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周讯(总第313期 20200508)

已有 3028 次阅读 2020-5-10 22:48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圕人堂, 图书馆学, 情报学, 图书馆

 

圕人堂周讯(总第313期 20200508).pdf


张芸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目录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3

1.1 图情会议、招聘信息 3

1.2 链接资源、分享推荐 3

1.3 圕人堂 5

(1)圕人堂网络社群的生存与发展 5

2圕人堂周讯(总第312期 20200501) 5

1.4 快问快答 6

1文献计量类的图情核心期刊 6

2网刊如何查验 7

3)图书丢损率的统计数据 7

1.5 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发展的讨论 7

1.6 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的规模谈起 10

1.7  图书馆怎么处理捐赠图书? 14

1.8  大中小型图书馆的划分标准? 16

1.9 图书馆科学合理定岗定编 17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17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17

钱亚新:“圕”是什么字? 17

2.2 群文件共享 18

3.大事记 18

4.延伸阅读 19

4.1 《圕人堂周讯》辑录 19

4.2 圕人堂QQ群知识库 19

 

 

 

 

 

人堂简介

QQ群名称:人堂(LibChat)

QQ群号: 311173426

适宜人群: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

定位(MISSION):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人脉

《圕人堂周讯》编辑组

主编:王启云

编辑:宋晓莉 赵生让 董行 范良瑛 曾家琳 张婵 卢娅 陈艳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赞助单位

世界艺术鉴赏库 弘雅科技


 

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

根据群消息管理器整理,按时间顺序。

1.1 图情会议、招聘信息

会议君:“直播回顾 | “上图之夜——阅读点亮城市”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http://suo.im/6lKJRn。”

会议君:“4.23特别直播精彩回顾(一):大咖云集,共同寻找时代阅读之美http://suo.im/5urgOV。”

会议君:“4.23特别直播精彩回顾(二):书香战“疫”,春暖花开云逛上图http://suo.im/5R0ld2。”

李琳:“四川旅游学院2020年招聘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公告http://suo.im/5JuBHf。”

会议君:“图书情报|第十六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拟于下半年召开(征文中)http://suo.im/5usbWn。”

会议君:“图书情报|2020 ASIS&T Asia-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12月召开虚拟会议(征稿中)http://suo.im/5YsqfH。”

会议君:“图书情报|中国文化馆协会关于开展2020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活动的通知http://dwz.date/a47c。”

会议君:“图书情报|关于举办2020年馆员书评征集活动(第八季)的通知http://dwz.date/a477。”

会议君:“图书情报|关于延期举办“202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的通知http://dwz.date/a47C。”

 1.2 链接资源、分享推荐

在路上:“关于举办2020年馆员书评征集活动(第八季)的通知http://suo.im/6lKCkh。”

天翔:“数字阅读||“家读·家悦”家庭数字阅读书目荐读 第十三期http://suo.im/5urbxl

Sonorous:“北京理工大学:最美http://suo.im/5QZSxs。”

Sonorous:“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年度大数据http://suo.im/5BXsNS。”

图谋:“周旖:抓住新文科战略契机 发展图书馆学本科教育http://suo.im/6lKJFL。”

阳春白雪:“什么是情报学?什么是信息检索?http://suo.im/5QZTlW。”

-123:“艾朗诺:《红楼梦》| 红楼一梦,盛世悲歌http://suo.im/65YB0w。”

biochem:“冯永康:‘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的植物学家胡先骕 ——纪念胡先骕诞辰126周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4644-1231282.html作为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早期开拓者,胡先骕与任鸿隽(1886-1961)等留美同学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1915),并捐资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杂志。他与秉志等共同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2)和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基础);与秦仁昌(1898-1986)、陈封怀(1900-1993)等共同创建了庐山森林植物园(1934,今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与蔡希陶(1911-1981)等一道创办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38,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他首先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1933)并创办《中国植物学杂志》;首先提出‘编纂《中国植物志》’的提案(1934)等。胡先骕的整个科学人生,经历了中国植物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坎坷发展历程。”

图谋:“左静远.与图情结缘的那些年:叶继元教授访谈[J].新世纪图书馆,2020,(01):5-8+18.摘要: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学家叶继元投身图书馆事业30余年来,建树颇丰,成绩斐然,尤其在图书情报学科发展及其相关期刊学术评价领域的研究可称为重要奠基人之一。为了图书馆学及其期刊发展能够在新时代谋取更多的创新,本刊特对叶继元教授做了采访。文章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叶继元教授多年来对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经验及感悟,主要包括图书情报学科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期刊工作与研究、学术规范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全文见群文件。”

