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讲好故事有5个基本原则 精选

已有 13518 次阅读 2020-3-27 07:38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讲好故事有5个基本原则

(发表于2020年3月26日《中国科学报》)


提高撰写故事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个向内看的过程,要观察心智是如何叙事的。故事就是个过山车,由爱、希望、恐惧、好奇、制约、释放、意外变化和道德愤慨等要素构成。


武夷山


2020年3月,美国Abrams图书公司出版了英国记者兼小说家威尔·施托尔的著作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Why Stories Make Us Human and How to Tell Them Better(本文作者译为“叙事科学:故事何以使我们成为人,如何讲好故事”)。

在本书开篇部分,施托尔就断言:“也许只有人类才明白,我们的存在从本质上说是无意义的,但我们照常过日子,仿佛是假装不明白。”

所以说,其实人都有幻觉,他们幻想出一番现实(指一组大家共同承认的事实)。我们并非生活在现实中,而是构建了“现实”这个含义模糊的词。人们构建“现实”这个概念,是为了安慰自己说,世界上是存在着一个总体规划的。但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总体规划。

相形之下,故事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人一直在给自己讲关于人类自身的故事,他们将故事作为情感盾牌,以抵御无情宇宙的袭扰。

施托尔将多年来讲授创意写作课程的体会与他先前的研究成果(比如,他2017年发表了著作《自拍:西方社会如何变得如此自恋及其后果》) 相结合,将最近百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与人类4000年的讲故事经历相结合,梳理总结了哪些因素造就有效的故事,哪些因素则无关紧要。

他认为,提高撰写故事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个向内看的过程,要观察心智是如何叙事的。最棒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处境的复杂性,而无惧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危险。他说,故事就是个过山车,不过这个过山车不是由坡道、铁轨和钢轮制成的,而是由爱、希望、恐惧、好奇、制约、释放、意外变化和道德愤慨等要素构成的。“故事是受控的惊险旅行。”

施托尔总结了讲好故事的5个基本手法。

首先,求变。哥伦比亚出生的美国神经科学家Rodolfo Llinás指出,所有生命形态都离不开预测,要探测周遭环境的变化。人类是时刻准备应变的。所以,好故事要求角色有变化,最棒的故事要求主人公面临艰难挑战,经历改变人生的变化。

其次,处理好因果关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杰出研究员、文学学者Jonathan Gottschall指出,如果故事情节不完整,人脑会自动填补缺口,形成闭环。

这也是一种幻觉:我们要求一切均有意义。宗教就基于人类的这个神经怪癖:我们人类存在于世上,总得有个理由吧。

施托尔写道,因果关系交代不清的故事情节会让读者晕头转向,因为大脑的语言是不会这样叙事的。好故事充满了因果关系。作家要给出原因,但不要说出来,让读者自行体会。你非要解释得明明白白,读者就意兴阑珊了。

第三,暴露缺陷。人都有缺陷。美国著名比较神话学学者约瑟夫·坎贝尔(1904—1987)说过,“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可爱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才成为可爱的”。

创造难忘的角色之关键,就是揭示他们的缺陷。笔者想补充说,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高、大、全”的角色是多么不真实,甚至引起反感。

第四,反映我们的多个侧面。许多作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对作品主人公的感情投资太大了。而且,主人公形象的构建往往与作家的经历有一定关联。换句话说,作家必须愿意暴露自身的缺陷。佛教认为,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周遭环境、周围的人、喝下去的咖啡,等等,都在影响我们。从早到晚,我们其实是许多不同的人。

施托尔说,“人是复杂的动物。人们喜欢把人塑造成英雄的故事。要想塑造英雄,就要承认人具有很多相互矛盾的欲望和念头,这些矛盾使得人之所以为人”。

第五,英雄之旅。施托尔认为,“故事是部落的宣传手段”。现代叙事者面对的场景不同于过去,但人们经由长期进化形成的“部落人”本性不可能完全消除。

我们都相信故事,而所有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如果失去英雄叙事,抑郁和焦虑肯定随之而来。最佳的讲故事者会把英雄事迹一直讲到结尾。

笔者想说,我们不一定都去创作小说,但这些叙事经验之谈对于科技人员讲好科研故事、提高科普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科学报》 (2020-03-26 第7版 书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25481.html

上一篇:诗人温德尔.贝里向黑人学习如何乐享人生
下一篇:2019年7月版Journal Quality List中的创业研究期刊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43 刘欣 郑永军 李学宽 汪育才 刘世民 刘良桂 柳林涛 黄永义 晏成和 许培扬 杨正瓴 赵凤光 毛吉平 杨子辉 赵志宏 王安良 王从彦 高峡 信忠保 邹斌 高绪仁 张学文 刘立 陈理 王启云 籍利平 畅智慧 邢志忠 吴斌 魏瑞斌 葛素红 刘炜 杜占池 傅蕴德 周阿洋 简小庆 苏德辰 姚远程 谢钢 李俊臻 孙颉 张风帆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