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一个模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xun 本博将以数学杂文为主,科技杂文为辅,其它杂文为补。

博文

险象丛生的阿波罗13号

已有 5782 次阅读 2010-5-7 07:38 |个人分类:航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美国, 航天, 载人航天, 阿波罗13号


作者:蒋迅


左起:洛威尔 (Lovell)、斯威格特 (Swigert)、海斯 (Haise)

阿波罗13号 (Apollo 13) 在发射后两天,服务舱的氧气罐发生的爆炸严重损坏了航天器,使其大量损失氧气和电力;三位宇航员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太空中的救生艇。指令舱系统并没有 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正常温度以及饮用水的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这个事件已 经有40年了。

松鼠会在4月13日发表“13,又见13 ── 阿波罗13号事件40周年”。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得知,阿波罗13号获救有13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见13 Things That Saved Apollo 13):

我是想等这个系列全部发出之后再发此文,因为这个系列写的非常好,我是一篇一篇读下来的。但在它出了第12部分 (4月28日) 之后突然停了,结果多等了一个星期。跟我一样在等这个系列完成的还有行星协会的Emily Lakdawalla 女士。 读过之后,我觉得当时真的是险象丛生。有些因素似乎无关但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明显的错误却帮了宇航员的大忙,有的现象至今无法解决,甚至好莱坞的一部 在维基百科上都没有的电影 (Marooned) 也对解救起了积极作用。第12部分特别有意义。它顺便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苏联没有成功,为什么被奥巴马取消的星座计划里采用两次火箭发射。总之,按照这个系列的推理,宇航员被解救的概率连50%都不到。但美国人奇迹般地把一个失败的使命改写成了一次“成功的失败”。

这个系列出来以后,可能有人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NASA 工程师 Jerry Woodfill 可以回答你们的问题。事实上,他已经回答了很多很有深度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320852.html

上一篇:【数学都知道】2010年5月3日
下一篇:阿波罗13号轨道的一个新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3 曹聪 杨正瓴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