图谋:“《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2020 年用稿选题指南。信息来源:《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2020年用稿选题指南[J].新世纪图书馆,2020(01):96.为了进一步弘扬学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前景,新的一年,编辑部将围绕有关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先进理念及前沿技术等方面,向广大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稿。征稿选题方向如下:图书情报领域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多元协调视角下的数字人文研究;数字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与体系建设;网络时代的原生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资源的加工与组织研究;公共文化资源的保存、开发与利用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特藏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与应用研究;数字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智慧图书馆服务功能与业务体系建设研究;公共图书馆低龄读者阅读服务研究;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培育与服务研究;网络计量、文献计量的应用领域拓展研究。此外,为塑造具有江苏特色图情学术期刊,在本刊‘事业发展’栏目将重点考虑江苏图人图事,以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史和图书馆事业史为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感谢大家对本刊的关心与支持。”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们是《图书馆书目数据社会化应用》课题组,为全面了解影响图书馆书目数据社会化实现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图书馆书目数据社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研。请各位老师帮忙填写一下问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问卷地址:https://www.wjx.cn/hj/asfvew7fwukiauv8tnt9eg.aspx。”

图谋:“王子舟老师:《图书馆学论文选题方法》,观看链接:https://play.yunxi.tv/livestream/fac4415215234fa6bf6d46a51f9b8af3。”

-123:“从《后浪》到《非浪》要多长时间?http://dwz.date/a47g。”

-123:“把“奋斗”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大学生朋友http://dwz.date/a47q。”

-123:“信息化助力yi情防控期间入校业务,做到好用、易用!http://dwz.date/a47u。”

传奇:“柯平开讲啦:图书馆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http://dwz.date/a47G。”

1.3 圕人堂

(1)圕人堂网络社群的生存与发展

图谋:“2020510日是圕人堂群建群6周年,按照‘惯例’,周年庆会组织策划纪念活动,助力圕人堂营销。受诸多因素制约,今年作罢。精力和能力非常有限,已无力推动。往年的所作所为,表面上或许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作为,但背后实际上是要下些功夫的。圕人堂这样的网络社群,受到许多制约,不太适合商业化运作。作为我的角度,我需要平衡好各方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圕人堂的运营经费,一方面是来自友情支持(群成员负责或为骨干的公司),一方面是我自掏腰包加上‘刷脸’(个人人际交往,有来有往)。‘圕人堂发展经费’的‘化缘’,从2019年开始较为吃力(基本可以维持圕人堂周讯编辑补助的发放),2020年更为吃力。”

2圕人堂周讯(总第312期 20200501)

图谋:“圕人堂周讯(总第3122020050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31168.html史蓓 整理 王启云 助理目录1 圕人堂本周讨论概要1.1 图情会议,招聘信息1.2链接资源,分享推荐1.3 日常讨论与问答(1)‘2020年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 研修班证书获取事宜(2)世界读书日推荐的文学名著(3)吴建中,徐亚男: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未来的对话(4)新书推荐:《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湖南大学图书馆史》(5)康奈尔大学馆员数据知多少(6)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的故事(6)捐赠图书复本多,馆里怎么处理?(7)图书分类排架号中的 ‘()’代表什么?(8)开学后,图书馆座位如何安排?1.4 论坚持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必要性1.5谈图书馆学科价值的提升1.6怎么看读者与服务的因果关系1.7一起畅聊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271)时下图书馆所面临的经济危机(2)你眼中图书馆的行业前景怎么样(3)馆内设备智能化下馆员的未来1.8图书馆与区块链如何有效结合?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新书推介:《湖南大学图书馆史》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续)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如何量化统计?3大事记4.延伸阅读4.1 《圕人堂周讯》辑录4.2 圕人堂QQ群知识库36大事记(1)本周科学网圕人堂专题聚焦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一定程度上再现了钱亚新先生与湖南大学图书馆的故事。(2)‘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业务中,历史较为悠久的,在新业态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科学网圕人堂专题及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发布图谋的思考: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如何量化统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29962.html)。(3)202032114:00,群成员达2728人(活跃成员372人,占13.6%),本群容量为3000人。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3282人。赞助单位世界艺术鉴赏库 弘雅科技。”


1.4 快问快答

1文献计量类的图情核心期刊

资深码农:“请教一下各位老师:文献计量类的论文,什么核心会喜欢。”

图林新人:“ssciScientometric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国内的核心:《现代情报》《情报杂志》。”

2网刊如何查验

虚怀若海:“请教:类似《知识管理论坛》这种网刊在哪个权威的网站/平台上可以查验其信息,以辨认这些刊物的真假(就像纸刊在新闻出版zs网站上可以查一样)。”

图穷:“网刊也可以在新闻出版zs网站上查询,叫连续性电子出版物。”

3)图书丢损率的统计数据

海伦:“各位同仁,你们知道高校图书馆图书丢损率方面有什么比较可靠的统计数据吗?丢失率一般在多少?”

