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铜陵:“攻深找盲” 开辟第二找矿空间

已有 2101 次阅读 2014-11-23 17:30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记者 唐琳


中国安徽,铜陵。
 
有着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绝非浪得虚名:其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区内以生产铜矿而久负盛名。
 
而如今,铜陵再次承担起了一项新的使命与任务:作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的7个钻探点之一。
 
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项目”(SinoProbe-05)铜陵课题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吴才来介绍,将老矿集区铜陵选为资源科钻点,主要是因为铜陵矿集区的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都比较高。
 
虽然近年在铜陵实施了多个超过1000米的深孔,但总体而言,大多数钻孔的深度都小于1000米。因此,深部找矿的潜力很大。
 
另一方面,铜陵的科学钻探,对矿集区岩浆活动次序、侵入岩系列划分及其成因、区内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等研究至关重要。
 
而3000米的科学钻究竟选在铜陵何处,则经过了研究人员的层层论证。因为铜陵县舒家店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最终雀屏中选,成为3000米科学钻的首选之地。
 
在完成对项目原始资料和技术报告的检查后,专家组赴铜陵矿集区TLZK-01钻孔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通过对现场的原始记录、岩心进行抽查,并对岩心编录与实物之间进行对照检查,结果显示,铜陵矿集区重要异常验证孔TLZK-01钻孔采用了先进的绳索取芯钻进工艺施工,完成了2160.77米的钻探工作量,纯钻进台月效率为524.61米,终孔口径77毫米,岩心总长度2135.30米,岩心采取率达98.8%,现场原始记录规范,技术资料完整可靠,出色地完成了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地质研究要求。
 
该孔的顺利验收,对推进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今后深部探测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装备及技术基础。同时,经钻探验证效果显著,也为在我国东部开辟“第二找矿空间”、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铜陵矿集区工作的SinoProbe-05项目组也斩获颇丰:系统地采集了各类岩芯样品;利用近些年取得的新资料,编制了1:5万铜陵矿集区岩浆岩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利用主要矿田内的钻孔资料,编制了地下深处矿体、岩体、地层空间展布的立体图;完成铜陵3000米科学钻孔的岩芯编录及钻孔柱状图编绘工作。■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10月刊 现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845645.html

上一篇:独具匠心的SinoProbe
下一篇:庐枞:三维立体探测 让矿集区变“透明”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