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

已有 3173 次阅读 2008-2-5 18:11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

                                         现象实体---可道之道

     "常道"真静而悠久,只能悟而不能言,因为悠久也就具有连续性.能言之道,即为可道之道.能言,即有所变,可道之"道",可变化,有不连续性.这是对古人思想的理解,有很多资料可查.我以为关键问题在于,中国古代自然观如何与现代科学作出对等的概念连接.这个工作做好了,东西方文化就从根底上有了衔接.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就试图讨论过这-衔接.

    "常道"/"可道之道"在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中,与现代科学的对应,当然也离不开"规律/规则/本原"这些概念,但我们做了观察前与观察后之分.观察前"物质---自然力---自在实体"都是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它还没有转化为人的具体认知,它们遵循的"规律/规则"都是无法言句的.它的属性是悠久而连续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常道"或就简称作"道'.在讨论中为了概念的逻辑结构更加明晰,我们把物质称作"本原"放在最底层,自然力则称作"基本相互作用",而把自在实体称作"本体".本体是经基本相互作用形成的"纽结".自在实体(本体)的结构是隐藏的,所以曹天予说成份(本体)没有结构.自在实体经观测后才转化为现象实体.它是可以言传的,有结构的.它的规律/规则也才能用语言表达(包括符号语言).现象实体是可道之"道".科学研究的是现象实体(物理实体)---可道之"道"的规律/规则.

     "名可名,非常名." "名"一般理解为概念.古人认为,-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果用语言明确表述出来了,这个概念就偏离了原先的意义,就不是那个"常名".我认为"常名"与"常道"对应,"可名之名"与"可道之道"对应.

     中国古人贯用归纳法,在讨论问题,对事物进行归纳处理时,对概念的内涵要求不那么准确/精密是可以理解的.相反,概念的内涵宽泛-点,模糊一点,让人还有回旋的余地.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特点.但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却不能这样.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必须准确/严瑾,因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靠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的.没有准确的概念,逻辑推理就无法进行.没有准确科学概念的理论,只能是一团混沌,它必然要借助形而上去克服理论中的逻辑不自恰.量子力学几率解释有这个问题,这是外国人的问题.中国中医的问题,我认为就是缺乏最基础的逻辑起点上的精确科学概念.我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初探"一书中做了详细论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15412.html

上一篇:丝 雨
下一篇:牛顿力学认识论的逻辑通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