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一辈子的目标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找到自我并激发自我的潜能,儒家说是‘贤者能勿丧耳’。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特殊的才能和使命,李白说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大部分人生下来的时候忘记了,所以称之为潜能。能否再次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锻炼提高,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圣贤’。在通往‘圣贤’的路上,‘四十不惑’对应着基本认识世界并找到了自我的境界,是一个入门境界,所以‘四十不惑’体悟的真理还很‘幼稚’,不是不容置喙的‘大师之言’,适合读者诸君‘疑义相与析’共同成长。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可能让人想不开、感到巨烦恼。打败烦恼至少要有‘四十不惑’的境界。‘四十不惑’不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即使解决不了,也能够知道为什么,不会因为解决不了问题而烦恼,也不会强求自己去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四十不惑’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感到疑惑,虽然有可能依然感到痛苦,但是能理解这种‘痛苦’是在所难免的,知道要经历‘苦其心志’才能成长。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说到底需要‘知己知彼’,而‘四十不惑’大概相当于‘知己知彼’的程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这时候大概能够‘百战八十胜’。面对问题面临选择,情况可能很紧迫时机可能稍纵即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不会惶恐不会犹豫。要想达到更高境界的‘知己知彼’就要不断修身,修身的极限可以说是‘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了才能做到完美的‘知己知彼’,可以说百分之百的‘知己知彼’是‘知行合一’。一知一行上也可以有‘知行合一’,万知万行上的‘知行合一’积累到一起才是最终的‘知行合一’。找到并激发自我潜力的路上,修身是根本,修身可以参考‘四书’的理论和实践,然后走出自己的路。朱熹认为“某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修身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条君子修身之路。《中庸》提出的‘中和’之道是君子修身的方向:‘无过也无不及’的恰到好处。《大学》《中庸》阐述了‘君子中和’的理论,指出了一条‘君子中和’之路。《论语》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在‘君子中和’之路上的实践,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孟子的实践则记录在《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君子中和’的一个表现。《大学》《中庸》用八个路标和一个方向勾勒了这条‘君子中和’之路,具体怎么走还需要‘因材而行’。孔孟朱王皆以‘君子中和’为方向,走出了自己不同的路。书本上学得广,实践中学得深。在‘君子中和’这条路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一双好鞋。歪理在实践中越行越歪,真理在实践中越行越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的‘学思平衡’可以说是通向终点的捷径。‘君子中和’的终点是‘知行合一’,而中点是‘四十不惑’。‘知行合一’就像地平线,永远在前方,而进入‘四十不惑’后,就可以自主行进,虽然距离‘知行合一’还是很远,但终究是心里有数了。
似乎十年前就想写点什么,因为缺乏知识和实践搁浅了,两个月前与南大的朋友吃饭,听他侃侃而谈‘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恍然发现自己思考的东西已经发生了转变。大学期间想的是时空和宇宙的问题。从15年到21年这段研究生期间,我常常思索人生的问题。陆续总结了几十篇小文,有的挂在了自己的科学网博客上。前几天有一个朋友感到很‘痛苦’,她有点拖延症,明明知道这样不好,很多道理三岁就知道了,却真的很难做到。我告诉她,这很正常,没必要苦恼,这是成长的烦恼。今天受到第四个朋友的鼓励,我俩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有知己的感觉,似乎印证了很多思想,突然我觉得应该把自己的感悟集结成书了。如果要集结成书,就要给书起一个名字,就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略微想了想,脑海里出现了几个候选的名字:君子中和、大学中庸、知行合一、四十不惑、圣人之道.... 最终还是把书名定为《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吧。因为后面可能还要有一个姊妹篇《君子中和之知行合一》,那得等我摸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后,才有可能写出来。作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境界差不多是‘四十不惑’,分享的一些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悟,是不足为训的。正因如此,读者朋友尽可随便读读,大胆批评指正,将其作为同龄人的交流探讨,在讨论中成长。可以获得些启发最好,如果觉得没啥意思也很正常,这又不是大师作品。所以很多内容可能也不很严谨,能表达清楚大概意思就行吧。请无需咬文嚼字地去抠细节的文字,尽量去理解文字传递的整体意思,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中和’的微妙。