中国药*:“买RFID。”爱书人:“好像没有哪个学校的图书馆去认真核实过。丢书这事可大可小,往大里说,是国有资产流失。往小说,丢书太正常了。很多学生受‘偷书不算偷’的毒害太严重了。我们学校曾经发生过有学生把书粘贴条码的那一页撕毁,想把书带出图书馆,出门时,防盗监测仪报警了。”宝文理*:“丢失率当指借出去的书被学生弄丢了,赔偿时买不到的书,这个数字和馆藏的比率?被偷的书统计不出来吧?起码是不准确的。还有乱架的书:读者乱放,导致在原架位找不到。你不能肯定丢失的情况也是有的。”

 1.5 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发展的讨论

图谋:“周旖:抓住新文科战略契机 发展图书馆学本科教育http://suo.im/6lKJFL。”

广东小*:“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专业目录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讨论的图书情报档案这个一级学科,是研究生专业目录里面的,不是本科专业目录里面的。本科专业目录里面情报学早就没有了,合并成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这一段时间讨论的主要问题是:(1)《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名称是否需要改名(以前学科目录里面有二级学科的,现在都没有了,只剩一级学科);(2)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是否需要保留。分的话,情报学就要自己去争取一级学科的地位,估计难度很大。一级学科的数量不太可能增加太多,现在很多学科都想单独出来成为一级学科。”

西华师*:“情报学独立的话题吵了二十来年了吧,图书馆学依然紧紧攥着拴在情报学辔头上的缰绳,宁可自己被拖死,更具体点应该是情报学这匹脱缰野马辔头上的缰绳。新千年后图情本科就在大更名,挂的学科类别也是五花八门,管工只是其中之一,有的还放在了计算机、数学等等学科类。根据前几年教yu部高教司的一些思路,对有些分的过细的专业要合并或取缔图书馆学好像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迟迟没见动静。教yu部和有些专家认为情报学的学科基础和现有体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而且受限一级学科名录,很难有突破但情报学也不甘被束缚在图情档这个小圈子里面两难,这就跟手机网络一样,情报学已经是5G水平了,图档还停留在2G2.5G的水平上这下把大家都框住了。说实话我本人就是图书馆学,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么搞不合适两个方向不一致的东西整到一起只有别扭,成了牵绊,倒不是谁拖谁。比如情报学一个大步子就扯着图书馆学的裆,图书馆学发展又慢,只能拖着情报学散步。档案这个比较独立,某种程度上比图书馆学根基深,看似小众但前景还是挺光明,只是不会有扩大化发展而已。”

雨过天晴:“如果情报学独立出去,没准对图书馆学更好,就是不好也是自然规律。硬拉着情报学,搞得图书馆学反而举步维艰。图情核心期刊,看上去红红火火那么多,实际上大多数恨不得只发情报学的文章。我退休前怕是等不到它们分开了。我的看法,档案管理比图书管理永远永远。”

西华师*:“因为档案学没有生存危机,无论是学科,还是实体图书馆这个危机就大了,上次麦子老师说美国企业也有图书馆,后来都被取消了其实国内很多国企或大企业也一样,原来都有图书馆,现在基本都没了。但政府、企业无论是国企私企,只要你上了规模,咋可能没有档案馆而且档案涉及人事、合同、技术、运营各方面,这个是一个机构的历史记忆没有图书馆一样发展,没有档案馆这个机构就会出问题比图书馆重要多了。”

张志莲:“图书馆应对世事变迁,想达到的目的和想做的事太多,是好事,也不全是好事。”西华师*:“所以图情档,图在头,现在发展的也最尴尬。”印度阿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张文彦*:“档案学也有它的根本性问题,如思想局限守旧,研究范式落后,排外不乐于和其他学科沟通。。。”西华师*:“随便翻看基本C刊,就看的出来图书馆学这十几二十年来对学科基础研究的孱弱,不要说阅读推广研究多,那只是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可以多看看一些大家们的文章,很受启发。刚好看到这里,老师的观点可以参考从图书馆产生电子化变态以来,技术就成了图书馆的梦魇,很多时候已经乱了阵脚看到个技术就觉得是个救命稻草,比如区块链之类的中国改革的成就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定力图书馆面对改革缺少定力,这是最大的弊。有个感慨不得不说,考古学同样依赖技术,GIS和各种探测技术促进了考古学和实践的大发展,但没见到哪个搞探测的就能把考古包办了,哪怕是去挖个墓,还是得依靠考古院这些专家。这点图书馆确实要向人家学习。”

