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东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二东西方科学传统的比较 精选

已有 11380 次阅读 2007-9-14 17:47 |个人分类:中医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东西方科学传统的比较

科学传统是历史的产物。科学从静态角度看,是一种知识的理论体系;从动态角度看,是一个探索认知自然的过程。而科学传统则是认识主体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沉积而成的一种习惯、观念与方法,是自然观、科学观、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它通过构建知识体系的形式和从科学的体制化上表征出来。科学传统一经形成和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封闭性,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历史惯性运动。

一、西方的学者传统和东方的工匠传统

科学传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传统,一是精神传统。科技传统是指将实际经验和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流传和发展;精神传统是指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理论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前者体现的是工匠传统,主要表现有师傅带徒弟,多局限于经验和技术的承传;而后者体现的是学者传统,主要表现为对理论建构及理论普遍意义的追求。

西方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古希腊所形成的“学者传统”,主要特征是重“学”(科学理论)不重“术”(技术);追求真理,蔑视权贵,轻视功利。西方的学者传统不以追求实用为最高目标,而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为追求真理可达到忘我的境地,有的甚至连生命也在所不惜。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原子之父德谟克利特就曾经宣称:“宁肯找到一个因果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德谟克利特的论敌,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后来的哥白尼为坚持太阳中心说,遭到教皇的残酷迫害,终身沦为囚徒,也没有放弃其对真理的追求;再后来的布鲁诺甚至连生命也献给了对真理的追求,布鲁诺为宣传太阳中心说,被反动教皇活活烧死。近代的爱因斯坦宁愿当科学家,不愿当以色列总统。这种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在东方众多乐意依附权势和权威的知识分子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

学者传统的另一个特征是追求理论的逻辑完美性和对自然描述的简单和谐性。前者要求理论建立中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后者要求理论对自然描述的统一性与简单性。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先后提出了元素论、古代原子论;创立了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模型,发明了一整套描述宇宙星球绕地球运动的数学计算方法;构建了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公理化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定理、定律,形成了以演绎为主的形式逻辑系统,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至今仍显得完美无缺;阿基米德浮体定律的发现,体现了古希腊物理学的辉煌。阿基米德发现浮体定律的欣喜若狂,更折射出了古代希腊先哲们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当然,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提出的许多观点,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观点,先后被近代科学理论所取代,但它的理性与逻辑的科学传统却一脉相承地传承下来,以至今天的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都可以在古希腊人那里找到胚胎和萌芽。

中国缺少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体系,中国的科学传统更多地表现在技术传统和工匠传统。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主要是工匠传统的结晶,即主要体现的是技术而非理论;中国古代的建桥技术可以与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同辉,但未见理论上的系统建构;中国的青铜器制造早于西方几百年,也只是作为技术流传于世。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它主要是“术”与“法”。其特点是因事立名、各为一法,没有严密的和抽象的数学理论体系,也不具备数学的逻辑系统性,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问题解决了,道理却不得而知。《九章算术》不像《几何原本》,后者是既言法更言理,有准确的概念,用点、线、面、体来分析有形物体,使之概念化、抽象化、公理化、逻辑化、系统化,形成完整的“几何学”。《九章算术》更多地偏重于“术”,不讲“学”,偏于“法”、不讲“理”,未能形成完整系统的数学理论。虽然中国数学家的个人才智是杰出的,其发现亦具有世界顶尖意义,但却无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

中医在中国传统科学中算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建立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学中的“气”、“阴阳”深深地影响着它,中医理论的一些论述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中医的“术”也多见于个人经验的传承,从根本上没有摆脱工匠传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缺乏,增添了中医先驱在理论建立中的困难,玄想和猜测也多见于中医理论。这无疑妨碍了人们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

总之,以天、算、农、医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形成了以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特点和传统,科学知识大多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少有理论探讨和逻辑分析,未见形成严密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算是特有的例外,但它的理论体系的语言描述,今天的自然科学也很难为其所用。

二、西方的惟“实”与东方的论“虚”

西方科学是从实证开始的。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产生于古埃及尼罗河两岸的土地测量;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是基于最简单的直观设想:大东西由小东西构成,泥土由小的粉粒构成等等。他设想,万物均由最后不可分的细小颗粒构成,并且用研磨实验来证实他的设想。当然,原子论的最后确立是由化学家道尔顿用化学实验证实的;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建立,基于对星球的观察事实与托勒密理论计算的不一致;牛顿力学更是建立在伽利略、惠更斯、笛卡儿、胡克、开普勒等人的观察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有两大成就,一是形式逻辑的发明,一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用实验的方法加上严密的逻辑推理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是西方科学惟“实”的本质特征。这是西方科学在近代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古希腊自然哲学还带有猜测与思辨的特征,科学与哲学不分,那么,近代科学则已从哲学母体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实学”。人们发现任何科学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经受实验的检验,只有实验才是科学之母。任何科学发明都应有正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这是事实,但科学绝不应永置胎腹,母子不分。

科学规律的发现需要科学实验作基础,而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的建立,必须以准确、清晰、正确的概念为前提。亚里士多德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其结论只能反映表面现象,牛顿力学准确地把握了力的概念,科学才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飞速发展。历史实践表明,只有在具有确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基础上运用逻辑,尤其是运用逻辑的最高形式——数学来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才能进而形成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科学概念,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实验和实验验证,没有哲学与科学分离,就没有科学。

但是,中国古代的科学传统中,技术概念的准确把握值得称道,而理论建构中理论概念的把握却缺乏精确性。认为,若把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概念说绝了,就使后人缺乏想象空间,而概念越虚,则可填充的内容就越多。论“虚”便成了一种传统。例如,老子的“道”就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概念,但对认识世界,解读自然却至关重要。道是“实体”概念,还是“虚体”概念?人们时常在雾里云里打转。“气”、“阴阳”概念亦是如此。“气”是什么,从“冲气以为和”来理解,它好像是某种东西,今人把它理解为物质,就是因为有了它,万物才有勃勃生机。“气”到底是什么物质?几千年来人们从来也未曾验证过。“气”的抽象性,使人实在无法去精确把握。“阴阳”人们常说它是哲学概念,但它又与具体事物相联系,比如外露的是阳,背阴的是阴;火是阳,水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等等,阴阳好像指物,又好像是指物的属性。今人一般把它理解成事物的属性,指物时则把它看成概念的外延。中医更是把阴阳看成是辨证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核心中的核心,中医诊断的全部目的就是保证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在这里又应是科学概念。阴阳在人体中对应什么?只有抽象的理解,而无法做出具体的物质分析,由“气”和“阴阳”的运动决定的这个世界与今天人们普遍公认的物质世界是什么关系,至今仍是一头雾水。

由于中国科学传统不注重逻辑思维和概念剖析,乐于思辨玄想和虚幻玄妙,喜欢谈论亦是亦非、亦此亦彼、模棱两可,因此,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的理念,使得古代许多精彩的思想和理念,始终处于胚胎状态,思想的种子不能产生出科学这棵参天大树。近现代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是一门“实学”,需要实验、实证和实用。科学需要哲学、形而上学作指导,但哲学、形而上学替代不了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如果长期停留在思辨玄想的阶段,科学将迷失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325.html

上一篇:忆江南—香港行
下一篇:登武夷山大王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