这里的《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是一个合集,作者六年来的感悟小文,集结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挺长的东西。经历的故事太多,感悟太多,涉及的人物太多,矛盾太多。我很抱歉,它有点长。我把它分为了两部分:理论部分——《读万卷书》,实践部分——《行万里路》。里面的小文虽然不少,但是所涉及的主题不外乎四种:修身养性、爱友亲情、教育科研、科普学幻。这些理解一半来自生活实践,一半来自书籍电影。很多事情,乍一看很难明,稍一想就通透多了,再沉思又似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对应的对‘事物’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知道、懂得、知行合一。三者有明显的界限,知道时你只是知道有这么个道理,并没有什么感觉;懂得时你能体会到知道这个理儿,而且能感受到‘懂却做不到’的痛苦;知行合一时就不会有这种痛苦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四十不惑’相当于第二层次,你只是不感到疑惑,但是依然会感到痛苦,你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但是就是做不到。同时‘四十不惑’略高于第二层次,你虽然还是做不到,有一点痛苦,但是你也不会太在意,因为你知道这很正常,是成长的烦恼,你还没有‘知行合一’。当达到‘四十不惑’的境界后,很多事情只要略一思索,就能达到第二层的认知,知道以现在的修养也没必要去强求第三层,但是你知道第三层是有的,你不会满足,也不会强求,这就是‘四十不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君子中和’之道,它就是你的梦想,或者是毕生的追求,是一条‘圣人之道’。现在很多学校一上来就让学生学这学那,学生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这样被动学习很难体会到乐趣,最后即使高考取得了好成绩也无法理解人生的追求,容易迷失、碌碌无为。找到自己的‘圣人之道’、找到志向或者找到学习的目标很重要,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有了目标如果能进一步了解大概分几个步骤实现就更好了,能够心中有数不会恐慌。‘四十不惑’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时你未必已经很明确自己的‘圣人之道’,但是‘五十天命’时,你就应该明确了。过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不够成熟的人总是在变,理想也会变。只有足够成熟了,至少是‘四十不惑’后,才能渐渐真正知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才能慢慢达到‘五十天命’,以一个成熟者的姿态树立一个成熟的理想。什么是成熟,成熟只有一个标志:不易改变。身形不易改变,思想不易改变。所以‘四十不惑’也对应着‘诚意正心’,即心正意诚了,思想成熟不易改变了。
精神上达到‘四十不惑’也对应着三观基本明确的阶段。之前别人问我‘三观’是什么,我也无法简单说清,也不知道具体有啥用。‘四十不惑’的现在想来‘三观’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选择题:世界观,世界是有神的还是无神的(或者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还是死后;价值观,物质满足更有价值还是精神满足更有价值。三观不是互相独立的,无神的世界观大概会让人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有神的世界观可能会使人更容易注重精神的满足,三观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一个人大概会‘二元’地认为既有神也无神,或者有时有神有时又无。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有一样的摇摆,但是你可以深呼吸几下后问自己,假如把两者放在天平上,哪个更重?那么哪个就是你的主导观。做完这三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后,就可以说三观基本树立了。在后面的学习和实践中你可能会摇摆,不断坚定自己的选择和完善自己的‘三观’。开始的‘三观’基本树立很重要,是一个从模模糊糊到树立的从0到1的过程,后面的则是1到100的过程。与人相处和人交朋友也是一样的,你可以问这三个问题看看你们的‘三观’是否基本一致,基本一致的话成为‘和而不同’的朋友的概率就会变大。爱情也是,‘三观’基本一致的男女,不太容易出现大的矛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未成年前,老师主要辅助青少年确定‘三观’,而教授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倒是次要的。等学生‘三观’基本确立,也基本到了成年的年纪,老师就可以把接力棒交给学生,剩下的就看学生自己跑了,看ta能跑出怎样的人生,这时学生自然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那么你进门了吗?相反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一上来就是‘学这学那’,也不讲清楚‘为什么’,没有重视帮助孩子树立‘三观’找到人生理想。所以我们的学生似乎都是‘被动学习’而鲜有‘主动学习’的,看起来似乎都是学习,但就是差了‘自主’这股灵气。希望这个《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可以帮忙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失,让人尽早找回这股自主的灵气。