徐徐清风:“图书馆学界很多人太浮躁了,但嗅觉灵敏。社会上流行什么新理念,新事物,新技术,就迫不及待地去迎合,总能扯上点关系,生搬硬套,然后迅速产生了大量介绍性,缺乏深度,泛泛而论的交叉研究成果。”倒立的*:“图书馆学发展的好坏,并不在情报学在不在身边。自己的研究能力是唯一因素。技术只是工具,用得好不好体现了一种研究的能力。也许有人趋之若鹜,有人避之不及,之于个人这都没问题。之于学科集体那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

麦子:“我们馆里只有2个人是写文章的,我是一个,另外一个上班很少做实际的工作,就是写东西,他70多了。我和他的共性是写文章和评职称加薪无关,但他就是喜欢研究,我对研究没兴趣,但我是想说我的看法。有意思的是,我倒是写了不少关于馆员评职称、招聘、人事方面的文章,更有意思的事,我写的东西似乎中国没有人引用,但在去年居然有两次‘出口转内销’情况:在美国的华人图书馆员,因为看到这中文的文章,写邮件问我找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经验,我还和这两人打电话交流了几次。我觉得写论文和写作和文笔的关系不大,写论文是有一个规则的,自己要做研究,看文献,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三个缺了12,就变成叙事文了。”

 

 

图谋:“我刚才检索了一下中国知网。引用方面的表现算是不错的。下载方面,麦子老师的成果,圕人堂社群给予了较好地宣传推广,阅读与下载次数较多(分流了部分下载量)。图谋的观感是,麦子老师的系列成果为我们打通了一条睁眼看世界的便捷通道,可亲可近,是切切实实有影响的,而且是有生命力的(会持续产生影响)。”

麦子:“你太厉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自娱。因为有时看到类似的文章,引和很多其他的文章,但并没有引我的。当然,我也无所谓,只是我自认我说得比较到位,因为我只写我有兴趣和我知道的内容。”

1.6 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的规模谈起

徐徐清风:“请教麦子老师,美国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人数的比例一般是多少?这个比例是由学校或图书馆特意规定和控制规模么?”

麦子:“这倒是以前没仔细算过的问题,但倒是有意思的事。基本是12,比例是没有规定的,主要是现在图书的运作所致:流通(基本上是所有能和实体书有直接接触的人)没有一个馆员,连管10多人的主管都是管理员,这里还有大概同样比例的学生工(这其实是骨干,因为流通台上基本都是学生,然后每个当班值日主管是管理员),这种做法大约已经有30多年了。研究和科学服务部(就是过去的参考咨询)有大概40%的所有馆员,这些人主要是给各类课程上图书馆资源检索课的,业务量比较大,每个学期大约200堂课,这些人分担。过去这些人是需要上咨询台的,当时我们其他部门的馆员也要付出每周2-4小时(你可自己选多少),但现在的咨询台是完全由学生工负责的。他们有大约5位学生负责此事。大概整个部门就1个管理员,来协调所有人的咨询工作和检索课。特藏有56个馆员,管理员大约是3位。编目有6个馆员,4个管理员。我觉得我馆是有点和其他的不同,因为馆员比例太高。从前这部对语言要求比较高,但现在不是。我们编目有一个日本女士馆员(她并不编日语的内容,她是管本馆自购电子资源编目),一个泰国女士,我太太(她负责所有亚洲语言的编目)后两位都是管理员。我们有大量的系统内统一购买资源,都是在圣地亚哥加大一个小组编的,然后把记录给各校)。我们采购部有5人,连主管都是管理员。图书馆馆长的内阁,4个正副馆长,一干行政,没有一个馆员,基本是行政秘书类。最后是我所在的馆藏策略,三个并级的馆员,没有主管,另外有一个管理员,协助任何数据、检索类的事,另外,任何和实际书打交道的事,包括到书架上取书(现在很少)都是她协调3个学生做的。为什么这样,原因我觉得太简单:钱。时薪算的话:馆员35-70美元。管理员20-30。学生10-12此外,馆员和管理员再起码加35%的福利费用。没有明说过,但我觉得馆里其实是很不愿意让馆员写文章外出开会什么的,因为对馆里就是浪费上班时间做对馆里没有直接好处的事情。”

徐徐清风:“流通部没一个馆员?那流通部最大的主管工资待遇也低于其他部门一般馆员吧?”麦子:“雇佣学生工的性价比最高,因为学校出75%的费用。当然,我们连馆员外出开会的经费都是有合同规定的,所以馆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划钱。流通部的主管他们给他按了一个不是管理员的级别(因为整田闹着要走),他那9万一年,大概是工作10年的馆员的水平。”

徐徐清风:“贵馆没有专门管网络和服务器的信息技术部么?在国内,技术部差不多是最重要的精英云集部门,也是领导倚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相对更好。”麦子:“流通部其他人在4-4.5万一年,这些都是公开的,每个人两年前的工资都是在网上。有,他们有78人,都非馆员/管理员,完全是由于评级和工资的问题。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服务器,因为现在美国图书馆基本只存储‘自主’的资源,不储存任何购买的资源。IT的基本在8-10万的水平,都是外面软件网络公司的工作背景。我们的IT其实待遇是很好的,我觉得比外面一般公司好很多,所以一般的人都是来了以后到退休的。学校的工资未必高,但工资不说明全部,这和国内是一样的。地位,怎么说呢,你不必评像馆员那样职称,每天8-5,没有解雇风险,其他‘五金’都包,还有什么?”

