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普通科研人员能跟诺奖得主学什么? 精选

已有 9151 次阅读 2022-10-5 10:59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几日,诺贝尔奖的消息成为新的热搜,从昨日开始,朋友圈被斯万特·帕博霸屏。从几何时起,中国开始密切关注诺奖的走向。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没有获奖,但是至少营造了一个积极的氛围。对于我们普通科研人员,诺奖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然而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诺奖得主身上,学习做科研的思路和品格。当然,学习诺奖得主不是为了追求“诺奖”,而是能够为学生们或者下一代营造一个好的科研氛围,也算是作为一个分母,尽的一份努力了。

我们普通科研人员能从诺奖得主身上学些什么呢?

其一,科研只有兴趣之别,没有冷热门之分。

如今社会将科研分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学生们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冷门专业面前往往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从今年诺奖得主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科研只有兴趣之别,没有冷热之分。103日之前,谁也没有料想的2022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会颁给古人类进化领域,这也是近百年来首次颁给这个领域。如果从专业的冷热来分,新晋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从事的古人类进化专业,可以说是“冷若冰霜”了。当然,他获得诺奖之后,可能将这个专业带入热门,攻守之势异也。

科学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科研人员还是要回归到兴趣本身。无论什么专业,只要有兴趣,且做出重大成绩,都会得到尊重。对整个国家的科研来说,一门独大不是什么好事,“万类霜天竞自由”才是最佳的科研环境。

其二,诺奖得主很少有为了得诺奖而做科研的。

这次获奖的帕博,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瞄着诺奖而进行科研。他这个领域获奖都属于100年来的首次,帕博无论如何也没有这种超强的预测能力。科研还是要回归到科研本身,少一些欲望,多些本心。诺奖是科研之路上的取得重大突破的副产品,而不是追求的目的本身。同样,各类人才帽子也是如此。如果将科研的追求定义在追求人才帽子上,那么科研就不会那么纯粹,科研就容易偏离方向。科研工作者就应该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其三,科研需要找准方向后从一而终。

有了科研兴趣,沿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往下做。当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从事的科研就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自然存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就坚持下去。即便是在这个领域做不了什么惊人的成绩,能够给他人做个嫁衣,为后来的研究做个数据积累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反之,有些科研人员单纯为了追求文章的点数,哪个容易发文章就干什么,这可能获得一时之利,但无法成就一世之功。

其四,面对考核和兴趣之间的权衡需要强大的勇气和付出

对于我们普通科研人员来说,上述三条都属于“诗与远方”。我们首先面对的是“眼前的苟且”——活下去,如何活下去就要看考核的要求,跟着考核的风向走,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目前大多数的考核机制对于兴趣导向的科研不是很友好,考核在乎的是文章的影响力,至于是哪个方向,是不是你感兴趣的方向,都不重要。文章的点数,即便是CNS也不能完全客观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水平,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差异。我们如今过于追求CNS以及子刊,甚至把它当作评价科研的唯一标准。按照我们当前的评价体系,一些北美的教授可能在中国干不了副教授,有些学科和研究方向不适合发CNS。因此,对于普通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坚守下去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付出,更不用说是做自己喜欢的科研了。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满足眼前的苟且,再去追求诗与远方。

其五,做点科普为营造好的科研氛围贡献微薄之力。

经常听老师们抱怨(也包括我本人)中国的科研氛围不好。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为营造好的科研氛围做了努力?很多人都以为科研规则是肉食者谋之。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肉食者就无法谋之。正是多数人无法坚守自己,才给了肉食者的谋之的机会。我们是否愿意为营造好的科研环境做点考核之外的事情呢?帕博不仅科研做得好,他还积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科普化。他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要写一本能让孩子看懂的书”。科研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反过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能催生顶尖的科学家。我们这代成不了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否为下一代做个嫁衣,给他们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尽管,这种事情很有意义,但是不算考核。

我们为科研,做点不算考核的事情吧!

其六,科学研究工作的体系和传承很重要。

我们的研究大多是因人而异。很多学校引进人才考虑的是发的文章如何,而不是本校本院是否需要发展这个专业。这造成人走茶凉的局面,一旦这个人离职没人承接原有的工作。即便是一个课题组,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缺少体系和传承的研究。这样一是极大浪费科研资源;二是不利于长期的数据积累,形成质变的优势。

总之,对于普通科研人员来说,在“活下去”的前提下做点自己喜欢的科研,即便是我们终其一生不能做出重大突破,能够为这个学科做点积累,做点科普为下一代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科学研究也需要传承,甚至是多代人的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尤其是科学氛围的营造,很难弯道超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358080.html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学生听完我的课选择了分手?
下一篇:关于校园电信诈骗:从动物到人类的思考
收藏 IP: 113.205.11.*| 热度|

33 檀成龙 汪凯 黄永义 吴斌 曾杰 郑永军 李文靖 许培扬 张晓良 高聪 李侠 李陶 卜令泽 李建国 康建 史晓雷 梁洪泽 农绍庄 徐芳 郑强 王恪铭 史仍飞 吕秀齐 谌群芳 曾跃勤 胡泽春 褚海亮 白龙亮 蔡宁 及利 高友鹤 杨先碧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