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专业图书馆曾经作为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文献获取源泉地位正被各大文献电子资源等网络资源所取代,国家农业图书馆同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的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前冷落,很多人甚至怀疑实体图书馆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虽然客观上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再深入思考追问一下:传统专业图书馆在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能否再找到一条柳暗花明之路呢?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阅读不会消亡,人们通过阅读满足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不会消亡!阅读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本质。围绕“阅读”这个核心功能,近两年来国家农业图书馆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实践,不断提升到馆服务水平,到馆人数不断增长,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青睐,向着成为“广大读者读书学习的好场所、学术交流的好空间、开展文化活动的好阵地”这三大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 改善阅读体验
2.1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
通过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国家农业图书馆从传统的藏书、借书、读书单一服务的提供者,向以“图书阅读”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服务集成者转型,使图书馆成为集 “藏书空间”“阅读空间”“社交空间”“休闲空间”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综合体。
2018年以来,国家农业图书馆充分利用地处中关村腹地和自身硬件上的优势,除了做好常规的图书借阅服务之外,大力加强了空间改造和开发力度。
为了改善读者进馆阅读体验,国家农业图书馆在一楼大厅自习区域购置了自习桌椅、台灯、沙发、台式电脑、自助打印设备等;在一楼休闲区域开设了水吧空间,供读者休闲研讨使用;在二楼开设了信息共享空间,免费供读者小型研讨使用。
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国家农业图书馆大力加强了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多次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水平,确保读者无障碍使用各种设备和空间;为了进一步满足读者更长时间使用图书馆的需求,国家农业图书馆从2018年开始正式延长开放时间,将一楼大厅读者自习空间、休闲研讨空间和二楼信息共享空间的工作日开放时间延长到22点30分,包括春节在内的节假日期间也面向读者开放。
以上的这些举措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广大研究生受益匪浅!国家农业图书馆因此而成为了大家课余学习交流的好去处,除了年轻人之外,很多老同志也把图书馆作为了自己丰富晚年生活的好地方,有的老同志还欣然为国家农业图书馆题词鼓励。
2.2邀请作者、编者走进图书馆,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式阅读
虽然国家农业图书馆藏书丰富,但是这些图书的作者很少走进图书馆和读者见面,读者一般只见其书不见其人。为了让更多的图书鲜活起来,国家农业图书馆将定期开展阅读推广和讲述分享活动,通过“阅读+行走+分享”的形式,引导广大读者群体深入感受乡土文化和社会发展,广泛地向社会公众推广阅读,引领广大公众更好地感受阅读和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一些读者关注的畅销书的作者,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网红,请他们走进图书馆讲解自己的著作,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既可以活跃图书馆的气氛,又可以促进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激励作者写出更好的作品回馈读者,是一举多得之举。
例如在2018年7月开始的每周五下午,国家农业图书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首次举办了“北京的风物”系列名家阅读分享活动,邀请了阿坚、郭耕、王琦、刘华杰四位知名学者兼作家分别主讲《北京的山》《北京的鸟》《北京的化石》《北京的野花》,并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朗诵精彩篇章段落。讲座内容包括开篇朗诵、作者分享、读者互动等环节,并首次尝试全程网络直播,线上线下观众超过一万人次,受到了读者热烈欢迎。
2.3借助新媒体手段,改变展现和阅读方式,及时准确推送本馆资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的内容、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不再以纸本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甚至是放弃这一传统阅读习惯,转而青睐于浅尝辄止的“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图书馆可以有效地改变本馆资源的展现方式,及时、生动地将本馆资源推送给读者,引导读者改变阅读方式,体会到纸本阅读的益处,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为了更快捷地将新书推荐给读者,国家农业图书馆特别创建了“晴耕雨读阅读分享微信公众号”,由专人编辑,每期推出一本最新热点图书,摘录书中精华段落,并配以书评、图片及相关音视频,吸引读者进馆借阅,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阅读粉丝圈。
2018年开始,国家农业图书馆开始采用网络直播手段推广阅读活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深受读者欢迎,每次活动线上关注读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上万人,效果非常突出。
3. 策划阅读活动
3.1世界读书日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农业图书馆抓住这两个关键节点,策划形式新颖的节日活动,使读者真正体验到节日的氛围,感受阅读的乐趣。
2018年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农业图书馆举办了“品汉纸、读好书:世界读书日,我在春天与你相逢”系列主题活动,这是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落成后首次举办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读者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体验阅读氛围。然后,十六位朗读者进行了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大家或朗诵诗歌,或朗诵散文,或朗诵故事,每一位朗诵者全身心投入到朗诵之中,聆听者为之陶醉,为之动容,大家沉浸于美妙的朗诵氛围。在每一段朗读结束之后,在场领导和专家纷纷做出精彩的点评,畅谈交流感想,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9年4月23日下午,国家农业图书馆“在希望的田野上——2019世界读书日活动暨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领导、著名播音艺术家葛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和研究生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朗诵(表演)俱乐部主席李杰人在致辞中指出:“阅读可以让人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尤其是在碎片化浅阅读时代,国家农业图书馆弘扬读书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可以凝聚我们的力量,振奋我们的精神,增强我们农科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
