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Op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Open

博文

FMH | 徐州工程学院周金伟副教授课题组:左旋香芹酮对粘质沙雷氏菌降毒增效的机制解析 精选

已有 3009 次阅读 2024-5-23 17:02 |个人分类:药食同源(英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png

Introduction

粘质沙雷氏菌是引起临床感染和食品腐败的重要病原菌,抗生素滥用加剧粘质沙雷氏菌产生耐药性。研发靶向毒力因子的新型非经典抗菌剂为解决粘质沙雷氏菌耐药提供了新思路。左旋香芹酮是茴香和茴香籽精油中的重要香气成分,也广泛存在于橙子、香菜、牛至、薄荷和迷迭香中。左旋香芹酮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紫色色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等具有抗毒力抑制被膜活性。然而,尚未见有关左旋香芹酮作为抗毒力药物抑制粘质沙雷氏菌毒力因子的相关报道。

徐州工程学院周金伟副教授课题组在本文中评价了左旋香芹酮联合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对粘质沙雷氏菌生物被膜的协同抑制活性,并揭示了协同增效的内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抗菌剂的筛选范围,为新型抗毒力药物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2.png

研究亮点

  •  首次发现了左旋香芹酮对粘质沙雷氏菌毒力因子的抑制活性。

  •  首次发现左旋香芹酮能增强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药敏性。

  •  左旋香芹酮通过抑制抗氧化酶而发挥降毒增效功能。

Results and Discussion

课题组首先发现,左旋香芹酮能显著抑制脂肪酶、灵菌红素、胞外多糖、swimming和swarming、生物被膜等多种毒力因子的产生。当与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联合用药后,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左旋香芹酮抑制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使得机体内的氧化损伤加剧,氧化损伤改变了细胞膜通透性,使得抗生素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从而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3.png

图1左旋香芹酮对粘质沙雷氏菌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

4.png

图2左旋香芹酮联合抗生素对粘质沙雷氏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5.png

图3左旋香芹酮联合抗生素对粘质沙雷氏菌浮游细菌的协同抑制作用

6.png

图4左旋香芹酮对氧化损伤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简介

7.png

周金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微生物研究所负责人。主要从事非经典抗菌剂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研究重大和面上项目、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江苏省产学研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8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一等奖。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Microbiology Spectrum、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Surfaces and Interfac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ESI 1%高被引论文2篇,Best Research Award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论文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FMH.2024.9420001

期刊介绍

Food & Medicine Homology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跨学科、开放获取的高水平学术期刊,致力于报道食品科学与医学前沿交叉融合研究的最新成果。期刊由丛斌院士、郝小江院士和孙东晓院士共同担任主编,康文艺教授担任执行主编。

Food & Medicine Homology期刊发表有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论文,报道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挖掘的具有营养、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的食物资源和物质基础,深入探讨其健康促进功能、作用机制和调控模式。

期刊主页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6-6867

投稿地址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fm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3286-1435326.html

上一篇:极端制造 | 3D打印可充电电池的关键材料:从材料、设计和优化策略到应用
下一篇:mLife | 镰刀菌毒素: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胁
收藏 IP: 166.111.244.*| 热度|

1 卫文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