徐徐清风:“馆员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天?管理员工作时间短?”麦子:“我们有34个管理员是有图书馆硕士的,但都没有去其他地方做馆员,毕竟管理员工作单纯。馆员管理员都是8-5,但工作时间外,你不必考虑其他的,我先前说过,我们去年有一个背景很厉害的,但因为没过评职称,被辞退的。”

徐徐清风:“在中文语境下,在图书馆,管理员一般指没大中专学历,工人编制的工作人员,给人低工资层次不高的印象。”

麦子:“馆员虽然也是说8-5,但很多人是9-4,甚至更短。另外,你不可以按小时请假,也就是说除非一天不来,只要来了就算全天到了。我们的管理员起码是大学,以前我做部主任的时候,部里的管理员是博士。我认识一个管理员(具体的学校不能说),一口比我标准的京片子,有博士。”

徐徐清风:“那就不叫管理员,叫管理人员,有行政级了。”麦子:“但一般的确是管理员级别,我们这类东西比国内都细。学校几十个编制系列。级别就是library assistant I-V, 5级,每级大约有10段,对了级别和岗位有关,你如果雇佣的岗位是3级,即使你念了3个博士,如果你的工作内容不变,你还是3级。因为这个工作没叫你去念博士。”

徐徐清风:“所有管理员都算辅助人员?正副馆长算什么系列?”麦子:“这我就不知道这个定义了。美国高校很多学校的馆员是教授,我们不是,但是所谓academic status学术级? 工资上, 正副馆长另有级别。正馆是另外的,但付馆大约是高段的馆员的水平,当然最高的部分比最高的馆员高20%样子。也是,管理员和其他学校的职员是一样的,但比和工人不同(我们馆里另有工人),工人工资更低。”徐徐清风:“谢谢麦子老师详细介绍!长了不少见识。”

麦子:“客气了,其实我自己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得益更多,因为会了解到国内的视角,否则我没什么概念。看了上面的公告。如果去外地面试,路费都是自己的吗?有没有到了一定级别的位子雇主方出路费的?”

飘扬:“原则上是这样的,紧缺引进人才有特别政策的。”boson:“图书馆有没有不好说,但是所谓高层次引进人才肯定有报销路费、食宿的。”广东小*:“看那个通知,还要交钱考试,所以想都别想了,都是自己出钱。”麦子:“谢谢两位,一般图书馆职位有多少人来面试,有没有一个限度,比如调5人?另外是不是都要考试?”天天:“考上前是外人,啥也不好说,如果报食宿,谁知道你是不是以考为名行旅游之实。考上了,可以商量。1315。”中国药*:“现在大多考试,看高校所属级别,有的是学校考,有的是省里考。”飘扬:“一般报名超过10人要笔试后再面试,有的也选择线上面试。”中国药*:“国内不缺应聘者,每次都是大量竞聘,如果报销学校也吃不消。去年我们这边招街道工作人员要求南京211高校毕业。”

麦子:“履历完全看证书,而且不和现在工作的地方联系,是不是?有个愚蠢的问题,国内图书馆如果升到正高的话,除了工资外,还会有什么其他待遇升级,比如:给一个单独的办公室或者多点开会经费?”中国药*:“一般没有,学校教授都没有额外待遇。”麦子:“办公室都是合用的?如果有单独的办公室都是领导的?”中国药*:“国内办公按级别提供平方,所以,副馆长都可能两人一个办公室。去年教yu部在我们学校呆了一两个月,重点查超标办公室。”麦子:“没想到这么算,有意思,所以单独不单独不是一个因素?所谓超标的衡量标准是看面积?不看是否单独?”中国药*:“是的,正馆长也一样,可以重新隔出小点办公室。”

麦子:“谢谢,懂了。我们是这样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直线号码的电话,无论是管理员还是馆员。这其实是很方便的,私密性很好(因为很多私人电话),而且这其实是很大的费用(学校是按线收费的),号码是跟人的,而且如果你换了一个位置,会专门给把电话号码移到新的位置上。教授在10年前一般都没有电话了。管理员一般都是大通间,然后用隔板,但如果是大的主管(无论是管理员与否)一般有自己的办公室。所有的馆员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所以,偶尔会有管理员需要更好的私密性(一般是电话面试或其他的会议)而向关系好的馆员借办公室用。当然,这只是我馆的做法,有些地方(尤其是一些历史长久的名校),条件实在不容许,也就没这么多的讲究了。”

