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苏州羡园/严家花园

已有 896 次阅读 2024-6-6 08:30 |个人分类:六月雪风景|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尤其是苏州古典园林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翘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其造景之神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景之妙在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景之巧在于“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造景之美在于“近水远山皆有情”,并巧妙地对比、衬托、对景、借景、框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艺术技巧和造园手法,特别是将山(石)、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园林造景构成要素完美的有机融汇,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且颇具诗情画意、意趣盎然的园林美景,凸显了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造景特色,从而实现了“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更关键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与建造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儒道传统思想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典哲学理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观。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完美的实现了“万物与人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范式,并自然展现了“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意境。

苏州.jpg

光绪二十八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园子,延请声名赫赫的营造名派香山帮宗匠姚承祖,斥巨资重新修葺,更名为“羡园”,当地人称“严家花园”。又因为“帝师”翁同龢的题匾,“严家花园”之名更为世人熟知。

苏州严家花园,“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是苏州木渎古镇中名气最大、造园艺术最高的私家园林(苏州木渎古镇中另外一处著名的私家园林为虹饮山房,相距仅数百米远),也是江南名园之一。木渎之名,与吴王夫差有关。据记载: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结果导致“木塞于渎”,故而“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严家花园历时一百七十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底蕴,都赋予其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特别是园子的布局与园中小景的设计都极为讲究且耐得住细品,堪称是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严家花园别具特色的是它的植物布局。姚承祖营造技艺精湛,他巧妙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花园格局(即:应时而借),率能工巧匠栽植特色花木,构造出“兰芬益文思”之春园、“别有洞天荷风凉”之夏园、“闻香思折桂”之秋园、“暗香疏影月黄昏”之冬园。方寸之间,仿若四季轮回,又如人生不同历程,可谓别有深意。

注:本文文字介绍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图By王从彦@苏州木渎

苏州羡园 (29).jpg

苏州羡园 (38).jpg

苏州羡园 (40).jpg

苏州羡园 (51).jpg

苏州羡园 (57).jpg

苏州羡园 (58).jpg

苏州羡园 (59).jpg

苏州羡园 (64).jpg

苏州羡园 (68).jpg

苏州羡园 (70).jpg

苏州羡园 (72).jpg

苏州羡园 (71).jpg

苏州羡园 (73).jpg

苏州羡园 (75).jpg

苏州羡园 (74).jpg

苏州羡园 (76).jpg

苏州羡园 (77).jpg

苏州羡园 (78).jpg

苏州羡园 (79).jpg

苏州羡园 (80).jpg

苏州羡园 (81).jpg

苏州羡园 (82).jpg

苏州羡园 (83).jpg

苏州羡园 (84).jpg

苏州羡园 (85).jpg

苏州羡园 (86).jpg

苏州羡园 (91).jpg

苏州羡园 (92).jpg

苏州羡园 (93).jpg

苏州羡园 (87).jpg

苏州羡园 (88).jpg

苏州羡园 (89).jpg

苏州羡园 (90).jpg

l  苏州拙政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44893.html

l  苏州网师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2307.html

l  苏州狮子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57414.html

l  苏州沧浪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57411.html

l  苏州留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5081.html

l  苏州留园铺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5072.html

l  苏州艺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5732.html

l  苏州耦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57412.html

l  苏州虹饮山房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3898.html

l  苏州怡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4149.html

l  苏州可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9276.html

l  苏州环秀山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3856.html

l  苏州寒山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44900.html

l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4628.html

l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铺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4627.html

l  苏州北塔报恩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3674.html

l  苏州枫桥景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44896.html

l  苏州山塘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8233.html

l  苏州拥翠山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110.html

l  苏州虎丘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907.html

l  苏州虎丘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5901.html

l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577.html

l  苏州虎丘山建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5776.html

l  苏州虎丘山剑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6774.html

l  苏州虎丘山剑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589.html

l  苏州虎丘山孙武祠(孙子祠/沪渎侯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2670.html

l  苏州虎丘山孙武祠(孙子祠/沪渎侯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5775.html

l  苏州城隍庙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636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068.html

上一篇:非鱼却为腥——鱼腥草
下一篇:醉翁之意不在酒——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碑刻
收藏 IP: 223.68.77.*| 热度|

13 崔锦华 刘进平 许培扬 郑永军 宁利中 孙颉 尤明庆 杨卫东 孙南屏 高宏 钟炳 张忆文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