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说:“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上面讨论了避免“消化不良”的办法,下面谈谈如何防止“营养不良”,着重讨论打基础的问题。我们的长辈、师辈都谆谆教导说,一定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这很有道理。最典型、极端的恐怕是美国细菌学家、作家秦瑟(Hans Zinsser)在《As I Remember Him: The Biography of R.S.》中所说的: 在科学上,一个成年人心智的成长,超不过他青年时打的基础所能承受的高度 。(In science, the mind of the adult can build only as high as the foundations constructed in youth will support.)
教:是啊,我们常常感叹,基础没打好,所以科研的后劲不大。怎么打好基础呢?
李:前面讨论的怎么增加深度的办法大都可以用来打基础。我只想补充一点,就是对每一门专业基础,应选择一本经典之作,好好啃啃。人们常说,治学就像盖高楼,基础必须扎实牢靠。我觉得此话欠妥:盖楼打基础是一劳永逸的,基础没打好,后来很难弥补。我认为, 治学不是盖高楼,基础难以事先一次性打好,应终身不断加强。
盖楼之所以成为常用的比喻,恐怕全是因为“基础”二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基”的本义是墙根、台基、地基,“础”的本义是柱子底部的垫石。“基础”的引申义众所周知。我更喜欢将治学比喻成挖坑。基础不好,不必沮丧,还可随时随地不断加强,包括加固、扩大、补充等等。应随时不断补习各类知识,包括基础知识 。比如,我原来的数学基础很差,拜文革所赐,中学数学学得既少又浅。大学的专业是电力,高等数学也学得根本不深。主要都靠自己不断补习加强。我并不是说我现在的数学有多好,不过确实比过去好多了。多年前我有位博士生,有一次讨论时我发现,他的一个结果和我当场推出的一个结果是矛盾的。两周后他告诉我,他认真检查后,认为两个结果都对,虽然他同意我的分析:它们是矛盾的。我有点不快,既然矛盾,怎么可能都对呢?我只得当场帮他查错,结果不出十分钟,就查出了他推导中的一个低级错误。他是数学出身,攻博之前在国内一所名校取得数学本科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虽然如此,数学基础和推导的严谨性仍不尽如意。后来我应邀在国内的一个全国暑期数学研究生讨论班上作报告。我说,即使是从我搞的工科研究来看,你们的数学知识和训练也还不够。据说我的这番话,当时在学生中影响不小。我的意思是,基础要终身不断夯实、扩充、加固。
教:随时补习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吗?
李:当然不能。毕业后越来越难集中大块时间去补,只能平时一点一滴地补。补到一定程度后要设法比较系统地学、掌握,才能升华。根基确实非常重要。《礼记·学记》说得对,“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一般来说,以后补比学生时打好基础更难乎其难。这就是“童子功”的强大功用。我想提醒的是过于强调基础的副作用:如果错过了打基础时期,有这个错误印象,不利于治学。不要因为基础不够好,就缺乏治学的信心。错过了练“童子功”的机会,还有一个终生受用的好窍门:
在做一个科研课题时去补相应的基础,特别有效。
因为这样做动机明确,而且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立竿见影,既容易理解,又会记得更牢。所以,千万不要错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机会。
学:具体地说,怎么加强基础呢?
李:前面讨论的各种增加深度的办法,也都是加强基础的好办法。
教:您现在说,要不断加强基础。这与您早先所说的,要扬长避短 ,是不是有矛盾?如果你在某方面的基础不好,它肯定不是你的长处。把时间精力用来补基础,就不能用来发挥长处了。
李:这当然可能有矛盾。世间万物,矛盾普遍存在。解决的办法是:跟着兴趣走 。兴趣应该是决定你到底在哪方面长的根本原因。要不要补某方面的基础,应该取决于你对此的兴趣强度。强的话,就补,逐渐变为你的长处。注意,如果不是把兴趣,而是把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就有可能需要扭曲自己,从而未必能扬长避短。换言之,注重兴趣与扬长避短可说是天衣无缝,而突出重要性与扬长避短则有可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教:我认为基础还包括基本工具,我们也应该好好掌握。
李:是的。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包括熟练掌握以至精通强大的工具和方法,不仅限于基本工具。要透彻领会这些工具和方法的精神要质,灵活运用。同时深知其利弊,特别是适用范围和局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晓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50607.html
上一篇: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下一篇: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4:保质增产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