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已有 493 次阅读 2024-6-10 11:03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6月9日,我将《读书杂感》(https://mp.weixin.qq.com/s/1TfO3Sg4-oQM9ljPwcDB3g)分享进圕人堂群。成员扬抄说:“群主真是高产!”我做了“引伸式”回应。图谋作为“群辅”角色,有些出产算是“工作需要”。主要目的是维持“圕人堂服务体系”最低限度运转。我做的一些工作,层次较为肤浅,多属于流水账式、絮叨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试图作为暖场秀、垫场秀,抛转引玉。若干文字,原本是期待推动议题式交流,促进交流与分享,增强参与者及旁观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当前受到的制约比较多,效果不尽人意。有些话题,真的是“如今明白人不多,明白了说话的人也不多啊!”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高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经学术成果类的产出,早已算不上“高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术期刊的版面资源本身在大幅缩减、自身的年龄在日益“老化”、自身的“可研时间”日益缩水,当前属于“低产”,甚至“难产”阶段。不正经的非学术性产出,或者非严格意义的学术性产出,主要是博文产出,这方面的产量未见明显下滑,自2005年1月至今持续了20年。特别是2014年5月创建圕人堂QQ群之后,博文产出有一定幅度增长。

    文字产出,实际上是一种说话形式。我自认为是幸运者,得益于各路贵人相助。我的文字产出算是比较受欢迎的。我的文字,学术性期刊、学术性图书、专业报纸正式刊发的数量和质量,应该算是还不错的,倘若再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那可能算是“挺不错”的。博文形式的文字,2019年之前有一定比例有机会正式刊发,2019年之后有机会正式刊发的比例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吸引注意力的资源与服务越来越多,载体越来越丰富。正式刊发的媒体或载体,本身受到很大的冲击,涉及方方面面。我自身略感欣慰的是,我的写作主要是围绕“图谋”两字,受众面较窄,但关注度还算是“过得去”的,由阅读量及互动情况可见一斑。

    以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为例。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上的文字,基本均是在科学网图谋博客“首发”,多为原创内容(部分内容为摘编性质,比如“圕人堂文摘”)。近日,收到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读者“私信”:“经常看这里的文章,觉得很贴合行业,也比较敢说真话……”2018年6月12日,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开通,当时的期望是当年关注用户突破1万人,没想到马上就是6周年,截至2024年6月9日总用户数为8879,距离1万人还很远。2024年5月,常读用户月净增304,常读用户1661,常读用户比例19%。圕人堂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成绩”,算是“难能可贵”的。

    为什么说话?说话为了什么?为谁说话?对于我来说似乎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图谋。图谋的进一步阐释为“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我的说话能力和水平,我自身是有自知之明的。“千字文”的输出速度,通常是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输出速度对我来说,还是吃力的,因为大多数是做了前期工作的,比如可能在此之前已花了若干时间和精力做相关准备(资料与素材积累)。“千字文”的输出质量,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但算是尽力而为。

    活到老,学到老。说话,更是学无止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7546.html

上一篇:读书杂感
下一篇:关于图书馆行业知识库的交流与探讨
收藏 IP: 49.88.74.*| 热度|

4 宁利中 尤明庆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