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心未必有好报,都是为了学生好,他们却总不领情!”这或许是当下不少从事教师职业者的困惑。
解决之道在哪里?
如果您此刻正为怎么和学生更好地相处缺乏信心,那么琳达·梅特卡夫博士撰写的这本《高效教师》或许会给你呈现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和带来与过去很不一样的实践指南。琳达博士在书中介绍的这种教育方法源自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然而这本书却不仅仅是写给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看的,它把SFBT中的精髓提取出来与教师角色进行了有机整合,提供了一整套焦点解决教育模式,可以说本书适合的读者应该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对学生教育这一话题感兴趣的任何一个人。
SFBT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思维视角,这种新视角源于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通常我们会习惯性地假设,学生是不懂事、未成年的孩子,对自身及环境常常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因而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需要我们基于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予指引和教导,这个视角常常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不足,还有什么不足,我把它称为“缺陷视角”。应当讲,这样的“缺陷视角”固然有着良善的出发点,用意在于保护孩子,但事实上,我们却可能忽略了学生们也可能更在乎以下心理需求的满足:
也想要父母和老师以他们为荣
希望被看到、被认可、被珍惜自己的努力,哪怕一点点
存有“好奇”,想要尝试新的事物;
愿意“担当”,想要有机会做决定;
有机会时,想要表达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
如果我们能够转变视角顺着孩子成长的视角去看,学生的这些需求就会凸显,这个视角常被我称为“成长视角”或者“发展视角”。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能用“非此即彼”的观点来评价这两个视角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我们倡导的是至少在用固有思维模式去看待学生的同时,转念一下能够从不同视角看待我们面对的孩子。我相信当你能够左看看右看看的时候,你对孩子的心态一定会大大的不同。
如果我们存有“好心”的同时,也希望学生给我们“好报”!基于自己十多年学习实践焦点解决模式的体会,我想琳达博士为我们呈现的“高效教师心智模式”至少会给我们带来三样收获。
首先,由于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它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学生,或者说它让我们真正有可能实现“以生为本”。举个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
“这个学生有个坏习惯,每次我和他说一说,他就好一点,但没过多久又是老方一帖,请问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上面这句话所呈现的情境是在学校里常听到的一类困扰不少老师的问题。如果你读懂了《高效教师》这本书,或许你不再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因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句话中的一个关键字眼—— “好一点”。顺着这个“好一点”的“成长视角”,我们会觉察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如:
1.这个学生还是在意老师的建议的,否则就不会好一点。
2.“好一点”,代表了他是有能力改变的。
3.“好一点”意味着我们或者可以继续巩固这个“好一点”,也有可能让他“好两点”。
而有了这样视角的觉察,我们至少还可以去澄清三件事情:
1.这个学生愿意改变的那部分是什么?
2.学生可以肯定他的那部分是什么?
3.如果他愿意再多做点的是什么?
如果此刻您已经能理解上述的思维方式,我想您已经摸到了“焦点解决”的门道了。要进一步理解我们可以如何建立这样的思维方式,琳达在《高效教师》的第一章中就为我们呈现了学校场所使用焦点解决策略的17条指导方针。就个人经验而言,这些方针就是焦点解决心智模式的核心理念,绝对是成为一名高效教师最核心的法宝。这些内容虽然所占篇幅不长,但看两三遍是远远不够的,实在值得反复研读。在我的感受,焦点解决思维带给我们的是,再也不把问题学生“看成是问题”,而是看成是“有着问题的学生”。这种细微之处的差异所蕴含的理念相差巨大。因为从“成长视角”而言,学生自身一定是有能力,是有意愿尝试从错误中学习去面对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在我看来,当我们能够在过去“缺陷视角”的基础上增加出的这种“成长视角”,让探寻问题解决之道的前景一片光明。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到一套全新的、非常有效的谈话术以及技巧。当我们与学生包括家长沟通不畅的时候,此时沟通晤谈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不配合的学生怎么办,与被下了“诊断”的学生怎么沟通,这些常常都是令老师们头痛的事。不过如果你细细读完《高效教师》所提供的一个个情境案例、一段段师生对话,你一定可以掌握焦点解决所提供的全新的谈话技巧。
你是否常纠结于以下几个问题:
⎫头痛于学生说了“没有变化”,
⎫烦恼于学生明明答应了却“不守承诺”,
⎫担心于学生非但没好转反而“恶化”的状况。
允许我卖个关子,在仔细阅读完《高效教师》这本书后,你会欣然发现,在多了“成长性思维”视角的引导下,自己已经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困难情境”了。
第三,我想焦点解决不仅使我们多了一种教育工具,也使带给了我们老师自身一种“抗倦怠”心理保健之道。琳达在本书中关于如何创造“焦点解决取向学校”的实操指南,让老师们会感受到SFBT是一种惠人惠己的心理学方法。这一点我觉得对当下的学校特别有意义。大转型时代中,教师既要面临社会急剧的变化,又承担着培育儿童的重任,常常感到压力巨大,容易形成职业倦怠。琳达博士自己的孩子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她在书中真诚的分享让我可以想象,焦点解决这一模式在助于我们支持学生的同时,也能支持到我们的孩子和家人,有助于我们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学习。它让我们充分地尊重学生,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帮助自己,在每天忙碌工作的时候,保持足够的积极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做具有正能量的教师。
“焦点解决”虽然源自心理治疗,但它的核心理念和谈话技巧并不难懂也不难学,平常在给老师讲授这种方法背后的哲学思想时,我常用中国的太极图来作为比喻。假设一个学生的困扰就如同内心阴阳失衡,传统的解决之道采取的是“缩小黑的部分”,而焦点解决提供的解决策略则是“扩大白的部分”。这里所谓的扩大“白”的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这里必须提醒的是,上述理念简单易懂,但绝非意味着这种方法是很容易便能学会,并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很多时候,我们自身都看不到“问题背后的正向功能”,更无从相信学生自己有资源和能力来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也意味着要让焦点解决的功效能够最大地发挥,实在和我们自身的心智转变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真心相信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能力的。有时候确实仅仅相信学生并不能够马上就解决问题,然后如果我们不相信他们,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让他们的潜能得以激发。正如当今积极心理学不少研究成果表明的那样,当我们越给予学生以足够的信任,我们就真的越会看到所谓的奇迹。这也是焦点解决学习时常常提及的一句理念性名言:相信才会看见!
当然,要把焦点解决这种思维方法和谈话技巧学得熟练且运用自如,光靠看书、听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并经常地反思,需要浸泡在其中。每一次当我们与学生互动后,其实都是一次反思的最佳时机。以下的三个反思性提问特别有价值,不妨常问问自己:
1.与这个学生交流,我做得最好的,以后还会坚持的部分是什么?
2.与这个学生交流,我已经注意到了,但以后还需要多做的部分是什么?
3.与这个学生交流,我做得不好,而以后需要尝试着去做的部分是什么?
当我们能够“知行合一”的时候,便是我们能够把焦点解决这一工具的效用最大化的时候!最后衷心地祝愿您能够成为一名“高效教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