不为人所理解的那些方面的核心内容。”(原文第186页)这便是哈金所谓的第二个原因。那么后记的同一页,库恩又建议用“范例” (examplar)作为“范式”的可能替代词。这是因为他那时已经发现“范式”已经成为陈词滥调。到了晚年,库恩还是放弃了“范式”,这是库恩的做法,因为范式这样充满歧义的词给他带来的麻烦始终缠绕着他。不过,哈金却不那么看,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经过众多的纷争以及经过大家所能达成的基本共识,我们能愉悦地接收这个词,并为其重塑辉煌。

《科学革命的结构》50周年纪念版封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658147.html

上一篇:团拜
下一篇:雾-霾-冰
收藏 IP: 125.33.85.*| 热度|

9 马建敏 曹裕波 曹聪 孙学军 王贤文 陈安 徐传胜 zhanghuatian Angela121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