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情弄断一云江南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读研那些事 精选

已有 5121 次阅读 2024-1-31 12:44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下载.jpeg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刻,个人对读研的同学们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也是愚见),不管是对还是错,仅供参考,欢迎扔砖头:

1. 要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信念。不管是否成功,只管是否全力以赴。

2. 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要读研呢?读研的目标具体是什么呢?绝大多数人读研,可能是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或更准确的说是待遇高一些的工作,也就是把读研作为一个就业的跳板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少部分同学是患上了就业恐惧症,亦不排除被家里人催等个别苦逼的因素所致,心疼一下这类宝宝。但实际上,三年过后数百万人(甚至更多)毕业了,里面不仅有一般院校、211和985以及双一流的本科生,还有一般院校、211和985以及双一流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不算少量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从外海重新游回中土的大批海龟们。且不说研究生三年学费不菲(当然硕士研究生期间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的话可以获得丰硕的奖学金,甚至完全可以抵消学费)。而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读研,或读研的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

3. 若确定报读研究生时,一定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好学校。实力雄厚的同学,一定报考好学校,最起码是211/985亦或双一流院校,若是再不济,最起码选择一个口碑或实力还基本可以的院校,别轻易地把自己“嫁”给一个名气和口碑较差,实力也很臭的院校,不然,受影响的是自己以后的人生。感觉自己的水平很一般的那些同学,强烈建议报考一般院校,且最好是第一志愿。其中第一志愿报考一般院校只要过线了,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能进入复试环节,而若报考意愿过高的话,还要进行调剂,且很多院校由于调剂人数较多对于调剂还人设了很多门槛,如院校出身和排名、英语成绩、专业课成绩等,且越是相对好的院校竞争越激烈,这样增加了一定的风险。没有特殊情况,报考一般院校的学生第一志愿过线了且进入了复试环节,那么一般情况下也肯定被录取,除非你家祖坟冒黑烟,你的表现超级不给力(一般刷掉最末位的三四个或五六个亦或七八个)。所以,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出路;而你的出路,决定了你的未来。

4. 对于专业而言,不要一味的选择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只代表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火而已,至于长期而言就业好还是不好会很难断定。同时,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更多,竞争压力也随之水涨船高。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同时,尽可能不要跨专业读研。

5.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好学校和好专业至少要占一头。个人认为,在大多情况下,好学校可能比好专业更重要(个别情况例外),大家看看那些用人单位设定的招聘门槛就知道了。对于只要拿到文凭即可的同学们,请任性。

6. 可以根据网上的资料信息联系相关的导师。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可能需要初试过线后才能确定,而对于明显高于往年国家线的同学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可以从网上,特别是文献数据库,如CNKI或ISI WEB或谷歌学术等网站,了解意向导师最近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科研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导师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决定了你今后的研究方向,至少大圈子换的可能性极低,尤其是还接着读博的。

7. 建议选择连续近几年都有科研成果产出的导师,若导师连续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什么科研成果产出的话,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很难想象你是否能够正常毕业,估计延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也有极个别导师为憋出大成果,一连数年都没有什么科研产出,不过,这类导师,需要挑着灯笼甚至是拿着放大镜去寻寻觅觅了。导师的经费也可以在其发表的科研论文里面查到,比如致谢内容。

8. 报考的导师尽可能选年青一些,而不要一味地选那些大牛、大领导,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指导你们,一年还见不了几次面,一般都是下面的年青的老师代为指导。这甚至可能还会衍生大导师和小导师和你本人之间科研成果竞争的情况,或这些小导师鉴于你不是他的嫡系学生,也会有所保留。同时,甚至你的小论文写好了,你选的这些大牛导师也许看都不看,或至多看一下是不是把他列为通讯作者。至于大论文,你自己只能阿弥陀佛烧高香了,别指望他对你的大论文有何实质性的修改意见。此外,还存在个别情况,那就是极个别大牛、大领导等自己名下的学生毕业了还不认识自己指导的学生,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更谈不上给你传授什么实质的精华了。而年青的老师(前提是好的)可以手把手指导你,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相对而言,年青的老师精力旺盛、接触前沿比较广、思维也比较活跃,同时他(她)们也为了尽快晋升,产出的科研成果也相对较多一些。当然,选择大牛、大领导做导师的话,等你毕业了,若你比较优秀,导师可能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推荐你(前提是若导师愿意的话),而年青的导师在这一方面似乎明显欠缺。这方面看各自所需吧。