徐徐清风:“国内图书馆,职称不代表权力。一般也只有正副馆长有单独办公室,部门主任都没有。若是正高职称,但没有担任馆领导,更不可能单设办公室。而且正副高职称的人,可能和普通馆员干一样的工作,有些被领导重用,有些可能被‘闲置’,享清福等退休。少设单独办公室,可避免扎堆闲聊。而且图书馆有公共会议室,可共用。”麦子:“美国这些都是和职位功能有关,比如,馆员和人商量东西比较多,在通间里,会影响其他人。在单独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另外有一套会客的桌子和两把椅子。”麦子:“这些倒是到处都有,我们也是,但往往是自己不想多做事。”广东小*:“在国内职称一般只跟经济待遇相关。当然有时候也是一个门槛,我们学校规定,必须具备正高职称才有可能做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规划处处长。我们招聘的时候连工资待遇都很少有人问的。”

麦子:“我们也是这样,职称只和工资有关。但这办公室在我们馆是馆员标配。因为有些人对此很纠结,认为是必要工作条件之一。要有窗,有自然照明,否则身体吃不消等等。有一次,雇了一个新的初级馆员,面试时我们往往是把所有的细节都说的(如果录用,这是你的办公室等),她有单独办公空间,但没门,有一面墙是开了一半,结果此人说一定要完全封闭的办公室才能来,馆里就花了几万,满足了她的要求。”

徐徐清风:“贵国图书馆专业馆员地位高,优待,办公条件比国内副处级干部还好。”麦子:“我想没有吧,因为一般的单独办公室也就是12-15平方样子,而且馆员没有单独办公室的图书馆不少。不过,我对自己的办公室很满意,是馆里唯一一间四周是有木墙和嵌入书架的办公室。”徐徐清风:“如果国内图书馆向美国看齐,一个中型图书馆至少得配几十间单独办公室。因为中级以上职称馆员四五十人很正常。”广东小*:“我们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该给的钱一分都不会少,不会因为你问了就会多一点。”

麦子:“其实我们馆有几十个单独的学习间,每个都配电视,当然,一面有玻璃窗,方便管理。退休后我会惦记这个办公室,因为整个学校也没几个这么舒服的,而且是2楼房子的一楼,逃生也方便。我不是说笑。”

扣肉:“麦子老师的图书馆,也会订报纸吗?纸质的报纸?”麦子:“在这方面,如果是在很大的超级馆,就有很多花絮。以前大约在34年前,订本市的press enterprise,给人看广告和社区新闻,但后来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图书馆是很难开车进来,而且这是每天的问题,尽管报社收了很贵的订费(我记的是300多一年,平时自己订会便宜到一个月1块钱,甚至更便宜),但觉得这是大亏的买卖。所以现在好像是没有纸的报纸了。不过,我们在报纸的电子版上花了大量的钱,而且同时订一种报纸的多种版本。最近写了一篇东西,有一章是说这个报纸的,大家可以倒是看看。”

扣肉:“国内很多标准的 newspaper ,里边都是 news 的,文章都会同步发到网上。公众可以免费阅读。或者说,国内面向公众发行的报纸,是靠广告维持生计。多年前,某报纸在早高峰时段于Bei京地铁入口处免费派发。我少数几次去公共馆,也看到阅读报纸的人,很多年龄很大,想必上网看报纸的内容不容易。”

麦子:“M国除了美联社的通电(给主要是给没有外地和国际记者站的区域性报纸发外地和国际新闻的)其他的新闻都基本是本地的,而且本地的有时也有几个版,我们的本地报纸 就是,有比如’海淀版‘,主版是一样的,但副版有差别。现在没有多少报纸了,我很长时间因为实在便宜,比如3个月的洛杉矶报1元,但后来发现基本不看,就是扔也麻烦。一般读者看报纸主要是看本地新闻(世界什么的是花边,和我没关系),以前,有点修养会订个大报(比如洛杉矶时报,我记的有些报纸在外地也可以当天送到),但现在估计少了。我是很久没看报纸了。当然,偶尔会拿食品店门口免费的中文报纸,当然有些内容是"你懂的’,但后来发现也不看,所以后来也懒得拿了。”

1.7  图书馆怎么处理捐赠图书?

