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最初的外国人印象

已有 3986 次阅读 2014-5-26 05:0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小时候,应该是上小学之后吧,见到的至今留有印象的第一个外国人是个印度大叔,他说的普通话相当标准,他还向我介绍他的名字,用钢笔在他的小笔记本上写出“潘达”二字。多少年后,我想他的名字是不是用英文写成Panda,那不就是大熊猫吗?他的面容我完全没有印象,但他那和蔼的声音似乎至今还在我的耳朵里。让我疑惑的是,一直不清楚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能说那么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上小学时,在京工大院里,旁边就是友谊宾馆,当时是苏联专家聚居的地方。我们大院里,一到冬天,就在某个地方辟出一块冰场,一些大学生和家属小孩就在上面滑冰。我也想滑冰,但父亲不愿意给我们买冰鞋。可能那时候一双冰鞋太贵了,而且小孩穿的冰鞋估计只能穿一年,第二年就穿不进去了。这样的投资性价比实在太不划算了。不能滑冰,但不妨碍在冰场上看别人滑冰。于是有一次,看到几个苏联专家的小孩跑到我们大院里,在冰块上滑冰。他们的年龄与当时的我相仿,看到我们一帮小孩看着他们,还扬起手来用汉语说“你好”。当时我特别不明白的是,他们的母亲在那么冷的冬天为什么上面穿着大衣,而下面却只穿着袜子。她们难道不冷吗?真的不冷吗?还是因为爱美而不怕冷呢?

我们家后来搬到海淀镇,有一天,看到几个黑人妇女骑着我们平时很少看到的样子很时髦的自行车,在海淀南大街穿过。她们服饰鲜艳,速度也很快,一闪而过。她们的年龄大约二三十岁,或者因为没看清楚,无法确定她们实际的年龄,但肯定岁数不会更大。我盯着她们的背景,也是疑惑,她们到这儿来干什么呢?她们是外国大使馆的人吗?为什么没有坐汽车而骑着自行车呢?

中学同学卡玛丽达是六班的,跟我们不是一个班。其实他们班也有我的小学同学。可能因为平时上课什么的从来没有交集,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与她搭讪。同学三年,没跟卡玛说过话。倒是五十年后,跟她的表弟阳和平在我们学校里相遇,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

文革时期,没怎么见过外国人,一般也不去使馆去转悠,更不去友谊商店闲逛。应该是在基辛格访华之后,外国人来北京的逐渐多了起来。有一天,我在前门大街上,看到了个洋妞,穿着跨栏背心,这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女孩子会穿男人穿的跨栏背心,所以看到这样的装束,比较好奇。问题还不只在她穿着什么,而是骑着自行车,靠在路边停下来,身子没下车,右脚踩在马路牙子上,左脚还搁在脚蹬子上,两手捧着一牙儿西瓜,在那儿旁若无人地啃着。这场景至今让我历历在目。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女孩,别说用这个姿势吃西瓜了,就是在外头,斯文地吃西瓜的样子,也是根本看不到的。你想,一个中国大姑娘,本来是文文静静的,却在外面让人看到她顺着嘴角往下滴嗒着西瓜汤,这样子让这般淑女样的女孩面子上情何以堪?

当时就是在北京的大街上,一旦出现外国人,特别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肯定会有一帮中国人围在那里观看他们。我的印象是,那些围观外国人的中国人,看的时候,不错眼珠,面无表情。外国人看上去倒也无所谓,似乎旁若无人的样子。后来看到《参考消息》上登的一些外国人在描写他们在北京被围观的感受时,其实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后来一些报纸,如《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都有文章,劝诫国人,不要围观外宾。其实,那能有什么办法,多少年了,中国人,特别是从外地农村或中小城市的中国人,哪有机会看到跟我们的长相如此不同的外国人,所以他们一旦来到北京,有机会看到跟我们长得很不一样的外国人,这样的好奇心如果不爆发那才是让人奇怪呢。等到看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现在想找这种围观外国人的场景也基本上找不到了。

中国人对没有去过的外国的想象也是五花八门。在英国,遇到一个难友。他说在没出国前,他对外国(当然主要是说欧美)的印象就是满地都是金子。至于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他没有说,我也无从想象。这位难友说,他回国探亲时,村子里的乡亲就问他,在外国是不是吃不到米饭。还没等到难友回答,乡亲就说,他们那里没有稻子,肯定不会有米饭吃。然后很同情地对这位难友说,没有大米吃真可怜哪。

在国外,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备有免费的厕纸,所以如果因内急而在外面如厕,不会因为没带手纸而尴尬。留学生们在国外待得久了,回国后就没把这事当成事。结果因内急如厕,也就想不起来要带手纸。等到黄龙直下,四处张望时,发现空空如也,这才着了急,然后就只能耐心地等着什么时候有人光临如厕,以助其解燃眉之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97651.html

上一篇:课堂上的“低头族”
下一篇:距离产生美?
收藏 IP: 114.250.76.*| 热度|

5 曹聪 余国志 冯珞 刘玉仙 唐凌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