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常识辨细节
人类接受外部信息通常是多通道的,文字的表述通常没有图画的展示表达得深刻。这幅《邱少云受难图》,对人物刻画非常具体细致,对其他的背景描述则不够谨慎。如果缺乏火灾常识,凭空想象火灾的样子,就有可能发生张冠李戴,想当然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发现不少邱少云受难图中有很多细节与消防常识相矛盾的地方,大约也是那位中央首长的疑问。作者没有认真对待别人(当事人)的质疑,令作品的真实性可疑,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降低了历史的真实感。在此,分辨图画的细节是有助于理解消防常识,校正偏差。分析图像的内容并挑战细节,就是法科学(日语,新加坡叫法证工程,中文叫法庭工程或法医工作)的基本实践。
1. 邱少云身上的烟应当是白烟,而不是黑烟。不仅是因为张显杨少将的证词是这么说的,更是基于邱少云身上火焰很小,燃烧不充分,水分凝结而形成的白烟。这是燃烧强度所决定的。只有在油罐火灾中,才有可能发生这么多的烟黑,这里作者假设邱少云身上是油罐了。
2. 火焰没有那么大。如果真是那么大,燃料应当是油类,这与燃烧弹在附近爆炸,燃料溅落邱少云身上的事实相矛盾。朝战中使用了不少凝固汽油弹,但邱少云所遭遇的燃烧弹不是,是地堡里打出来的,指示方位的,不是空投的。空中的飞机是侦查机,不是轰炸机,而当时的凝固汽油弹是在投掷前临时混合,不能提前准备,因此与邱少云无关。
3. 不知道首尔(汉城)附近是否盛产这种草。为了突出燃料和当时的节气,草长且枯干,斜向布置的枯草很方便火灾蔓延,一旦失火,必定火烧连营,全军覆没,而事实是只有邱少云一人死亡。另外,根据草的方向,似乎有大风,但烟柱并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所以不够真实。事实上当天无风。
4. 如果火焰如画中所现向上燃烧,邱少云是不会很痛的,因为向下传热很小。只有等身上的伪装物茅草烧得差不多时,才会烧着棉衣,以及皮下脂肪。如果这样,火势比较小。原因在于,烛芯效应,供应不了大量的燃料。说得理论一点,就是传质受限于传热,当传热不畅,传质也会不畅的。
5. 火势大,所以有倒锥状的羽流,是符合羽流理论的,但与当事人张显杨所描述的白色烟柱相矛盾的。
6. 为了突出英雄的受难时刻,邱少云的姿势紧绷,上身抬起,说明他动过了。否则,这种姿势是无法保持20个小时的。
7. 为了突出英雄,身前的枯草没有了,这是不符合伪装的原理的。伪装的目的,是为了融入背景,而不是改变背景。
8. 一般而言,北方风大,草长不高,图中所画非东北的特产。如果读者要是拿“风吹草低现牛羊”来辩论,笔者收回这条意见。
没有阅读过多方的证词,缺乏火灾动力学常识的人是不容易辨别出这些细节的。笔者从消防专业常识出发,紧扣一点,那就是邱少云身上的燃料维持了三个小时的燃烧,这意味着火势很小,是靠烛芯效应维持的。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别人的成果,而是为了科普教育。我们学了知识,就要善于使用。不能鉴别别人的过失,要知识有何用?
有道是: 英雄受难虽壮烈,油画重现须真实。消防常识辨细节,小错不改真英雄。
附录: 孙国歧 《邱少云》 布面油画 关于《邱少云》第二幅作品的说明
1976年我奉国务院文化部之命赴韶山毛泽东故居东列馆,创作大型油画《井岗山师》(至今陈列在故居陈列馆中)在创作过程中适逢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四川籍老战士团来故居参观,在和他们交谈中,谈到邱少云烈士,他们描述了烈士的出身、形象、英勇献身的事迹,我很受感动和启发,遂萌发了创作邱少云烈士的一画的构思。1977年完成《井岗山会师》油画创作后,回到沈阳着手创作《邱少云》一画,于同年八月完成此一画,此画创作地点是当时“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就是现在的辽宁工业展览馆,当时是文化思想传播中心。各地文化作者经常来参观学习,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各地的绘画作者,文化宣传人员经常到画室看画,其中有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位主任,看到我画的一画很感兴趣,并要求我为该馆画一幅比原作稍大些,他们要收藏。在完成第一幅作品后,二个月第二幅作品也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评选时通过,当时预展时有位中央部队首长,提出修改意见,他的意见是不适宜采纳的,我不同意修改,借故母病回哈尔滨探亲了,因此,这副画就没参加全国美展,那位主任说要收藏也就没音讯了。当时的年代作品是不能签名的,直到1982年辽宁画院在北京举办全院美术作品展,我的作品《邱少云》重新修改、上油,并在画左下角签 名和时间,当时签名时写的1982年8月,《邱少云》在北京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美术馆决定收藏此画,此后油画作品《邱少云》不断展出,大型画册刊载,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文教科书,从1995年以此画单幅彩页为课程教材。直到2005年还在刊用。187×13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