可能有人会问,我是只什么鸟,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说什么‘圣人之道’、‘四十不惑’。我本无意自我介绍,只是怕神秘感更勾起大家的好奇心,所以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吧,大家好!我是无名天体物理学者、无名科幻小说作家、不记名儒家思想爱好者子牧。子牧,自牧也,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状态。目前已获得官方承认的天体物理博士学位,自认为在小说写作和儒家思想两个方面也具有博士同等学力。儒家思想博士学力凝结为这本《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小说写作的同等能力则由《太阳公主之梦》体现。如果有哪个好心的大学看了后,想授予我官方承认的相关博士学位,我大概会酌情接受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目前感觉自己处在‘四十不惑’和‘五十天命’之间。很确定没有达到‘六十耳顺’的境界,因为听到一些‘歪理邪说’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忍不住要开骂。虽然年龄没过四十但是思想却有‘四十不惑’的境界,不是说比孔子强,而是时代不同了。这个时代,互联网和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年纪轻轻就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古人多得多,所以精神境界早达到‘四十不惑’很正常。然而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和便捷交通的出现,让世界变得复杂了不止一两倍,所以想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更难了。以准‘五十天命’的境界,能不能‘文以载道’地传达出‘四十不惑’的道理?这是一个挑战,我想试一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很难用文字传达,更难用视频传达。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家看视频都更喜欢短视频。识字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是认真看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所以‘道’更难以传播。加之大多数‘文’又不咋地,‘文以载道’后,能剩多少‘道’的东西就真难说了。我的‘文’也难称高明,希望朋友们能多读几遍,尽量汲取其中‘道’的东西,学以致用。‘文以载道’相较于视频是有优势的,就是可以方便深入地温故而知新。即使到了今天,体会很多深刻的东西还是要依靠阅读。阅读、思考、实践、感受到痛苦,经历了这些才能‘苦其心志’后成长。将来科技能够移植记忆后,就另当别论了。
这本《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就像一本武功秘籍,法门已经写在纸上了,但是想练成神功还需要经年累月地积累磨练。修炼的法门很简单:四十不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那位朋友是知道道理但做不到而感到很痛苦;我是知道道理也做不到,但是觉得这很正常,我们都没有‘知行合一’。我是‘四十不惑’,朋友是‘懂得’,‘四十不惑’在境界上比‘懂得’稍高一点,在于‘四十不惑’时,知道有‘知行合一’这个极致,而‘知止而后能定’。我们同练一门功夫,练到的层次不同而已。启发我集结《四十不惑》的朋友,她是个极聪明的人。聪明人容易走入‘思而不学则怠’的歧途,变得偏执,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建议她,应该多看看书,而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从实践中来,因为‘思而不学则怠’,这是聪明人容易走进的极端,很危险的。实践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一个人一生所能实践的是有限的,所以还要借助前人经验,就是‘读万卷书’。她借助基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识自己,我借助儒家思想认识自己,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都借助了前人总结的经验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认识‘圣人之道’和探索自己的‘圣人之道’的过程中‘学思’均衡是那条最捷径的路。这种均衡也是‘中和’,‘中和’很难把握,因为‘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过犹不及,‘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君子中和’是常人最容易掌握的道,每个人的‘学思’程度不同,修炼《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的快慢也就不同。我想那个大学刚毕业的感到‘很痛苦’的朋友,几个小时就能修炼成《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因为她已经在这道坎上了。没有相应程度‘学思’的人,可能要花费稍长的时间。不过‘四十不惑’总体来看,修炼难度不大。
