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shijie - 一次难忘的国航班机延误

已有 3316 次阅读 2010-5-18 06:55 |个人分类:其他杂碎|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国航, 班机, 延误

报告飞机延误经历:一次难忘的国航班机延误 (107573) 
Posted by: shijie 
Date: September 10, 2007 09:49AM 

在本人的旅行生涯中,乘坐国航班机虽不算太多,也不能算少。记忆中,国航班机延误是家常便饭,却也算不得离谱。回回心中小小抱怨一番,下次旅行仍不可避免地选择国航——这便是垄断的力量。国航的航班多,可选择的时间余地比较大,所以,尽管屡次延误,我还是能够承受,不曾有过任何言词。中国人的时间不值钱,忍耐性也好,所以对航班晚点我也已经宽容得麻木了。 

但是,昨晚经历的一次延误,让我难忘。这回不仅延误时间长得离谱,过程也曲折得饶有戏剧性。而且,我也终于忍不住小小地发泄了一下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昨天(9月9日,星期天),我乘坐的广州至北京CA1302航班本该19点55分起飞,临了机场通知:因“周转原因”,CA1302航班起飞时间预计延迟三小时左右。广州新白云机场坐落在从前的花都县,离市区很远,准点到达机场的乘客们没有选择地只能待在机场等候。已经习惯了晚点的我拿出事先备好的闲书,坐在候机大厅里消磨时光。其间,不时有乘客跟机场人员交涉、发牢骚、起哄,甚至谩骂。但大多数乘客跟我一样,无奈地、耐心地、安静地等待……终于,机场方面给出了准确的时间,11:55起飞——延误整整四个小时。还算不错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国航规定,航班延误达四个小时以上给予乘客200元“补偿”。机场人员让乘客出示登机牌,领取200元钱并登机。这一下,乘客中炸窝了,有人签字领钱准备登机,有人拒绝领钱,甚至阻止他人领钱,从而提出各种更高标准的赔偿要求。一时间,群情鼎沸,嘈杂一片。僵持了二十来分钟后,包括我在内的一百多名乘客还是登机了,另外一百多名乘客仍然坚守在候机大厅争取更高权益。时过午夜,疲惫的乘客很快落座并等候起飞。等候期间,又有留守乘客三三两两登机,更多的留守乘客站在登机廊桥里拒绝登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飞机上的乘客们在等候了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愤怒了,提出再不起飞就集体下飞机……直至此时,我仍然耐心地等待着。 

提出下飞机的乘客和廊桥里的乘客都聚集在舱门前——一拨在门里,一拨在门外。一位机场的女管事企图阻挡机上的乘客下去,解释说延误是因为留守的乘客在提取了行李舱的行李后又要求登机了。一下子乘客群分裂了,登机的和留守的都有人发出了指责的言词。我一看这架势怕要坏事了——此时已是深夜一点四十五分,机上的和机外的乘客都已经疲惫并愤怒到了极点。双方如果开战,拖到天亮也不可能起飞。我走到女管事面前,大吼一声:“不要挑拨乘客矛盾!”接着我说:“拒绝登机,要求索赔是乘客的权利;放弃索赔,要求起飞,也是乘客的权利!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国航!”可能是我的声音太大,也可能是我说的有理,登时安静了许多。女管事狠狠地盯着我,半晌不语,我也沉默——八目相对(我和她都戴眼镜),空气凝滞了。一位面带笑容的男士走上前来,和言劝慰。在确定了他的“管事”身份后,我提出:我到舱门外的廊桥上站着,由他通知乘客尽快登机,十分钟后我登机。在我登机后即关舱门,不许再上乘客。留下的乘客由国航地面人员去解决谈判赔偿事宜。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南方口音的乘客立刻附和:我同意!我跟这位女士下去站着。(这真是一位纯爷儿们!)说罢,我和他强行出了舱门(男管事企图拦住我们,没成。)一阵电话请示之后,国航人员同意了这个办法。很快,乘客们都登机了。凌晨2点05分,在延误了六个多小时之后,CA1302航班终于起飞了。凌晨4点40分,我们到达首都机场。我到家已是早晨5点半,迷糊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上班去了……除了疲惫,还有感慨,一段国内行程所耗费的时间足够飞到欧洲,但是乘客只能认倒霉,无处可讲理。垄断加流氓,这就是国航的经营手段!另外,也还有点喜悦,毕竟有了一次成功的愤怒爆发,这次飞机延误的经历真的很难忘。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32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23155.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再再说说“地震预报”的那点事儿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