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Usun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IMUsun1

博文

谈一点教育心得——‘拼命雕琢’和‘发现自我’哪个更重要 精选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24-1-3 18:24 |个人分类:思考思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多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学校更像是‘技校’,教学生一技之长,而没有用大力气去帮助学生找到自我。这有点本末倒置了。要是让爱因斯坦去学美术,打死他也成不了梵高。突然想起来我写的一本书《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这个所图甚大。是希望补上教育缺失的这一环,帮助人们找到自我发现本心。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在教育和修身中是不顾材质拼命雕琢重要呢,还是发现自我因材施教重要呢?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天生禀赋是不同的,虽然有的天赋很高有的则不突出,但是更重要的区别是差异而不是高低。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关键是找到在哪个方面能最有用。就像让爱因斯坦去画画,他未必能有什么成就;让莫扎特去研究数学,他又能活的开心吗?

后天的教育很重要不可否认,但是先天的禀赋可能更加关键。尤其在各行各业的尖端部位,到最后我们常常发现,那些最终取得很大成就的常常是在这方面天赋异禀的人,其他芸芸众生即使再努力也达不到那个高度。比如弹钢琴,做数学等等。

也不是说教育不重要,教育很重要。你看天才仲永,三岁能文五岁成诗的,没有获得良好的后天教育最终也是泯然众人矣。教育的重要之处在于:教育需要和天生的禀赋配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不然后天的教育和先天的禀赋相互矛盾,估计得把一个人搞疯掉。有人是木材,有人是金属,有人是玉石,有人是液体,能统统拿过来当栋梁吗?世界的多彩之处正是因为大家是不同的,所以请不要忽视差异,请认真因材施教。至于如何因材施教,请看谈一点教育心得

杨振宁曾经说过,比他大几岁的费曼,是个聪明得不得了的人,要是在中国,估计要被送到疯人院了。可见我们的教育有这种后天的教育和先天的禀赋相互矛盾的现象。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家长都是等小孩一出生就拼命各种雕琢,生怕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本末倒置啊。应该先找到自我发现本心,然后再因材施教,把天生的禀赋发挥到极致,这样何愁不出大师呢?

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做好因材施教啊?显然是没用的,因为几乎所有小学都受中考指挥棒指挥,几乎所有中学都受高考指挥棒指挥,几乎所有大学都像个‘技校’只教学生一技之长,且这一技之长还很和社会生产脱节。被逼疯的小孩想必不少啊!且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的教育缺乏连贯性,常常是小学知识,到中学就没用了;中学知识到大学就没用了;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了。且我们的学科设置把系统性的知识割裂得很零散。数学是最系统的知识吧,小学学算数、中学学代数、大学学微积分,学了十几年数学,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数学,完全没有形成数学思维方式。还有就是英语,学了十几年,完形填空贼溜,口语贼拉。还有语文,小学胡乱教,选择题哪个都能有选择的道理;中学胡乱背,先背过再说,导致厌学情绪很重;大学竟不学了,搞得堂堂大本学生完全没有文学素养。我们的教育啊,不但没有因材施教,简直是胡乱施教。难出大师,原因还用问吗?

最近董宇辉很火,之前无意间看到一个小视频,他和撒贝宁交谈时说,他带过很多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高三的,发现他们问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学习,而是为什么要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内心十分迷茫。对啊,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怎么能有动力学习呢?我们的学生是随波逐流地学习,我们的学校是不知变通地教学,我们的家长是拼命鸡娃的说教。哪有什么例外,例外都是少数。

保持不变保持随波逐流是最懒惰的风险最低的方案。人人都说中国人勤奋,中国家长拼命,中国学校负责任,但是不去探索因材施教不去探索与时俱进是最大的懒惰最大的懈怠最大的不负责任。在这种潮流下,学生不敢不拼命瞎学,家长不敢不拼命鸡娃,学校不敢最先创新变革。

教育之后便是修身,教育好比帮助小孩学会走路。当他自己能走路了,就可以自学成才了,这就进入了修身的阶段,‘修身’也是一样。‘修身’是因人而异的,人天生禀赋不同,所以要找到自我,才能发挥天生的潜能。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材料,比一上去就拼命雕琢更重要。先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材质,比一上去就拼命努力重要。后天的教育和天生的禀赋要匹配起来才能发挥人类的潜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34297-1416535.html

上一篇:科学与文学——文理交融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人才‘卡脖子’问题——人才‘国产化’和‘进口’之矛盾
收藏 IP: 36.152.24.*| 热度|

8 王涛 农绍庄 武夷山 谌群芳 崔锦华 王成玉 王安良 guest6820020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