难度不大,但也不小。人为什么要追求‘道’?因为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和欲望(《人的最初本性——惰性》和《人的共同理想——自由》),为了能更好地认识本性满足欲望,最好是按照‘道’的规则去实践。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只能让自己多走弯路。这里‘道’是指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他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质能方程关系’等,这些是人类对客观‘道’的主观描述。能够用数理方程描述的自然定律虽然已经很客观了,但是实质上也是人类主观的描述。假如有外星文明,他们又会怎么描述这些自然规律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大概率和我们不同。‘道’中还有一些无法用数理方程描述的‘人文之道’。对‘人文之道’的描述,依赖于‘文以载道’,就更加不客观了。不单是外星人和人类不同,人类中不同个体的描述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就拿笼统的‘道’来说吧。道家很懒,就直接给概括成‘道’了;法家比较务实,给概括成了‘法’;儒家执两用中,一开始概括成了‘礼’,后面又有变化。基督教和佛教更加简单粗暴,为了大家容易理解,直接拟人化为上帝和佛祖。各家的‘道’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产生冲突。更甚至一家内部也分出了支派,各成一家之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朱曰存理,王曰致心。孔孟朱王,仁义理心。到底哪个才是‘道’的本来面目?都是又都不是。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所以‘道’不能够假人之手而得,必须自己亲身体悟,悟出自己的圣人之道。单靠‘读万卷书’无法得道,还需要‘行万里路’的体悟。
怎么得‘道’?得‘道’在体悟,那读这种‘载道之文’岂不是没有意义?‘道’真的很玄妙,如果仅靠一个人在实践中体悟,那恐怕是几辈子也无法领略‘道’的微妙。所以,这里的体悟应该包括两个部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自己实践的同时还需要吸取别人的经验。这里基于的假设是:虽然每一个人对‘道’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但是当你通盘了解‘仁义理心’后,批判综合一下就离‘道’也不远了。理论结合实践,这里给一个公式:四十不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要注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读书不行路会迷茫,只行路不读书会偏执。怎样得‘道’,最简单的路是‘中和’之道,就是学思平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衡进行。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走‘中和’之路,达到君子境界。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成为神仙,达到‘逍遥’的境界。用佛家的话就是经过涅槃,达到‘自在’的境界。一个人多读多行多思多想很快就能达到‘四十不惑’的境界,这是因为在这个信息社会里,因特网和便捷的交通可以帮助我们短时间里获取大量知识。但是当今的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了,所以想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更难了。那么‘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最高境界吗?它是修养的最高境界,而不是人的最高境界。我觉得人生有《四个境界》,最高境界是‘圣人’,需要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下,作出配得上圣人的功绩。‘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个人穷其一生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很了不起了。能不能做出圣人的功绩,需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要‘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量力而行不必强求。不过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成圣之路,立一个高远的‘志’。至于能不能实现就‘三分天注定’吧。
圣人之道,当‘圣人’这个志太高了吧。为何‘志当存高远’,因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因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因为‘求乎其上得乎其中’;因为知止了就相当于有了信仰,心就可以安定了。我那个感到‘痛苦’的小朋友,只是因为没有‘知止而后能定’所以感到‘痛苦彷徨’,当她知道有‘知行合一’的一瞬间就解脱了。并不是她达到了‘知行合一’,而是她‘知止而后能定’了。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就够了吗?不是的,你必须为它而努力。这个‘志’就像一座遥远的灯塔,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这个‘志’最好是你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实现的,不然就变成了‘梦’。当你发现你的‘志’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你应该调整‘志’,使它重新变得有实现的可能。这种有实现可能的‘志’才能激励你前进。有了‘志’就有了方向,但是你还没有通向‘志’的路,为了不容易迷路,同时应该树立小目标,比如每年的愿望。当这些小目标都一个个实现后,它们就变成了通往你高远‘志’的路标。这些‘小目标’的路标和最终高远的‘志’的终点就汇聚成了你自己的‘圣人之道’。这些道理我想前人的‘文’中已经被提了无数遍了,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没有半点新意。我最多是重新把大家误认为可能很深奥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一说,因为这些道理真的是太简单了。