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幢律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姑苏城西阊门外。戒幢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最开始名为归元寺。
明代嘉靖(1522-1566年)末期,太仆寺卿徐泰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成宅园,名为西园。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西园为寺,并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延请律宗第21代祖师茂林律师住持。寺院从此成为律宗道场,改名戒幢律寺。由于在历史上,寺院曾是著名的园林西园,也依然被称为西园寺,或总称西园戒幢律寺。
清咸丰十年(1860年),戒幢律寺毁于兵事。
清光绪年间,广慧法师重建道场,先后修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放生池及安僧设施。
民国十五年(1926年),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并完成了殿堂内部的塑像。1962年,恢复方丈制,明开法师任戒幢律寺方丈,将传统的传法制改为十方选贤制,使戒幢律寺成为十方丛林。戒幢律寺总面积4967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建筑布局属于典型的汉化佛教寺院布局形式,按香客礼佛顺序,殿堂沿一条中轴线向纵深展开,空间布局等级森严,对称规整,以程式化的刻板布局方式,以适应静态的宗教活动,渲染宗教庄严神秘的气氛;西区则是为冲淡东区宗教空间的沉闷气氛而另设的游览观赏的活动空间。园林空间采用自由灵活的布局方式,以动为主,增强空间的渗透,连续和流动,力图营造出迥然不同的空间气氛,使游客在开朗活泼的园林空间中进行游览。
注:戒幢律寺文字介绍源于网络。
图By王从彦@苏州姑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