87岁高龄的著名播音艺术家葛兰老师在现场深情回顾建国以来播报祖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自豪,高度评价国家农业图书馆举办“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的重大意义。在古琴伴奏下,她激情澎湃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获得了现场读者的热烈掌声。
会议现场,农业农村部职工歌唱俱乐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员、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主持人、读者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职工代表等精彩吟唱古诗和朗诵歌颂祖国建设成就和美丽田园风光的诗歌、散文,意境高远,引人入胜。
在对话环节,现场记者和读者围绕“图书馆读书文化与乡村振兴”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吴波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基层挂职村支书梁盼和研究生代表罗媛精彩互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产生了不少智慧的火花。
活动最后,古琴演奏家演奏了中国名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在悠扬的古琴声和悠远的田园意境中,活动降下了帷幕,但是,读书活动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国家农业图书馆这个田园空间,大家能够经常相遇,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一起遨游在农业科技与文化的田园之上。
3.2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为了助力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更好的利用阅读活动宣传中国的乡土文化,国家农业图书馆“稻花香里说丰年”田园文化沙龙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以田园诗词阅读活动为主题,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北京阅读季“读、游、讲、爱”领读者计划活动进行了充分结合,借助国家农业图书馆的地域和人文优势,力图使之成为深入基层开展阅读推广和北京历史文化讲述活动的重要力量。
2018年9月21日,在即将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中秋佳节的金秋时刻,伴随着氤氲茶香和悠扬古琴韵律,国家农业图书馆主办的田园文化沙龙正式拉开了帷幕。高山流水,家园情长,田园文化沙龙形式不拘一格,活泼自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凡华老师的开篇,阐明了诗歌与乡土、诗歌与田园的渊源,随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机关、各研究所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和老师,纷纷通过诵读分享,献上了对田园诗歌和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主题的寄语和诗作。
3.3热点话题论坛活动
国家农业图书馆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重要科研文化阵地,结合最新热点话题,策划相应论坛活动。
例如在2018年11月30日,“VR(虚拟现实)与现代农业的亲密接触——在5G时代即将成为现实的未来展望”讲座在国家农业图书馆第五会议室成功举办。清华启迪虚拟现实公司CEO作为主讲,分享虚拟现实和5G技术在农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并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建局、农业信息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农业科学家互动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和灵感的碰撞,清晰地展现了虚拟现实、5G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直观地体会到未来已来,对与会专家和读者都是一种深刻启迪。
4. 深耕阅读文化
4.1盘活馆藏旧书报刊资源,让科学家精神文化穿透历史的尘埃
国家农业图书馆有不少馆藏旧书报刊,因为年代久远,保存价值貌似越来越低。为了腾出馆藏空间,往往需要报废处理,但是其中有些书报刊却因为记载过历史时刻而存其历史价值,尤其是建国以来农业科学家家国情怀的科学家精神文化,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国家农业图书馆特别举办《书报上的峥嵘岁月》展览,这也是“国家农业图书馆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读书活动”之一,旨在弘扬读书文化,振奋农科精神,让更多的读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在图书馆一层大厅布置四组高档展示柜,从尘封已久的密集书架中精心挑选一批具有纪念意义或重大价值的旧书进行展示。其中,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丁颖、第二任院长金善宝和老专家的经典著作,以及一些历史悠久,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农业图书,如《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科学通讯》创刊首期等。旧书展览将定期更换不同的主题,分别挑选不同图书进行展示,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农科院建院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这个展览所选展品来自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报刊,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从1950年建国一周年开始,到2019年10月止,分批展出。同时筹备了中文图书几百种,在一层漂流书架进行开放展示。
这些饱经沧桑、已经泛黄的书报资料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忠实记录了建国以来祖国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一张张、一本本小小的报刊书籍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拼搏斗志和丰功伟绩,这个展览唤起了大家对先辈的缅怀和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更加为祖国自豪,为民族骄傲!