雨露:“捐赠图书复本多,馆里怎么处理?我个人觉得可以跟捐书的老师说,图书馆留部分图书编目上架流通,其余的图书可以通过开展读者分享会或者读书活动的时候,做为奖品;还可以开展作者签字赠书的活动赠书给师生。不知道建议妥否,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麦子:“要看什么书。有些书是不适合再赠的,另外有时可能需要和赠书人沟通,因为人家未必愿意你这么做。”徐徐清风:“如果不适合馆藏的赠书,过量的复本是可以拒收的。”

张志莲:“一般有赠书管理办法,其中会有条款说明适合图书馆利用的,加工入库,不适合的可以由图书馆自行处理。”

扣肉:“个人收藏的东西,除非非常珍贵的孤本,我们都不要。寄赠的东西,我们如果联系不上的捐赠人的,也都不要。”麦子:“我上次接受赠书是什么时候已经不记得了。”

路图:“无价值的拒绝接受这一点很赞。如何婉言拒绝有难度并且这样做会不会冷了其他想捐赠藏品的人的心呢?有时候给藏品定价有难度。有标准吗?”扣肉:“不要报账啊。捐赠的,我们只给捐赠证书。内部记账的话,我们会保留捐赠明细。”

雨过天晴:“学校的老教授们,捐的恐怕不是‘书’那么简单,里面有对学校的‘爱’,我觉得不管有没有价值,图书馆都应该恭恭敬敬地接受。我们馆现在呼吁老同志捐书呢,里面有很多私人珍藏的旧资料,对于校史、地方史研究有帮助。”扣肉:“那应该是档案馆去收啊,图书馆折腾啥。”雨过天晴:“我们建有特色文库,专门放地方文献,还有学校老师的成果。尤其地方高校,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保存,进一步做成特色数据库是种责任。”扣肉:“这种特藏,得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自己搞。”

sonorous:“不知道有没有高校图书馆真的制定过《本校师生捐赠图书馆各类出版物细则》。”张志莲:“好多图书馆网站都有。各馆馆情不同,赠书管理办法也不同。”路图:“可是空间有限,还是得有区别,经典的、特色的。”

麦子:“态度要诚恳,但不能用的,千万不能接受,我是全馆只能的全权处理赠书的,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极其诚恳地向对方解释现在图书馆的变化,我们的困境,并介绍其他学校,但坚决不接受不需要的赠书。你一定要我接受,也不是不可以,请另外给我一笔费用来处理这些资料,因为我不能浪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时间,这也是钱啊。”雨过天晴:“我的想法,图书馆热情收下来,回来后不合适的再处理。更何况,一副挑剔的样子再没人捐了,有价值的也不捐,图书馆少了很多机会。”麦子:“如果像是这个办法,我们要花大约2个管理员加3个学生来处理赠书,每年工资福利,起码100万人民币。这帐我们都算过的。不说了,反正我的观点在我的文章里。圕人访谈:收藏捐赠图书的利弊http://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1386.html?mobile=1。”

扣肉:“对,各馆情况不同。不过我觉得,特藏资源应该尽快加以利用。”天天:“@扣肉 如果特藏要加快利用,各图书馆势必要进行组织框架的自我变革,各馆在大办活动重视交互热热闹闹的基础上,都应设立冷衙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招人整理地方文献搞研究。不过投入多产出少,比不上活动。再有就是,地方文献的价值标准、取向与规范,图书馆就真活了。”

sonorous:“高校馆还是以自己学科定位为重建设馆藏吧,真要捐书,每个县市都有公共馆,甩给他们吧。需要钱还有很多年才能做的有体系。要是有一个馆长能主持特藏资源建设十年,经费充足,我觉得能做的很有体系。人文方面的特藏资源的征集整理工作,都需要好长时间,耐得住寂寞,找寻线索,收全收齐,那真不是三年到五年的事,可能得需要八年十年,才能有体系,完整性权威性博古通今囊括全球这方面的最强资源,直到去世最后一分钟前,还告诉后世子孙,要接着把这项特藏收集的工作坚持做下去。”

1.8  大中小型图书馆的划分标准?

张志莲:“求教:哪位老师知道大中小型图书馆的划分标准?”

万寿寺*:“网上找一下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记得里面有具体的指标。”

Sunny*:“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规定,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数量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服务人口在150万以上,服务半径不得大于9公里,应至少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用地,但每个城市的大型公共图书馆不宜超过2处用地,同时每50万人口设置1处中型公共图书馆用地,每20万人口设置1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之间,服务半径不超过6.5公里,除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中型公共。图书馆用地以外,还应满足每20万人口设置1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服务人口在5万至20万之间的城镇或地区,至少应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

