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ond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wonder

博文

农诗解读——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已有 136 次阅读 2024-6-19 09:53 |个人分类:诗论|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image.png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的小满节气,时年欧阳修47岁,正在担任“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刊修《唐书》、兼判秘阁秘书省”等官职。当时他不在农村田园,而是身处大宋王朝的首都开封城中,无法亲身体验田园风光。但是,他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田园风光和农家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了小满时节农家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归隐太晚。“小满”的含义是太阳到达黄经60°时,夏熟作物尤其是小麦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是收获的前奏,正如诗中所写“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即将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期。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描述了南风吹过原野,草木茂盛,而茅舍则显得小巧隐蔽,生动展现了自然环境之美。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描绘了麦子刚刚成熟,穗头饱满,而稚嫩的孩童在麦田中玩耍,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蚕在桑叶中饱食,暗示了农家的丰收和富饶。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老翁只关心每年庄稼的收成,而饷妇(即老翁的妻子)哪里知道美好的时节?他们整年辛苦劳作,无暇欣赏田园风光和感受季节的美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通过细腻的描写,描绘出鸟儿欢歌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和安详。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感慨。他感叹自己归隐田园太晚,未能及早享受这种美好生活。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诗人以“乞身”表示自己希望得到自由身,但“顾我蹉跎已衰老”则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image.png

当春风拂过原野,轻抚百草,我仿佛与欧阳修一同站在那草木深处的茅舍旁,目睹了自然间的勃勃生机。诗中那稚嫩的麦穗、桑叶下肥硕的蚕,它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用生命诠释着生长与丰收的奥秘。

老翁的笑容里藏着岁月的智慧,他只关心年景的好坏,而不去深究季节的更迭。而诗人,他不仅看到了眼前的田园风光,更深入到了时光的河流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梨花如雪,莺啼婉转,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山鸟的歌声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诗人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诗人的归隐之志,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他深知,生命的时光是短暂的,生活的美好常常被我们忽略,但只要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就会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2524-1438784.html

上一篇:以阅读为本的专业图书馆文化建设探索
收藏 IP: 124.17.34.*| 热度|

2 孙南屏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