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中国大学校长的英语水平 精选

已有 6655 次阅读 2007-10-30 21: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当年美国哲学家杜威来中国访问的时候,胡适担当翻译。胡适后来接替蒋梦麟做了北大的校长。据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校长们,很多人英语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最近,我有幸拜访问了十几所中国一流高校的校长(副校长)们。因为同行的还有我们爱思唯尔中国区的总裁卢飒,她是美国人,所以语言常常是我挂心的一个问题。幸运的是,绝大多数的校长们英文都不错,理解和表达都很清楚,根本用不着我翻译。校长们不同的气派风格,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一口流利地道的英文,儒雅潇洒,风度翩翩,谈起学校的发展思路宏观战略如数家珍,而且谈笑间把在座所有的人都能照顾到,绝不失半点礼数。据说北大校长许智宏教授也是如此,他是我们一本期刊的编委。该期刊的出版经理Giles访问中国,他请Gelis共进午餐。那次访问我没参加,不过据说,许校长不仅英文流利,而且平易近人。随行有一位年轻的同事,是北大刚刚毕业的博士,许校长时不时会轻松地跟她聊几句。
 
拜访大学,除了见校长,见我们重要的客户图书馆长之外,我和卢飒每次都请该校担任爱思唯尔主编或编委的老师共进晚餐。老师们科研行政工作都很多,却仍然义务为国际科技期刊审稿,无私地为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爱思唯尔也从受益。区区一顿晚餐,很难表达出我们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不过,令我们感到温暖的是,只要不是出差或有急事,老师们每请必到,给足了爱思唯尔面子。记得在上海交大访问时,正逢台风过境,大雨如注,全城大塞车,令人感动的是,8位编委均按时出席了晚餐。
 
晚餐上,大家都讲英文,而且我发现教授们都很comfortable, 显然,英文已经是他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语言之一。在南京大学编委晚餐上,化工学院院长郭子建教授的英文让我非常佩服,借用小品里的一句话,那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的好啊!”。
 
校长中也有不讲英文的。比如我们见到的一位搞文学的副校长,席间谈笑风生,文采飞扬,掌故、历史、诗词随手拈来,这下可把我和另一位同事弄得很狼狈——最难翻的就是诗词了,即使大概意思翻译出来,也兴味全无。还有一位副校长,自己英文非常好,可能是出于尊重外事处同志的原因,却主动讲中文,并让外事处的随员翻译。这下子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翻译有时还不如校长本人讲得准确。其实这并不是国际谈判,用英文直接交流会更有效率。
 
有趣的是,在我所见到的校长这一层次的领导中,英文好的几乎都是搞自然科学的(也许我还没有见到英文流利的搞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校长吧)。联想起五月份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华人生物学家大会,在座的几乎都是华人,大会的工作语言却是英语,而且没有人觉得不自然。这再次印证了,当今科学界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
 
附:华东师范大学与俞立中校长为爱思唯尔中国区总裁卢飒讲解学校发展概貌.


上海交大爱思唯尔期刊编委们在晚餐中交流:左起:郑平教授、陈进教授和钟建江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9954.html

上一篇:中国科技期刊为什么要国际化?
下一篇:还有什么是Google不能做的?——雪夜围炉话创新之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