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一个模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xun 本博将以数学杂文为主,科技杂文为辅,其它杂文为补。

博文

【数学都知道】2010年5月3日

已有 5572 次阅读 2010-5-3 21:42 |个人分类:传数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学, 博客, 新闻, 消息

作者:蒋迅

注:今天是联合国大会宣布的"世界新闻自由日”,特发此博客新闻以表纪念。

愚人节日的数学证明

这些证明是发在4月1日,你相信吗?注意即使是科学方面的文章,如果是发在愚人节也不要轻易相信。我国的一些人就曾经拿愚人节笑话当成了科研项目依据 (方舟子文)。新华社还专门发了一条消息:“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地址投入使用”。这条消息发了两年多了,有人见谁用过?国家的钱打了水漂了。

Math Horizons的愚人节笑话:一个奇妙的分式方程

Math Horizons 杂志 2010 年 4 月刊上发表了一个有点搞笑的题目,很有些愚人节玩笑的味道。一个分式方程,整数解为 X = 6。把方程旋转 180 度,得到 9 = X

数学和选举

Steven Brams 写了一本书“Mathematics and Democracy”,就是“数学和民主”。如果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一个选举系统,那它应该是公正的吧。2008年美国数学推广月的主题就是“数学与选举”(Math and Voting),美国人弄出了一堆学术论文英国人也有:“Is the British voting system fair?”。在台湾和香港也都有学术研究。在中国这方面似乎根本没有开展研究。中国的选举不需要数学上正确。

推特一个数学题

如果你能上推特,那么你可以试试用它来做一道有挑战性的数学题。只有140字噢。结尾要有#QED,所以最后只剩下136字了。这一点就足够挑战了。

用博客研究数学

据说是第一次,一个不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博客上的读者评论的积累解决了。但我知道,2009年,Timothy Gowers 就搞了一个“Polymath project”,用他的博客的评论功能来协调合作。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有23个人的参与。对“Polymath project”,这里有一个介绍。

十位最伟大的数学家

英国卫报选了十位数学家,称他们的革命性发现改变了世界。他们是:毕达哥拉斯、希帕提娅、卡尔达诺、欧拉、高斯、康托、保罗·爱多士、约翰·何顿·康威、格里戈里·佩雷尔曼、陶哲轩。

两万亿系鞋带的方法

在一只有六对鞋带的眼空的鞋子上有几乎两万亿 (2 trillion) 种系鞋带的方法,你信不信?我们可以用数学算出来。

一些有用的数学网站

不断增加中,当然都是英文的。伍渝江曾经也发过一篇“以往见过的一些数学网站”。

初中数学竞赛 Mathcounts 入门

Mathcounts 是美国的一个给6-8年级中学生参加的数学竞赛。从1984年开始,通过学校、地区、州级、国家级四级选拔,评选出一个个人冠军和一个团体(州)冠军。各 级竞赛分成三个阶段:Target,Sprint,Team 和 Countdown。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前总统小布什、克林顿、老布什和里根都在白宫接见过获奖者。华裔家长比较喜欢让孩子去参加。还有一个“math league”,今年的结果刚出来,在这里。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有类似的竞赛 MathChallengers,起始于2004年,规则和 Mathcounts 略有不同。

采访牛津数学教授马库斯·杜·桑托伊

这是今年4月对牛津数学教授马库斯·杜·索托伊(Marcus du Sautoy)先生的一次采访,还有他的一次演讲的视屏。

数学星期一

这个网站每星期一发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作者:George Hart),光看看图片就足以被吸引住了。

Springer 提供LaTeX搜寻

当 你在研究一个方程式的时候,你是否想知道有些什么人也在研究它呢?Springer 提供LaTeX搜寻可以帮助你找到答案。目前这个工具还待改善,特别是当数学表达方式已经被图像代替后,就无法搜寻了。所以更理想的是增加数学表达式的图 像搜寻。不知道 Google 什么时候能搞出一个来。

随机的,但并非偶然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新的随机数发生器,它是加密安全的,本质上是私人的,最重要的是,它得到了物理定律的认证。

Mathematica真的什么都能求出来吗?

Matrix67不信权威,给Mathematica挑出几个错误来。

欢迎你来数学圈!

“数 学圈丛书”请大家走进数学圈,也走近数学圈子里的人。这是一套新视角下的数学读物,它不为专门传达任何具体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而以“非数学的形式来普 及数学”,著重宣扬数学和数学家的思想和精神。它的目的不是教人学数学,而是改变人们对数学和数学家的看法,把数学融入大众文化,回到人们的生活。读这些 书不需要智力竞赛的紧张,而是要一点儿文艺欣赏的平和。你可以怀著360样心情来享受数学,经历它的趣味和生命,感悟符号背后的情感和人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319343.html

上一篇:美国小学老师竟然这样教集合的并集合交集
下一篇:险象丛生的阿波罗13号
收藏 IP: .*| 热度|

5 蒋永华 曾纪晴 徐建良 申瑞杰 葛瑛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