毕竟孔子才读过几本书,他们那时候悟出的道理都是最朴实最简单的道理,只是后面被一些‘爱掉书袋’和‘别有用心’的人,注解了无数次,扭曲成了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东西。就像数学物理本身也很简单,牛顿才读过几本书。但是高考出题的人,却把它扭扭曲曲搞成很难的题目让大家做。导致真理好像很难获得似的。就像电影《师父》中,大家都不教真功夫,真功夫渐渐就失传了。《中庸》就是这样,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庸’是平庸的意思,实际上‘中庸’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无过也无不及的恰到好处。《中庸》中提到的‘中和’还包含对人的感情的理解和控制。要理解什么是爱,首先要明确最爱的那个人是谁--自己(《博爱的起源——自私》)。懂得了这一点,懂得了爱自己,我们才能谈爱情、亲情、友情。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研究表明人能否‘活得快乐’的因素是能否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非能否获得‘名利’。理解爱情、亲情、友情,处理好夫妻、亲子、朋友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容易幸福快乐吧。《谈感情》中,我会谈一点个人感受,试图理解一下不同的情感,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理解自己(《人的最初本性——惰性 》)。
讲了这么多不会是假把式吧,这要读者诸君看后自己评判。若是真功夫就必须有实用价值,不然就成了花架子。怎么区分‘真功夫’和‘花架子’?空口白说的大道理是‘花架子’,实践有用的显学问是‘真功夫’。‘真功夫’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判别标准,可以在实践中发挥明显的作用,指导人生活动,譬如《谈一点教育心得中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人的经历和感悟都是有限的,但是有限的知识和思考也足以‘格物致知’到‘四十不惑’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解‘道’不必穷尽万物,因为万物都源于‘道’。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使可能存在千万种表像,譬如《人的共同理想——自由》中谈到,人的理想有千万种表象而实质上都是对自由的追寻。只要能稍稍把握住‘道’的本质,纷繁复杂的表象就不会蒙蔽你的眼睛,你就不会感到迷惑。这就是‘四十不惑’的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这只是个开端,只能算作‘初窥门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和四十不惑是一样的。在通往‘道’的条条大路中,这条‘学思均衡’的路是最捷径的。人各不同,也许你‘读千卷书+行千里路’后就能‘四十不惑’,也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才能。这个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全凭自己用心把握。当有一天,你自己觉得自己是‘四十不惑’了,那你就可以是‘四十不惑’了。‘知行合一’也是一样的。我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这些当然很少,但是在读者诸君‘格一物致一知’的过程中也算是多加上这一物一知吧。所谓四十不惑其实就是‘诚意正心’。诚的是什么意,正的是什么心?是‘仁义理心’吗?是也不是。这里需要‘诚的意正的心’是无法标定的,它的唯一标准是‘意诚心正’,也就是心、意变得成熟,不再如孩童一般容易改变了。当你自我感觉自己的‘心意’已经‘正诚’了,不太会在短时间里发生很大的变化了,你的心意已经趋于稳定成熟了,那么就是‘诚意正心’了,至于诚的是什么意,正的是什么心。如果你‘格物致知’是没问题的,那么此时‘诚得的意正得的心’也不会偏离‘道’太远,应该和‘孔孟朱王’的‘仁义理心’差不多吧。难难难‘道’最玄,‘文’以载‘道’更玄,用我现在的文笔来描述现在理解的大道,不知道能得到个什么奇葩。况且人们只是跟着名人学,而不是跟着真理学。我原以为得等学术科研和科幻小说做到拿诺奖和雨果奖那种层次,才能把整个过程中零零碎碎的感悟心得集结成书。不过最近发现有一个人回应了我的感悟,让我热泪盈眶。我突然意识到,民智已开,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只要你下的蛋好吃,谁在乎你是什么鸟呢。为了感谢这份知遇之恩,小可冒昧地下个不成熟的蛋——《君子中和之四十不惑》,给所有在成长期还存有疑惑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同龄和修养相当的朋友们。希望吃了这个蛋,大家能达到‘四十不惑’的境界。我的两个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感到‘痛苦’甚至是‘生无可恋’,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感觉,现在也偶尔能体会到。这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如果你预先对成长有一点了解,知道人生的境界有‘四十不惑’,这个成长的‘痛苦’就更容易度过,自身的修养也更容易提高。这颗‘四十不惑’的蛋应该是有用的,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在这里希望与读者诸君一同成长,体验‘四十不惑’的快乐。‘君子中和’是一条宗旨,因为天生的潜质不同,每个人都会走出不同的路,希望各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君子中和’之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