水秀:“图书馆方面的可以查到,比如生均数量。电子没有硬指标。通常期刊是要保品种的。经费减少时,便有领导想不订期刊,但是我们一直不能少于1200种,因为期刊的经费占比实际上很少。现在越来越少人来看。但是每年征求意见时,都有专业老师要求定,可是他们自己定的,点名要的,也不会来看。我们还有外刊,全部是专业老师要的,的确没人来看。还有一种期刊曾经是被学院领导删除了的,过了三个月,她又来找,说是她的论文发表在上面。我们居然帮她找到了,但是她好象不记得是她删除了的。原因是,我们平衡了品种和专业后,坚持延续的原则,没有删除。感悟就是,期刊的专业性和连续性还是要保持的。征求意见,不等于是没有自己。除了专业还要应对干扰。有了调查,就有了发言权,有了底气,也有了目标。”

1.9 图书馆科学合理定岗定编

秋雨:“想请教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同仁,不知你们图书馆的员工们有定岗定编吗?有限定多少专技岗多少工勤岗吗。我们学校人事处给我们图书馆18个专技岗指标,可我们图书馆有38个编。”

天涯:“定岗定编是学校层面的事情,跟学校的政策走。38个编里有多少个专技?多少个管理?多少工勤?大的政策都差不多,会有小的区别。”秋雨:“我们有35个专技。只给我们18个指标。现在只有三个是高级工。”天涯:“因为38个编里只有18个专技,所以给你18个专技岗,没毛病呀。全馆多少人?有编多少人?合同制多少人?人事代理多少人?统编多少人?”秋雨:“我们图书馆现在38名员工,基本都评了职称,以前只要评了职称,就享受相应的待遇。我们图书馆没有合同制,都是正式职工。”

Oscar:“学校整体的管理岗和专技岗数量应该是有比例的,比如学校核编1000,里面有多少教师岗 多少管理岗 专技岗 。”

天涯:“你们是卫生类或交通类学校么?”秋雨:“我们图书馆全部都是正式编制的职工。我们是二本,地方院校。”天天:“专技初级不受限,都能聘。中级以上排队呀,退一个进一个。如果只有一个副高可聘指标,现在有十个评上副高的,也得九个等,九个副高拿中级工资。”

天涯:“馆长呢,应该出来帮你们争取呀。”秋雨:“@天涯 馆长是新来的,他也觉得这样不公平。我在办公室上办,所以想了解一下其他高校是怎么弄的,好给馆长出谋划策。”天涯:“其实很简单,馆长去找人事处,如果其他系列,如教师系列,管理系列,辅导员系列都是多人竞聘一个岗位,馆员等教辅系列也没有啥,大家都一样。如果,如果其他系列不是多人竞聘一个岗位,这就很不公平,你们就可以去naonao。”

 

 

2圕人堂专题与群文件共享

2.1 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

钱亚新:“圕”是什么字?

2020-5-1 18:36

图谋按: 钱亚新《图书馆漫谈》曾连载与1943年2月至1944年9月的《文化先锋》杂志上。《图书馆漫谈》是为了增强一般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了解和使用而做,立论务求切实,内容务求充实,方法务求合用,文字务求浅显。内容共分是回,第一回“从‘圕’谈起”,其中第一节为“‘圕’是什么字”。本文摘自:钱亚新著、谢欢整理.钱 ...

个人分类圕人堂|4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2.2 群文件共享

本周共分享9个文件。

 

 

 

3.大事记

1)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学家叶继元投身图书馆事业30余年来,建树颇丰,成绩斐然,尤其在图书情报学科发展及其相关期刊学术评价领域的研究可称为重要奠基人之一。为了图书馆学及其期刊发展能够在新时代谋取更多的创新,本刊特对叶继元教授做了采访。文章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叶继元教授多年来对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经验及感悟,主要包括图书情报学科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期刊工作与研究、学术规范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全文见:左静远.与图情结缘的那些年:叶继元教授访谈[J].新世纪图书馆,2020,(01):5-8,18.

2)2020年5月8日14:00,群成员达2729人(活跃成员374人,占13.7%),本群容量为3000人。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3291人。

 

4.延伸阅读

4.1 《圕人堂周讯》辑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37007.html

注:为节省《圕人堂周讯》篇幅,直接链接至“科学网圕人堂专题《圕人堂周讯》辑录”(第1-260期。并提供word版“合辑”下载。),各期对应网址动态更新(注:因功能受限,自261期起无法更新)

4.2 圕人堂QQ群知识库 

http://lib.nit.net.cn/tuan/

www老师研制。内容源自近300期《圕人堂周讯》,涉及图书馆各项业务和热门话题,对业务学习、日常工作、科研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功能特点:1.具备检索功能;2.提供对话模式和原文模式两种浏览方式;3.点击具体某一期《圕人堂周讯》可以下载PDF版全文。

 

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

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

 

(本期编辑:张芸 整理 王启云 助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32582.html

上一篇:钱亚新:“圕”是什么字?
下一篇:圕缘一线牵,薪火永相传——纪念圕人堂建群6周年
收藏 IP: 114.237.120.*| 热度|

3 郑永军 刘钢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