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习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berfrank

博文

答记者友人 之 动辄千万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值不值?

已有 4615 次阅读 2010-12-13 14:45 |个人分类:TRANSPORTATION|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效益, gps, 投资, 成本, 智能公交调度

智能公交调度,属于智能交通的一部分,是通过准确的定位和客流监测技术,改善调度水平。

 

我们知道,智能交通起源于日本,到欧美迅速声势浩大起来,九十年代末引入国内。概念引入容易,建设程序中西有别。无论日本,还是欧美,凡是政府投资或补贴的智能交通项目,要有详细论证报告公布于众。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重中之重,而效益中,社会收益排首位,例如安全/环保/经济效率等。

 

我国有特色,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决策习惯走捷径,我谓之“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即“考察学习-模仿建设”。此法如何,请允许我不予置评。

 

智能公交调度项目,也是如此。这两年来,已成为许多城市交通建设的亮点工程。前不久,我为某市交通部门考察团做过专题培训。总结了,目前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先进功能:利用GPS定位技术可获取,间隔2秒的定位信息,车速信息,车间间隔,站车间隔;利用GIS技术,可以真实路网为北京实时展示车辆运行轨迹;利用视频技术,可监视车站和车内客流及司机状态/记录和抓拍违规事件和事故;利用IC卡技术,可统计客流;利用通信技术,可传输调度命令/到站信息/站车间隔信息等。除此之外,系统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运营报表管理,诸如财务管理,人资管理等。

 

关于调度的内容,详细一点介绍。可以实现自动报警功能,包括发车频率执行违规报警,超速报警,堵车报警,越线报警,串车报警。此外,交警可以利用车载摄像头,实现专用道违规占用抓拍。 

 

然而丰富的功能,不见得实用。无论从公众的角度,还是我下面的分析,都指出如今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先从系统建设来看,现状是一个城市一个集中调度中心,数千辆公交车,十数台调度席位。所谓的调度,实为“应接不暇”。这种集中式调度,反而架空了位于首末站的一室一线的调度功能。

 

自动报警功能要仔细分析。例如,为了运行稳定而设的30km/h的超速报警,实在完全多余。车辆稳不稳,事关加速度,板子打在速度身上,是认错了屁股。

 

而越线其实是提高运行效率的灵活行为。到站有人上/下车司机不会越线,越线省停一次是无人上下之故。越线报警是程序员所开的玩笑。

 

串车报警和堵车报警的功能就内行了。然而,调度命令下达,司机执行起来常常束手束脚。红灯不能闯,超车超不过;慢行阻碍交通。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无奈。

 

此外,客流统计功能重要,是制定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这功能,目前的系统声称可利用IC卡技术实现。实际上,除了个别线路(北京BRT),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线路上IC卡数据,只能得到上车流量。下车乘客多少,车辆在乘人数,并不清楚。其实,乘客流量统计有计数器,利用简单的压触式或红外或摄像头,统计到站上下客数。但没几个城市的公交调度系统装有此装备。大系统,却忽略小装备,不清楚客流,调度计划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我要提醒,更要注意的是,上下车客流/在乘满载率等数据,永远是滞后的信息。车站候车客流信息,最有价值。是积压久候的乘客需要降低车辆间隔或公交列车开行等调度方案,可不是拥挤的车辆。

 

针对车站候车状态,现行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以进行视频监视。但实际的做法,价格和通讯费用不菲的摄像头仅在首末场站有安装。殊不知,首末站的调度人员,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客流状况。摄像头监视又何必呢?又或者中间站也装备有隐性摄像头,但候车乘客不会在头上写“等候某线路”。调度,从何谈起?

 

神马调度,都是浮云。现行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更像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系统。在监视驾驶行为,事故责任界定,违规抓拍之外,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于应急指挥吧。那么,政府投资千万,值还是不值呢?

 

我有自己的答案,但请饶我不说出来吧。我要说的是,公交调度系统有其适用条件,最好应用于固定轨道/车道(fixed-guideway)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线路上。换句话,线路要有一定的独立运行条件。所谓调度,才有内容。

 

普通公交,要用,可以。但不必大费周章,重点实现下面两个功能足以:一,车站到车间隔时间监控。二,加速度离散程度监控。这两项功能,现有技术极易实现。再砍掉多余的功能和设备,降低产品成本,节省投资。另一方面,监控车站候车和在乘稳定,才是改善公交运营的服务水平的最直接措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473-393146.html

上一篇: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前世今生及学科这玩艺的中西比较
下一篇:地面公交调度,要分散不要集中
收藏 IP: .*| 热度|

3 闫小勇 罗汉江 huxuanlai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