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有感于大学生当教授级研究员 精选

已有 13778 次阅读 2012-3-21 13:08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生, class, 研究员, 中南大学

最近忙得焦头烂额,博客十来天没开伙了。今天稍得闲暇,打开科学网,发现了科学网又一热点话题:“中南大学22岁的大学生破格提拔为教授级研究员”,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真热闹。大家都把谈论的焦点放在了当教授级研究员的年龄上,其实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别说22岁,即使不及弱冠的年纪,只要确有水平与能力,当教授或研究员有何不可?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在身份,我不知道刘路同学是否已经成为中南大学的正式在编职工,按照常规,单位正式的员工才可以参加教授或研究员的评聘,如果刘路还仅仅是在校的学生,我不知道其身份是否具备评教授或研究员的资格?本大侠孤陋寡闻见识浅,对此不甚了了。当然,张校长作为政府官员出身,开一开先河未尝不可,既然是改革那就来个从观念到体制的彻底变革。

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教授或者研究员的内涵是什么?记得贾平凹先生担任某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时曾遭来一番热议,议论的焦点在于小说家未必具有当导师的功底,写小说需要的是才气,当导师还需要功底或者叫专业素养。那么教授与研究员除了可以解决某个领域的某个问题,还需要什么?这才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人们在一路晋升的征途上,在造论文、拿项目的同时,也是个知识积淀与修养提升的过程。我搜了一下,仅就资历而言,教授需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应具有本专业广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相关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教书育人成果卓著,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形成有一定影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具备下列条件:

1)近五年来系统担任过。2门课程全部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在全省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影响,近5年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其中至少2次为“优秀”。

2)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业绩突出,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或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前2名);或担任省级教学团队、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主要负责人2年以上(前3名),应有正式的立项报告或聘任决定。

3)系统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研究员应具备的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含本科)或学士以上学位(含学士),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5)

  ()不具备上述学历(学位)条件,但取得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受聘相应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学历(学位)条件,取得副研究员工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受聘相应职务3年以上。任现职期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1.获得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或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第一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2.获得有较大价值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发明专利2(发明人)

3.取得的科技成果对本学科领域有重大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完成人,五位研究员或教授书面评价)

4.在学术上提出有创见性的重要理论,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上宣读有重大学术价值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并为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5.经国家或省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当然,这些只是某些单位的评审资历条件,绝大多数的单位评审条件大同小异,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或研究资历,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刘路并非数学专业出身,解决了数学难题难能可贵,说明他也许有数学天赋,但天赋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素养,专业素养来自于长期的知识积累与学术磨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暂且不管刘路是否具备教授级研究员的水平与学术素养,仅就身份而言,尚不具备担任研究员的最基本的资格条件,即便破格也要有个底线,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过评聘学生身份的人当研究员的先例。其实如果刘路真是个人才,教授或研究员是迟早的事,大可不必急在一时,何不采取别的方式、给他创造发挥才华的机会让他多历练历练?

这个社会真的让人越来越迷惑了,也许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其实提拔刘路是有风险的,谁能担保他硕士、博士表现仍然出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550123.html

上一篇:为什么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科研与教学割裂开来?
下一篇:孤魂讲故事,我讲事实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58 刘立 刘庆丰 丛远新 刘洋 梁建华 杨秀海 杨海涛 陈永金 喻海良 李学宽 曹聪 张骥 邸利会 吕喆 杨继平 马陶武 赵新铭 刘广明 唐维 许有瑞 郭向云 荣元华 王涛 鲍海飞 程志君 周真明 朱志敏 梁栋 陈理 李宇斌 柳顺义 吴明火 唐凌峰 陈小斌 吴锦宇 杨正瓴 牛丕业 刘耀 刘全慧 周春雷 吴飞鹏 刘鹰翔 李志俊 刘虎沉 wgq3867 zzjtcm Coo xqhuang neilchau wwh dreamworld yxh3161 vangue zhouguanghui yunmu xiaxiaoxue86 xuqingzheng ljweng2008

发表评论 评论 (8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