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宏的聚焦解决之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luo Using SFBT to do my work, and do more what works.

博文

欲速而不达=无为而治

已有 3552 次阅读 2011-3-6 21:16 |个人分类:焦点论坛|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段时间对辅导感触良多~~~
   记得过去学焦点的时候,曾有这么一个实务原则:咨询师不执着于干预结果时,达到干预结果的速度会更快。
   拿网瘾举例,说具体了就是,越是不执着于让当事人戒掉网瘾,当事人反而越容易戒掉网瘾。
   前半句可以总结为:欲速而不达。后半句:无为而治。
 
   欲速而不达 容易理解。但如何做到无为而治,过去学习的时候也是似懂非懂。如今感悟有了精进,就道出来分享一下。
 
   个人以为,“无为”非什么都不做,“无为”该是“不妄为”才对。不管我们做与不做,当事人都在改变。自然状态下,一个人知道对了,总会坚持;知道错了,总会调整。但什么让我们没有看到这样一个预期结果,反思下来,很多时候都是“妄为”惹的祸。我们越是执着的对当事人有要求时,当事人可能把能量都放在与你对抗上了,结果本来要做的没有做,或者说,自然要发生的改变反而被我们阻挡了。
 
   基于上述的理念,辅导的时候,我们大可以放下功利心,真正关心一下当事人在乎的是什么人和什么事。帮助当事人觉察到这点,可能当事人就已经愿意改变了。现在想来,过去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欲速而不达”,殊不知“欲速而不达”是通过“无为而治”来展现的。
 
   问题总是不好的,例如有了“网瘾”,但网瘾背后的功能一定是好的,例如,网瘾可能代表了个案必须有地方消耗精力,或者其他什么的。你可以批评他网瘾了,但一定不可以批评他想消耗点能量的动机。故“无为”绝非不做事,无为强调的是“不做逆势的事情”,就某个网瘾的干预,可以把咨询目标锁定为:找到当事人愿意消耗能力和精力的其他办法或途径。
 
   举一反三,其实,咨询的这个道理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心得都是相同的。对“活在当下”的理解也可能就是如此的道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16-419487.html

上一篇:帮助孩子莫问原因!
下一篇:女儿画的“春天里”
收藏 IP: 218.108.93.*| 热度|

2 王号 张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