9. 对学生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导师的为人处事方式(或说人品)要比他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有很多导师很喜欢虐待学生,这是他(她)们天生的嗜好,或让学生经常干私活,或让学生天天待在实验室,按时打卡记录,更甚之者对学生进行尊严蔑视或人格虐待或经常问候你们的祖宗十八代,最憎恨的是设置各种关卡不让学生按时毕业,最后可能逼的极个别学生想跳楼自杀等不一而足。近几年,基本上年年都有好几起类似的悲剧发生,新闻一搜就是一大串。是黑,还是白,事实胜于雄辩。记住一点,奇葩老师年年有。自然而然,奇葩老师处处也都有,只不过是极少数。当然了,奇葩学生也是年年有。此外,老师的人品其实是可以私下打听的,就看大家的能耐了,多种渠道(线上、线下)都有。线上的有导师评价之类的网站和校内讨论区等,线下最权威的评价就是自己准备报考导师手下的研究生的反馈,尤其是近几年毕业以及在研的研究生。其次是准备报考导师所在课题组的其它研究生的评价。再其次是,报考导师所在学院的其它学生和老师的看法。至于能不能打听到,就看运气和造化了。

10. 如果是霉运当头,结果遇见了一个“坏”导师,认为自己只有烧高香了。请先不要气馁,因为所谓真正的好导师,特别是神仙导师,如同大熊猫一样,属于数量极为稀少的濒危动物,可遇不可求。就算换了一个导师,也不见得是什么“好鸟”。即便是所谓的“好”导师,也是相对的,也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能自己尽最大努力让自己顺利渡过难关、逃离苦海了。其实,导师和学生不仅是双向选择,更重要的还是利益共同体,双方只要“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且形成了良好的同频共振步调,对双方均有大大的好处。否则,双方互看都不对眼,那最终的结果,就看你家祖坟冒没冒青烟了。

11. 如果学校、专业和老师排个序来表征读研期间对你的重要性的话,本人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合理的排序可能是:导师、学校和专业(个别情况下专业影响力大于学校)。

12. 硕士研究生现在主要分两种,一个是学硕(数量似乎在减少),一个是专硕(似乎扩展比较明显)。前者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后者更注重工程应用。若将来大家要是考博的话,尽可能优先选学硕。考博的难度,整体可能明显低于读研的难度,但是,论毕业难度的话,博士毕业难度绝对比硕士毕业难度甩几条街,当然博士毕业放水的不在此列。记住一点,科研这碗饭并不好吃,想吃到嘴里,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若要想吃得饱、吃得香,那就要使出吃奶的劲,甚至要拼出半条命来,因为太卷了。

13. 个人建议,大多数同学需要两手准备(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水平不上不下的同学),一方面读研,一方面找工作就业,除非你很自信。读研只是一个出路而已,非必选项。大家一定要理性的、切实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若是实力较差的同学建议不要读研了,一是花费很大精力准备读研,考上的概率较低,省的浪费美好的青春年华。就算是运气比较好,一不小心考上的话(毕竟瞎猫还能碰上死耗子呢,何况人乎),估计读研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修行。要知道,一是读研不像有些同学想想的那么光鲜明亮,有一些专业还是非常辛苦滴,要付出很多的血汗,才能修得正果。二是读研不像有些同学想想的轻松容易,就读于某些专业或院校,特别是就读于那些二货的导师门下,有时候,按时毕业可能还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甚至是个别小伙伴连数年的青春年华都赔了进去,也没有得到那期盼已久的两张盖大红章的纸。

14. 个人认为读研究生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四个方面:平时努力是前提,成绩优良是关键,持之以恒是保障,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的好运气。

15. 读研类似于一场修行,不管是否热烈繁华,亦或是静若止水,谨希望诸君在未来美好的青春时光,眼里有星辰大海、心中有繁花似锦,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生活给了你什么和给不了你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以及如何走完这条路……

记住一点,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要硬着头皮走下去,除非发现自己已经撞到了南墙上碰破了头。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个人建议,不妥之处,请诸君任意拍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0032.html

上一篇:天开万载兴王处 地辟千秋永朕京——南京下马坊、孝陵卫
下一篇:长堤东望浩无埃 万里沧溟一鉴开——盐城中国海盐历史文化风景区
收藏 IP: 223.68.77.*| 热度|

18 尤明庆 郑永军 杨卫东 陆仲绩 马鸣 彭真明 张忆文 苏德辰 史仍飞 郭新磊 宁利中 许珂 贾玉玺 李学宽 崔锦华 王成玉 guest51891223 550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