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需重新思考生命意义

已有 2833 次阅读 2015-3-16 16:05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价值观, 世界观, style, 内分泌, 当事人

客观地说:个性无所谓绝对的好和坏。因为人本身正因为有其个性才体现出他的本色及价值。但是,如果某种个性过分发展,有些偏畸,甚至影响了健康或康复,这种个性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或优化。

与个性不同,情绪和心境却有好坏之分。情绪和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健康,这是心身医学研究的定论。由于种种复杂机制,一方面情绪和心境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环节,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癌症。而患了癌后,当事人多多少少存在心境不良,情绪会有波动,其结果往往不利于康复。这时候,就需要努力做出调整。

心态及情绪的调整,首先是源自内在的、自我的,它涉及了深层次的心理机制。而欲启动自我的这些调整,首先,内在的动力(真正有效果的),源自于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或者说价值观、世界观)等的修正或改变。因为只有这些,才是根本性的、持久的,从而可以有效地影响或决定个体认识、态度与行为的;并可进一步优化其个性、心境与情绪的。

因此,从重新思考及认识生命的意义开始,绝对不是哲学家的空谈!而是今天所有国人(不仅仅是癌症患者)的人文必修课程之一。

对当今生活在城市里的芸芸大众来说,个性的优化,心态及情绪的调整,是个普遍的需求。笔者在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研究中,就发现城市里的人,普遍没有农村的来得快乐与健康!最近一份权威调查也表明:相对于今天的城里人及白领,农村人及农民对社会现象更感到满意,更能够容忍一些不公现象!这些,都涉及到价值观、如何认识生命、生活及由此而引发的心态等问题!因此,对心态等的调整,不仅仅是病人的迫切需求,而且是国民的普遍需要!而这些,则首先要从改变认识,重新认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开始。

对此,有一本书很值得推荐,书名叫做《相约星期二》。

书中的主人翁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的一位资深的社会学老教授,叫莫里·施瓦茨。1994年,他被下了死亡判决书,他患了与霍金类似的ALS(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是一种不治之症,且已经是非常晚期了!他的临床症状则出现在70年代。他有个20年前的学生,叫米奇·阿尔博姆,临终前几个月的每个星期二,他和他的学生的对话,一共十四个星期二,检讨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包括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等。米奇把这些对话辑录成《相约星期二》一书。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被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全球销售了几千万册。米奇也成了世界著名的专栏作家。

身患重病,游离于生死之间的老教授感慨地说:“这个世界太和谐,太美丽,充满了诱惑,很难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前因后果的意外”。正因为有这些感性的认识,所以他的发问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莫里教授认为:人类现代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误区,且一代代地误导人们;现实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社会的大问题,而只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如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模像样,大家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诘问自己:难道这些就是我想要的一切吗?

莫里教授尖锐地评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的,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这就是商业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

就像文化学者余秋雨在《相约星期二》的序言中评论说:由于现实文化不鼓励这种深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就够,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潢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这些批评,对中国现实社会,也有醒世之功!

因此,莫里教授呼吁人们:应该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人们应该努力远离盲目的物质追逐;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入“他人的闹剧”之中。

他强调说:“只要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真实的需要,就会走向关爱和奉献”。“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因此,每个人应学会努力“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只有“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豪华的“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就在这些浅显又振聋发聩的言语中,莫里教授道出了生命的本质意义。患病老人的健康心态,不仅是心灵调节的结果,他有一种更大的胸怀,他想到了比自己更痛苦的人,把全部自身痛苦都转化为关爱。让他昔日的学生在聆听中不只一次地感悟到“生命的本质意义!”

也许,要求每个人做出这样的思考,勉为其难。但这些诘问,我们不妨停下脚步,时常听听,好好想想,或许对谁都是十分有益的!

让我们重新深入思考生命的真正及本质意义吧!如此,往往可以活得更明白,更轻松惬意些;也就更康宁些!不管是患者,还是明天潜在的病人!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874825.html

上一篇:洞悉了生死关系,才能积极地生活
下一篇:抗癌,需要的是坚强和韧劲
收藏 IP: 116.226.2.*| 热度|

15 武夷山 戴志超 汪育才 胡华明 曹小晶 田云川 李土荣 张海权 姚伟 陈冬生 peosim chaijf sunnyzhu wangqinling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