4.2古籍新读:弘扬农耕文化,牢记历史传承
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古籍一万多册,常年束之高阁,鲜有人借阅,一方面是因为办理借阅手续复杂,另一方面因为读者对古籍知之甚少,兴趣不大。
为了让古籍重新焕发生机,找回自身价值,走进更多的读者视野,国家农业图书馆从2018年开始尝试性地进行农业古籍科普推广工作,取得了突出效果。
例如馆藏古籍《齐民要术》北宋影抄本(残存第五、八共2册2卷),为日人小岛尚质根据最早的北宋崇文院刻本影抄,是国内珍贵孤本。单就这本古籍内容讲解,除了专业研究人员,一般不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国家农业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部通过对这本馆藏古籍身世的考证,编写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里面涉及到藏书大家杨守敬、农史专家万国鼎等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保护古籍所做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又拍摄了五分钟的《刚好遇见你》微电影,立刻成为了国家农业图书馆别具一格的的形象宣传片,引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乃至全社会对农业古籍的兴趣,上至省部级领导,下至中小学生,纷纷来到国家农业图书馆参观学习,《齐民要术》等馆藏农业古籍因此而更加广为人知,并吸引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兴趣,有出版机构也开始和国家农业图书馆洽谈农业古籍整理出版业务。
再如《御制耕织图》,又名《佩文斋耕织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每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述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为《御制耕织图》作图的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因此画法上融入了西方焦点透视法,纤细秀丽。刻法圆润秀挺,曲尽其妙。全书可谓诗、书、画、刻“四美具”。这本农业古籍集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适合作为推荐阅读的入门农业古籍。
2019年暑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普日活动期间,国家农业图书馆利用古籍文献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十期《御制耕织图》古农书科普宣传,同时初步探索了国家农业图书馆农业古籍文创产品的研发,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有趣,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创新农业古籍科普模式,学生们从古农书中了解到农耕历史和科技知识,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种子。
5. 塑造阅读品牌
作为国家级专业图书馆,除了储备海量的图书报刊资源之外,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探索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两年来,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了“晴耕雨读田园诗会”“乡村振兴大讲堂”等活动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大提升了国家农业图书馆的知名度。
5.1晴耕雨读田园诗会
建设美丽乡村,传承农耕文化,留住青山绿水,记住美好乡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国家农业图书馆发挥自身特色,联合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发起成立“晴耕雨读田园诗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科技和文化的力量。
2018年6月7日,国家农业图书馆“晴耕雨读田园诗会”面向全国发起了以“田园·家·乡愁”为主题的中国首届晴耕雨读田园诗歌大赛,得到了全国田园诗歌爱好者的踊跃参与。参赛者来自农民、部队、政府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师生、农业科技基层工作者、社会团体协会、自由职业人,年龄从10岁至70多岁,作品表现了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多角度切入田园诗歌的内涵,展现出一幅幅祖国田园诗情的画卷。 国家农业图书馆将获奖作品集结集出版,著名作家梁晓声题写书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作序,科技与文化在阅读中得到融合。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中国首届晴耕雨读田园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蔬菜协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朗诵艺术团、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中国诗歌学会、北京诗词学会、《经济》中国特色小镇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等单位的领导、艺术家、获奖代表和首都田园诗歌爱好者共500余人共同欣赏了这场田园诗歌界的视听盛宴。这也是一次跨行业资源整合的成功范例,自然、科技、文化与艺术的多领域共融共创,让更多的人热爱诗歌,热爱农业,热爱阅读。
2019年9月13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晴耕雨读田园诗歌摄影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隆重举行。本届大赛本着“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塑造特色、扩大影响”的组织原则,为2019年“明月千里石峡关”八达岭镇第三届中秋文化节增添了一抹亮色,为祖国70华诞献礼。在颁奖典礼上,朗诵艺术家们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了演绎和展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朗诵(表演)俱乐部、晴耕雨读田园诗会、农业农村部职工摄影俱乐部、八达岭镇人民政府、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艺术家以及获奖作者代表、诗歌摄影书画爱好者、游客和村民2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5.2乡村振兴大讲堂
“乡村振兴大讲堂”是国家农业图书馆响应和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宗旨是:集百家之良言,荟八方之英才。教育为本,科技兴业,文化塑魂。助力乡村振兴,共筑美好生活。
截止2019年11月底,国家农业图书馆共举办了三期《乡村振兴大讲堂》的活动,第一期是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办,第二期是在八达岭镇举办,第三期在南京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上举办,专家团队来自热点图书著作者,逐步形成国家农业图书馆独有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2019年5月23日,由国家农业图书馆主办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在北京正式开讲并取得圆满成功,首期讲堂设定主题《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农业——从生态绿色发展说开去》,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知名专家,就这一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开篇讲座。
2019年7月19日,由国家农业图书馆主办的第二期《乡村振兴大讲堂》走进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并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讲仪式并致辞。第二期讲堂设定主题《智慧农业——5G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讲人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领域专家主讲,就这一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第三期《乡村振兴大讲堂》在南京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上举办,主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知名教授,与会代表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6. 结语
文化兴国运行,文化强民族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农业图书馆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文化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新时代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线中,更应该锐意改革,吐故纳新,力争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摇篮、科研工作者精神的高地、中华农耕文明的宝藏和农业文化绵延不断的源泉,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