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正式成为硕导:写给未来的学生 精选

已有 8078 次阅读 2020-1-29 13:24 |个人分类:师生关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是赵序茅,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的一名青年研究员,2020年1月27日,我正式成为一名硕士生导师,拥有了招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和名额。在此,我想给未来的学生,或者对我的研究感兴趣打算报考我硕士的同学写几句话。

    先简单介绍下我的工作吧。我目前从事气候变化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相关研究。这两个方向是干啥的呢?说人话就是:探讨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以及动物的适应机制。比如,这块地方目前适合猴子生存,未来的几十年,当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是否还适合?动物会采取什么办法适应呢?人类又如何保护它们?这些是我所关心的重点。因为所研究的都是濒危动物,所以又涉及到保护生物学的范畴。

  您或许会关心,研究这个干什么,有啥前途?

   作为基础研究,很难用现实的利益去衡量。如果非得衡量的话。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动物无法生存的地方,人类也不能独活。这或许就是我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也是生态文明的宗旨。

    您或许会关心,作为的学生,能得到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俗,但却是一个好问题,没有眼前的苟且,怎能到达诗与远方?

  我会按照学校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给您一定的生活补助。在我这里工作的经历都会成为您未来的重要砝码,如果您将来想考取外校博士,我会给您积极联系,帮助推荐。最重要的一点,在我这里不是帮我干活,是我们一起努力,享受科研的乐趣,探索未知的世界。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馈,作为老师我声明:绝不会窃取学生的任何科研成果,一旦成果发表,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方式署名。如有违此言,您可以拿着今天的信作为证据!

    谈完眼前的苟且,说说诗与远方吧!

    很多人不喜欢学习,因为他们不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科研更是如此。我不知您是否对科研感兴趣?不过我会努力让您感受科研带来的乐趣。我会带你走进一个未知道的世界,那里没有答案,没有权威,一切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探寻客观真理,这也正是科研最大的乐趣。还有,动物的世界很精彩,人世间但凡能用金钱和利益衡量的行为,在动物界多能找到原型。像我,硕士期间研究禽类,博士期间研究兽类,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禽兽。不过,我觉得值得!

   不知道您将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或许根本没有规划。不过,在我这里,我会努力帮您找到生命的方向。我这人没啥优点,如果有的话就是走过的弯路比较多。大概给您数数吧。我小学考初中没考上,初中考高中没考上,高中考大学没考上,大学考研究生被调剂,研究生考博士考上了,不过读了一年和老师闹掰了,退学了,……

    听到这里,您心里是不是想问而又不好意思问:“老师,您智商没问题吧?”

    这您放心,我智商没问题,有问题也不可能到兰大青年当研究员。之所以经历那么多曲折,很大成分在于,我对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

   从我曲折的经历,悟出一个道理: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抛开智商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下面仅代表个人观点)。

   其一,教材不好;如果教材写得像武侠小说一样精彩,谁不爱看?

   其二,老师教得不好。如果老师上课和郭德纲说相声似的,谁不爱听?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憋不住了,你行你上啊!

   好吧,我行不行不敢说,但是我真上了。我一直探讨把高深的知识写得更有趣。这些年出了大概有10本科普,获得过一些小奖。虽说,不太出名,但自娱自乐足矣。再说讲课吧,至今大小讲座百余场,听众下到学前班儿童,上到白发苍苍的老叟,无所不至,无所不包。至于效果吗,我感觉挺好,你信不信我不管。您要是闲着无聊的话,可以从网上找到我一些我讲课的视频。

   些年来,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弃过!我只是遵循内心最初的想法,从文科到理科,到工科,再回到理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中国教育造成文理科隔离,文科生缺少理想思维,而理科生缺少人文情怀。而我,此处省略一万字。想了解我更多黑历史的可以自行网上查找,目前我没发现谁和我重名,若有发现和我重名的还请告知。

  最后说说我对学生的要求吧:

1)你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勤奋,如果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我好意思找,估计你也不好意思来;

2)有数学背景、生物学背景、生态学背景、地理学背景、统计学、遥感学等学科背景的统统欢迎!有其他跨学科背景的我们可以商量。

3)在我这里主要是做科研,如果你对科普或者科学史特别敢兴趣的话,我也可以给你搭建一个平台。

4)有暴力倾向和打骂老师历史的同学请自行回避。

本广告长期有效,本人邮箱:zhaoxm@lzu.edu.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216015.html

上一篇:瘟疫面前科研人员能点做什么?
下一篇:致敬战疫前线的无名之辈!
收藏 IP: 58.206.160.*| 热度|

29 郑永军 熊建华 王崇臣 左小超 范振英 刘全生 孙颉 周忠浩 李万峰 强涛 彭真明 李东风 张晓良 余洪波 王德华 李得建 黄永义 刘良桂 张红光 程高明 杨金波 帅凌鹰 徐冉成 王林平 武夷山 金祖雪 沈志强 李丽莉 李培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